▲立法院財委會赴證交所考察,由證交所、櫃買中心作簡報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與財政部次長阮清華也列席回覆。(圖/記者劉姵呈攝)
記者劉姵呈/台北報導
今(29)日上午立法院財政委員會赴證交所考察,由證交所、櫃買中心總經理於會中報告上市櫃公司現況,以及目前的業務概況。面對立委對於台股IPO公司超過50億以上的家數,若不是有上海商銀挹注,台灣資本市場恐有「邊緣化」危機。對此,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回應,初始掛牌資本額可能不大,但掛牌之後上市規模會不斷的成長與擴張。
簡立忠說明,過去有許多台灣上市公司,在一開始掛牌時資本額並不大,他舉例像是台積電、鴻海及大立光都是,但掛牌後上市規模會不斷的成長與擴張,這也是後來科技股占台股比重高的原因。
立委郭正亮提出,相較於港股,去(2017)年就有174家掛牌,IPO募資總額有近新台幣5000億,比台灣去年上市籌資總額高逾30倍;反觀台灣近年除了IPO家數減少,籌資規模也在縮減,上市公司平均只有4.6億、上櫃更只有2.7億。
他甚至強調,若不是上海商銀因有一律不在大陸掛牌上市,對台股市場挹注超過100億資金,台股超過百億的掛牌案件從近8年來年只有7件,他認為大型公司考慮台股市場量能萎縮,資金滾不動,才會不選擇在台上市。台股不僅落後香港,還落後上海和深圳股市;他舉鴻海FII為例,在台灣掛牌本益比10.75倍,但到上海A股掛牌就高達17倍。
對此,證交所表示,除了目前的IPO家數,像是美國也有3-4家來掛牌,顯示台股的動能有持續在增加;但是股市投資人成交值60%都是自然人,考量影響大宗投資人層面,對於近期一些較大型的公司想來台掛牌,證交所會較審慎評估。證交所表示,鴻海FII掛牌後的效益並不好,只是一開始呼聲較大。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也認為,金融與經濟是「魚幫水、水幫魚」的概念,他說,台灣市場大多以中小企業為主,因此資本市場的籌資規模就會受影響,規模不會到太大。上海商銀的挹注當然會衝高,但不會因此滿足,招商本來重點就是對我們的資本市場有興趣的,但要建構一個有投資動能的環境,發展出的面貌如何必須看產業的轉型能否成功,目前就著重於國家的重點發展的5+2產業。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