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獨家直擊豐田核心基地 氫氣車王國揭密

▲▼             。(圖/記者財訊雜誌攝)

文/孫蓉萍

為了汽車業下一個100年,我們的車要成為氫能社會先驅者的車。」日本豐田汽車負責燃料電池車MIRAI(未來)的研發總工程師田中義和說;正好距離2014年底MIRAI正式問世後屆滿5年,今年初《財訊》採訪團隊再度造訪豐田,直擊氫能車的生產工廠,藉此了解豐田汽車是如何不斷演進,持續擴大氫能車與氫能源相關設備的最新進度。

元町工廠 專產經典車款

近年來全世界幾乎都以電動車(EV)為主流,但豐田始終持續耕耘使用氫氣的燃料電池車,繼2011年在東京車展中展出概念車後,2014年12月在眾人引頸企盼下,MIRAI正式問世。MIRAI上市當天,《財訊》就飛往日本愛知縣豐田市的元町工廠採訪。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5年來,豐田又推出了氫能在汽車載具方面的更多應用,包括用於工廠或物流中心的堆高機、載運更多人的巴士等,陸續展現在世人面前;因此《財訊》採訪團隊再度造訪豐田,進入今年恰好過60歲生日的元町工廠,為讀者帶回第一手豐田發展氫能車的獨家訊息。

元町工廠工務部工廠企劃案主幹(專案經理)南隆雄說,這是豐田最早開始生產汽車的工廠,許多經典系列都出自這座工廠,例如CROWN、MARK II等,其中最有名的是在LFA工房手工打造的頂級性能跑車Lexus LFA,它被認為是過去10年最佳超級跑車之一,全球限量500輛,已經在2012年停產,當初在美國發表時,甚至開價45萬美元。

豐田的自動化舉世聞名,但為了追求極致品質,針對如Lexus LFA等高級車款,皆採取手工作業,而MIRAI是第一輛技術創新的氫燃料電池車,精密系統結構的組裝品質不容妥協,因此MIRAI繼續傳承LFA的工匠DNA,至今仍採取手工作業。

本刊走進生產廠,入口處就停放著一輛MIRAI,車輛的大小和Camry差不多,但因為儲氫罐放在後方,高度比一般汽車高,設計者特別在車頂和側邊的一部分使用黑色,讓車身看起來時尚而不笨重。

雖然戶外的冷風讓人直打哆嗦,但進入生產廠內部後,馬上可以感受到現場員工的熱情和執念,因為放眼望去,每一位看起來都全神貫注,共12位員工各司其職。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按部就班 組裝程序嚴謹

例如負責配線的員工,會先把經過壓鑄和噴漆的車體卸下車門,一來方便作業,同時也可避免作業時刮傷車體;員工一邊看著身旁的平板電腦,上頭記載著每一道組裝順序,一邊按部就班地裝上電池、線束和各種零組件,同時在平板上確認每一道工序是否做到位。由於各零件都有一定的強度規定,完成後要經過測試,測試的數值則會傳到平板上,直到每項數值都合乎規定後,才能進入下一道程序,因此平均每一位員工作業的時間,大約是70分鐘。

有趣的是,在裝置擋風玻璃作業時,一般汽車都是用機器人塗接著劑,但在MIRAI生產線上,只見1位員工拿著接著劑,像在蛋糕上擠奶油一般,專注地在擋風玻璃四周繞一圈,動作迅速而且塗布均勻;完成後,再由兩位員工小心翼翼裝在車體上。最後所有人員會在一個布滿LED燈光的空間內檢查,對照平板重新檢查流程的同時,也在燈光下再度檢查是否有任何瑕疵,才算大功告成。

MIRAI試作車時,據說1輛要價數億日圓,經過不斷技術改良,上市時價格已壓低到700多萬日圓,而且國家和東京都政府每輛共補助300萬日圓左右,因此上市後1個月的訂單就比1年的銷售目標多出400輛,達到1500輛。

當時1天的產量只有3輛,嚴重供不應求。目前MIRAI生產採取兩班制,1天產量已增加到13輛,到1月25日為止,產量是8573輛,其中5636輛銷到海外,北美是主要出口對象。工房負責人指出,這些員工的平均年齡是38歲左右,但年齡不是重點,只要對氫氣車有一定的知識,經過訓練就能在這裡工作。

儘管MIRAI產量已超過8000輛,不過要普及氫氣車最快的方法,還是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到這種潔淨能源的車,因此2018年豐田正式開始銷售氫氣巴士「SORA」。

主導SORA的專案總負責人權藤憲治指出,目前已有3輛氫氣巴士在東京都內行駛,豐田也到日本各地示範行駛,希望讓更多人都親身體驗它的好處,包括平穩、安靜、沒有油臭味等。明年奧運時,東京都預定要有100輛氫氣巴士,展示日本作為氫能源大國的實力和決心。

百輛氫巴 明年東奧亮相

除了日常生活接觸的交通工具,豐田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在各方面都善用燃料電池等氫能裝置,有益於環保又可以擴大原材料產量以降低成本,堆高機(叉車)即是一個很好的方案。

元町工廠工務部工廠支援室主任犬塚等解釋,使用氫燃料電池堆高機的好處是,加氫只要3分鐘,就能使用大約8小時;相形之下,電動堆高機同樣的作業時間需要充電6~8小時,而且工廠內需要保留足夠的空間讓許多輛堆高機充電。不過,氫氣堆高機和MIRAI或SORA略有不同的是,不能即時把發電後產生的水排放在工廠內,而是把廢水收集起來後再一次排掉。

在相關的配套設備方面,日本目前營運中的加氫站共100座(其中39座為移動式),明年預定增加到160座,2025年達到320座,隨氫氣車可望普及以及法規鬆綁,2030年的目標是進一步增加到900座。…(本文節自財訊579期,詳全文)

關鍵字: 財訊雙週刊財訊豐田MIRAICAMRY田中義和氫氣車電動車元町工廠LexusLFA氫燃料氫巴東奧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快訊/台積電持平至897 台股開盤下跌16點

快訊/台積電持平至897 台股開盤下跌16點

美股4大指數有漲有跌,台股今(29日)以20018.32點開出,指數下跌16.09點,跌幅0.08%。

2025-04-29 09:03

運價走向太難掌握 有中大型貨櫃船公司將美國線現有長約直接延長一年

運價走向太難掌握 有中大型貨櫃船公司將美國線現有長約直接延長一年

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打亂傳統供應鏈,市場前景變得難以掌握,貨櫃船運市場美國線長約本月底即將到期,但是多數託運人至今還在觀望,不肯接受船公司以成本理由要求調漲的新約價,昨(28)日有一家排名在全球12名以內的中大型貨櫃船公司,決定將現行長約延長一年,以爭取更多客戶簽約,預料將衝擊業界長約布局,是否有其他船公司跟進引人關注。

2025-04-29 07:00

汎銓搶攻AI晶片、矽光子分析市場 海外布局估下半年創造營運貢獻

汎銓搶攻AI晶片、矽光子分析市場 海外布局估下半年創造營運貢獻

半導體分析廠汎銓(6830)今日舉行法說會,公司指出,隨著半導體相關客戶加大資本支出以增強技術研發實力,帶動汎銓於AI晶片、矽光子等檢測分析委案量保持成長態勢,並驅動公司營運新一動能,另外,汎銓擴大佈局美國、日本營運據點,預計2025年下半年陸續創造營運貢獻。

2025-04-28 22:52

大宇資訊策略入股揚智科技 斥資5億元取得16.51%股權

大宇資訊策略入股揚智科技 斥資5億元取得16.51%股權

大宇資訊(6111)於114年4月28日董事會決議通過擬透過子公司宇全智聯股份有限公司參與揚智科技(3041)之私募案,預計以每股認購價格新台幣21.61元,認購揚智科技私募普通股23,150,000股,總金額為新台幣500,271,500元取得16.51%股權,此投資旨在整合雙方資源,提升市場綜效,攜手開創AI科技發展新局。

2025-04-28 21:47

以哈停火如果達成協議 貨櫃船估花2-4個月重返紅海

以哈停火如果達成協議 貨櫃船估花2-4個月重返紅海

巴勒斯坦組織哈瑪斯26日對外公布新提案,擬一次釋放所有遭囚人質,換取與以色列停火5年,以作為朝向更長久停火邁進的第一步,結束在加薩走廊長達18個月的以哈戰爭。對此陽明海運總經理白崑榮表示,如果以哈停火,胡塞也停止攻擊商船,估計船公司約需花2-4個月讓船隻逐艘重返紅海。

2025-04-28 21:10

43.9萬股民注意 華南金配息1.25元現金殖利率4.72%

43.9萬股民注意 華南金配息1.25元現金殖利率4.72%

43.9萬股民注意!華南金(2880)公布2024年盈餘分派,每股配發1.25元股息、0.1元股利,合計配發1.35元股利,以今(28)日收盤價26.45元計算,潛在股息殖利率達4.72%。

2025-04-28 18:38

快訊/ETF退場! 00925確定6/5終止上市

快訊/ETF退場! 00925確定6/5終止上市

證交所今(28)日公告,由新光投信所發行「新光標普電動車ETF」(00925)因為連續30日淨值未達1億元以下,確定在今年6月5日終止上市。

2025-04-28 18:23

381萬存股族注意!8金控股東會紀念品曝光 餐廚風吸睛

381萬存股族注意!8金控股東會紀念品曝光 餐廚風吸睛

在台新金(2887)、新光金(2888)等業者公告股東會紀念品後,累計至今已有8家金控股東會紀念品開獎,預計逾381萬金融存股族有機會領好康。

2025-04-28 18:20

美國抵制陸製船估韓日造價將應聲上漲 陽明新船恐碰上調漲

美國抵制陸製船估韓日造價將應聲上漲 陽明新船恐碰上調漲

美國抵制大陸建造船舶,規劃對陸製船徵收額外港口費,海運業界估計日本、韓國新船造價將應聲上漲,對此目前正準備訂造新船的陽明海運高階表示確實有可能,不過第一次公聽會有八成以上持反對意見,美國將在5月召開第二次公聽會,或許還會進一步降低對陸製船的額外收費,實際影響有待觀察。

2025-04-28 18:13

元大金9席董事新名單曝光 4獨董來頭大

元大金9席董事新名單曝光 4獨董來頭大

元大金(2885)今(28)日公告最新9席董事提名名單,其中一般董事5席,包括:翁健、黃維誠、馬維建、馬維辰、陳忠源;獨立董事4席,分別是楊曉文、王詠心、李滿治、吳宗成,由於獨董背景涵蓋金融、證券、銀行、壽險及產業界、學術界,且4席獨董中有3人具備金管會資歷,成為亮點。

2025-04-28 17:57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