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未來容易嗎? 專家揭在股海中找出「成長股」的秘密

▲▼FinTech,股災,投資人。(圖/Pexels)

▲投資方法很多種,能成功預測到未來,買到「成長股」並不容易。(圖/Pexels)

文/孫悟天、孫太

把成長股留給慧眼英雄

所謂的成長股,我們認為有點像巴菲特的「棒球投資理念」,因為巴菲特認為,只要是好球,在投資界中就不會被三振出擊,只有在揮棒且沒有擊中球的狀態下,才會出局,意思是要找到最好的投資機會再出手。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在我們看來,成長股就有點像是在好球區邊緣的球,打擊出去之後可能很多是界外球或是擦棒球,但少數是可以讓你一棒揮出全壘打的股票。

台積電是成長股代表作

如果有人買進台積電且持有20年左右,那真的就是成長股的持有者代表了,但請你告訴我,為什麼現在要投資台積電?以2020年8月時資料來看,台積電股價達430元,EPS約15元,本益比約28.6倍,淨值約65元,股價淨值比也高達6.6倍,2020年股利約配發10元,殖利率2.3%,這樣看起來都不是很「值得」買進的狀態,你為什麼要買進台積電?

因為對於成長股投資人來說,買進台積電不是因為目前股價值得,而是因為未來的成長性,也就是不看現在股價,只看未來成長性,只要有成長性就能買進。來看看台積電從2003∼2019年的EPS,從2.33元成長到13.32元,成長了6倍,所以股價從50元漲到300元、甚至到400多元,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重點在於,誰能在2003年的時候就知道2020年的台積電會成為台股的護國神山?當時有名的股票是聯發科(2454)、友達(2409)和南科(2408),台灣當時正在發展兩兆雙星產業,IC產業中還有老大哥Intel及競爭夥伴三星,誰能知道台積電在20年間能有如此的成長性,因而把大部分的資金都投放在台積電呢?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持有台積電20年的人,現在可以回頭說我當初買台積電一直放到現在賺了很多,是因為我看好台積電20年後的成長性?那當初買進宏達電的那群投資人,不也是看好宏達電的成長性嗎?當初在高檔區買進友達、奇美(3481,現為群創)的人,不也是看好這些個股的成長性嗎?

如果有平行時空,或許在另外一個時空中,世界的晶圓代工廠是三星強壓台積電也說不定!這就是巴菲特所說的,他不會知道亞馬遜的業務這麼厲害、電商這麼火紅,但也許另外一個平行時空中,闖出頭的不是亞馬遜,而是另外一家電商平台。這樣說起來,買進成長股成功的人有點像是倖存者,因為失敗的投資人已經不會說話了。

預測未來比看清現在困難

誰還記得以前的手機霸主Nokia、Motorola?曾經紅極一時的電腦廠商IBM、HP?還有跨國攝影器材公司柯達?這些都是當時叱吒風雲、紅極一時的股票,如果存股存到現在⋯⋯

你懂我們的意思。簡單來講,投資成長股的人,就是願意相信自己能預測未來股票的價值會成長得很快,股價會大幅上漲,即使目前的價格遠高於價值。

因此我們可以推測成長股投資人都在尋找下一個「成長型股票」的標的,然而,就像剛剛舉例的那些好公司,都曾是擁有極好未來前景、紅極一時的好公司,按照道理說,成長股投資人應該要大力加碼買進這些公司才對,但為什麼這些公司現在的發展卻逐漸沒落了呢?由此可知,預測未來比看清楚現在還要困難許多!

套用一句巴菲特棒球投資理論的話:成長股投資人的平均打擊率不高,一旦成功就有可能擊出全壘打,獲得極高的報酬。也就是如果你可以成功預測哪家公司會成功、哪家公司未來會推出熱門商品,就有可能在這家公司的股票上獲取極為豐厚的利潤。

在股海中找成長股不容易

知道創投公司嗎?我們之前曾看過《天下》雜誌提過一個數據,相當驚人:「即使是在投資產業上下游價值鏈最成熟的美國,創投平均每年支持4千家新創,最後能成功IPO(公開上市集資)的往往不到40家,換言之,僅約1%的機率。再加上被收購的退場案例,總體能產生回報的機率也僅是10%。」這意味著,如果創投公司把資金全部挹注在將來具發展的公司,不就賺翻了?

但其實創投公司大部分的投資都是打水漂,也就是在審慎評估之後,還是難以預測哪家公司未來會大賺,所以創投公司賠錢了嗎?

不,只要投資的100家公司中有1家公司商品大賣,就可以回收其他99家賠錢投資的本金,甚至還有獲利。

所以資金很多、很多的人可以成立創投公司,專門提供年輕人資金去實現理想。套回在股市中,誰是股市中運用成長股投資最大的受益者?答案呼之欲出,就是資金非常龐大的外資、投信和金主們。

不是這個投資方法不好,而是你要夠幸運,每次都能成功預測未來,買到將來的成長股,或是你的資金龐大到可以買進林林總總的一籃子股票,然後等待其中幾檔出現暴發性成長,不然最好跟我們一樣選擇價值型投資方式。畢竟,預測未來比看清楚現在困難許多。

★本文經金尉出版社授權,摘自《存股致勝心理學》。

關鍵字: 股票投資成長股台積電存股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最有錢/金牛年開紅盤!大數據撈股讓你拚勝率100%

最有錢/金牛年開紅盤!大數據撈股讓你拚勝率100%

台北股市2/5日圓滿封關,全年大盤指數大漲3683點,漲幅達30.4%,最高來到16236點,改寫歷史新高紀錄。金牛年一開始,台股會不會再牛氣沖天呢?2月17日《雲端最有錢》邀請到資深分析師邱敏寬、產業隊長張捷、大數據操盤手蔡鎮村,一起來給觀眾最有利的局勢分析與最實際的投資策略。

2021-02-17 11:30

川普關稅油價大跌 下周汽油估降0.9元、柴油降1.4元

川普關稅油價大跌 下周汽油估降0.9元、柴油降1.4元

川普關稅政策大轉彎,對等關稅暫緩90天,不過對中國的關稅拉到145%,美中兩國貿易關稅紛爭將導致全球景氣下降,加上OPEC+5月起加速增產,造成國際油價進一步下跌;依油價計算公式預估,下周國內汽油每公升可望調降0.9元、柴油也大降1.4元,如此95無鉛汽油可降為29.2元,但實際調整金額仍待中油周日(13日)公告。

2025-04-11 11:32

SCFI連3紅! 川普關稅急轉彎估下周爆艙搶運

SCFI連3紅! 川普關稅急轉彎估下周爆艙搶運

川普關稅戰大轉彎,最新一期的SCFI運價指數雖連續3周走揚,但本周僅小幅上漲1.9點或0.13%至1394.68,且美國線運價呈現下跌趨勢,不過貨攬業者指出,目前客戶出貨回溫,艙位緊張中,可預期下周將出現爆艙搶運情況。

2025-04-11 15:39

快訊/大陸輸美貨已少掉七成且續減 東南亞國家補不了大陸貨的缺口 

快訊/大陸輸美貨已少掉七成且續減 東南亞國家補不了大陸貨的缺口 

國內超大型攬貨公司負責人與香港超大型攬貨公司高階指出,中國大陸運往的美國的貨載已經少掉七成,且持續減少中,估計很多訂單會轉到東南亞,但東南亞最多僅能補約三成的缺口,而且東南亞以低階貨為主,化工、鋼鐵、居家用品與高端貨補不了,估計兩岸三地開往美國的航班,僅能裝到五成左右的貨,應該會與華東、華北的航班併班。

2025-04-11 15:01

川普關稅暫緩迎搶運潮!貨櫃三雄亮燈漲停 航空雙雄飆漲9%

川普關稅暫緩迎搶運潮!貨櫃三雄亮燈漲停 航空雙雄飆漲9%

川普關稅政策暫緩90天,不少貨主重新恢復出貨,貨櫃三雄今(11)日股價齊亮燈漲停,航空雙雄長榮航(2618)、華航(2610)也漲逾8%,成為盤面支撐亮點。業者透露,目前還沒有搶運的狀況出現,但隨著消費旺季將到來,貨量有望增加,預估美國線將會有搶運潮出現,且電子業也傳出會有急單湧現,拉貨潮可望再現。

2025-04-11 11:00

日圓變貴!換匯價飆「0.2330」 10萬台幣少換近6萬日圓

日圓變貴!換匯價飆「0.2330」 10萬台幣少換近6萬日圓

川普關稅震撼全球股匯市,美元走弱,日圓強升,台銀日圓換匯牌告價今(11)午盤過後飆上「0.2330」,以10萬元台幣換匯,將比去(2024)年7月超甜價少換快6萬日圓,相當少吃60碗要價1千日圓的拉麵。

2025-04-11 14:05

台積電17日法說!法人:看好Q2增長 憂關稅影響消費端需求

台積電17日法說!法人:看好Q2增長 憂關稅影響消費端需求

台積電(2330)預計下周四(17日)舉行法說會,市場屏息以待;本土法人釋出對台積電最新報告,預計在2025年第二季度的營收將有6%的增長,毛利率達到58.4%,符合市場預期。但由於不確定因素影響,2025年全年美金營收增長率可能降低1個百分點至24%。關稅也將進一步影響PC及智慧型手機的需求,但台積電仍被視為未來的主要贏家,預計2025年的EPS將達到59.6元,目標價為1,190元。

2025-04-11 11:23

關稅引爆衰退!美股匯債三殺 投資人動搖對美國資產信心

關稅引爆衰退!美股匯債三殺 投資人動搖對美國資產信心

美國總統川普延緩對等關稅90天,難挽回投資人信心! 美股10日爆跌,今(11)日亞股中日股也重挫千餘點,根據《路透》報導,全球股市暴跌,美元進一步下跌,而瘋狂的債券拋售也在全球持續發酵,這些關稅政策加劇了市場對經濟深度衰退的擔憂,並動搖了投資者對美國資產的信心。

2025-04-11 11:19

高股息ETF避險資金簇擁 00878三檔人氣最旺

高股息ETF避險資金簇擁 00878三檔人氣最旺

川普對等關稅戰針對75國延長90天,台股迎來反彈契機,由於市場仍處於震盪期,資金也湧向具配息概念ETF,今(11)日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元大高股息(0056)人氣十足,三檔在10點左右相繼翻紅, 00878、00919成交量突破10萬張,0056成交量也有8.5萬張。

2025-04-11 10:31

美元遭遇2022年以來最大跌幅 投資者湧入日圓、瑞郎避險

美元遭遇2022年以來最大跌幅 投資者湧入日圓、瑞郎避險

受到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影響,造成金融市場波動加劇,市場避險資金湧入日圓、瑞郎,紐約交易在10日(周四)收盤時,彭博美元即期指數下跌1.5%,創下自2022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而日圓兌美元也走強至142.89,為去年9月30日以來新高價。

2025-04-11 10:28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