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公司說明航班取消是塞港造成的自然取消。(圖/港務公司提供)
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英國知名海運諮詢機構德魯里調查顯示,在第31至34周期間,跨太平洋、跨大西洋和亞洲-北歐和地中海主要航線的496趟預定航次中,有24班宣布取消,取消率為5%,導致運費上漲。對此,相關船公司指出,航班取消是因船隻塞在港口,船期延誤造成的自然取消,絕非刻意取消。
31至34周是7月25日至8月21日,也是貨櫃船運市場歐美線的大旺季,德魯里統計資料7月30日經國際媒體報導,國內業界昨(31)日在LINE群組引發討論,有退休的航政主管機關高階,質疑減班是否聯合哄抬運價以求高額利潤。
隨後業界回應是塞港造成班次取消,原本7艘船可達成每周一航次的航線,因為塞港無法維持原每周一班,船隻開不回來就形成自然取消,船公司沒有閒置任何1艘船,沒有刻意取消。
在這4周內,由赫伯羅德、海洋網聯(ONE)、陽明和韓新遠洋組成的THE聯盟宣布取消11.5班 次,其次是馬士基和地中海航運的2M聯盟取消7班,中遠、達飛、東方海外與長榮的海洋聯盟取消5.5班。
陽明所屬THE聯盟減班最多,陽明高階指出,減班與航線選擇彎靠的港口狀況、是否有可快速彎靠的專用碼頭、可供調度船隻多寡有關,THE在三大聯盟當中船隊規模最小,能臨時調度的船舶有限,但陽明還是調用了印度與中東線船隻支援歐美線,開出了加班船。
業界則指出,目前全球出現壅塞狀況的港口已經達到120個,美國西岸港口被形容是久病不癒,擁堵變本加厲;墨西哥灣最大港口休士頓近日發生兩個貨櫃碼頭設備嚴重故障停擺;歐洲因為水災內河運輸受阻;加拿大邊境人員預計8月6日罷工;美國疫情再起缺工惡化;美國鐵路場站壅塞問題難解。而另一方面卻是市場貨量持續增加,讓整個運輸供應鏈雪上加霜,難以負荷。
德魯里指出,隨著運送人每週減少合約可分配的艙位,託運人和貨主發現自己不得不接受非常高的運費和各種額外的費用,以保證他們的貨物有機會按時裝船。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