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櫃船運市場未來幾年內供需問題難改善。(圖/港務公司提供)
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英國國際貨運協會(BIF)與英國國知名海運諮詢機構德魯里(Drewry)上周發布的研究報告都顯示,貨櫃船運市場的供需問題在未來幾年內難以改善,與國內法人報告的結論不謀而合,只是英國兩份報告著重在港口設施不足與壅塞問題,國內法人看的是明年美國西岸碼頭工人勞資談判、零售業庫存偏低與後年的減碳問題。
BIF的報告主要指出,船公司徵收更多附加費,部分原因是為了支付更高的租船費,以及額外的港口費、碼頭租金和滯期費。而在運力方面增加的投入不大,陸上運輸的短缺將繼續存在,支撐貨櫃航運市場供需的基本面沒有顯示出重大變化的跡象,因此目前的形勢在幾個月甚至幾年內都不太可能改善。
德魯里的報告則指出,各國港口雖已加速建設,仍然將不足以應付貨櫃需求的增長,估計2025年全球貨櫃港口運能為13億箱(20呎櫃),平均年增長2.5%,但需求成長預測為5%,塞港問題將日趨嚴重。
本土法人最新研究報告則提出看好貨櫃船運到2023年的四個主要因素:
一、目前全球缺船缺櫃及塞港難解,很多貨物都還沒送達,上半年沒有出貨的汽車零組件、9月美國農品收成都要運輸,不僅第四季貨櫃航運需求不可能會突然墜崖不見,反而更會延長第四季運輸需求很旺。
二、明年6月美國西岸碼頭工人新合約談判可能引發罷工,許多託運業者會將貨物運輸提早在明年3~4月運送,讓第一季淡季不淡,5~6月則可能出現罷工,致使下半年貨物運輸時間及需求提高。
三、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今年5月公布庫存指數創20年來新低,以往庫存從低點補到高點需要至少1.5~2.5年時間,預期補貨高點可延續到2022年年底到2023年底之間。
四、雖然許多人認為新船會在2023年增加,因而對2023年比較保守,但是2023年起舊船面臨國際海事組織(IMO)減碳新規,如果不汰換舊船,船隻就需要減速行駛,將會壓低市場運力供給。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