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信投顧公會。(圖/翻攝自Google Maps)
文/張嘉伶
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劉宗聖認為,台灣整體資金市場的體質轉強,對接國內股市設計出更多元的產品,資金規模、受益人數、基金檔數大幅增加,加上永續投資概念,期許未來從深耕台灣到接軌國際,繼續壯大台灣資本市場。
過去30年來,台灣的金融發展相對偏向銀行、保險,直接金融占比
曾一路下滑到20%以下,不過近幾年,總統蔡英文喊出要打造台灣成為「亞洲企業資金調度中心」及「亞洲高階資產管理中心」,吸引更多國際機構和資金來台,為資本市場注入新活力。而投信投顧公會新任理事長劉宗聖也認為,經過這幾年的努力,台灣整體資金市場的體質逐漸轉強,對接國內股市設計出更多元的產品,有主動型投資、被動型投資,而資金規模、受益人數,以及基金的檔數也大幅增加,產業上中下游更完善,未來希望能夠從深耕台灣到接軌國際這兩大面向共同來發展,繼續壯大台灣的資本市場。
台股資金動能充沛 兼具多元籌資管道
前幾年大環境面臨疫情、國際地緣政治和經貿情勢等變化,然而台灣的資本市場表現算是十分活潑,且具備相當的競爭優勢,在法規透明度、國際化程度、股票初次募股(IPO)審查時效掌握及現金增資(SPO)便捷籌資等方面均表現優異,光是2021年新掛牌上市櫃家數28家(不含櫃轉市),募
整體而言,2021年台灣資本市場於「募資金額、大型個股、興櫃家數」皆創下亮點,顯示台股資金動能充沛,並具有多元籌資管道。
不過,2022年全球因多重的負面因素影響,全球股市震盪下修,世界各國2022年IPO情況明顯放緩,將近有1,333家企業在全球上市,籌資額1,795億美元,與2021年同期相比分別減少45%、61%,至於台灣2022年上市、上櫃企業共45家,籌資額新台幣357.26億元,整體件數較2021年增加17家,整體籌資額增加36.43億元,逆勢表現相當不易。
在資本市場縱橫30年的劉宗聖,接任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後,認為台灣資本市場還是有很多可發展空間。
站在公會立場,劉宗聖希望能持續壯大台灣本土基金市場與資本市場,他認為,此歸功於台股過往都有相對不錯的報酬率,如2021年的台股指數報酬率達20%以上,主動基金的報酬率更是相對可觀,
希望延續這一股動能,持續深耕台灣資本市場,發揚台灣的護國神山群。
跟上FinTech發展腳步 改變業者生態系統
至於金融科技的發展日新月異,現在投信投顧業者也要跟上腳步,業者開始積極進行技術創新與基礎建設投入。數位轉型也是投信產業發展的未來趨勢,過往都以傳統方式進行投資,但當自動化、智慧化成為趨勢後,投信業者在多元的應用面向中,投資智慧化、營運自動化,以及應用數位化,能贏得先機者很可能就會改變投信業的生態系統。
主管機關也十分重視台灣資本市場的發展,從2021年開始,主管機關就針對新舊基金發布八大監理原則,證期局也針對證券期貨永續轉型訂定執行策略,提出了三大架構、五大目標、十項政策,裡面有11項措施與投信投顧產業有關。
劉宗聖指出,2022年主管機關都開始落實,所謂ESG永續轉型的各項政策跟規範,日後在壯大台灣資本市場的同時,要更加努力對接未來所謂的永續轉型。而ESG面向很廣,不論是ESG相關產品、法規、投資、風險管理,以及所有與ESG有關的生態系統跟基礎建設,業者都要持續導入。
對接亞洲基金護照 讓台灣優質基金獲青睞
在國際接軌與拓展市場部分,劉宗聖期待能對接亞洲區域基金護照聯盟,也期望透過主管機關的協助,能夠把台灣最優質的商品帶到區域各地區跟國家。
劉宗聖指出,台灣基金行業在過去15年來發展是有差距的,過去境外基金發展遠勝台灣境內基金,境外基金規模長年都在新台幣3.5兆元上下,但境內基金規模一般多於新台幣2至2.5兆元間。直到近年國內業者積極推動ETF,以及在台註冊發行的境內基金取得不錯成效,才使境內基金規模成長至4.5兆左右,2019年8月以後終於領先境外基金。
劉宗聖以美國市場為例,不管是指數基金(ETF)或是主動基金,在當地一定是投資人短、中、長期各階段的投資配置首選。希望台灣的本土基金也可以成為投資人資產配置的主要元件,成為短期交易導向、中期配置導向,到長期的退休導向布局首選。
以境外基金在台獲得成功作為借鏡,發現部分單一的境外基金在台銷售金額都是新台幣3,000億元、4,000億元、5,000億元之數,這代表只要是好的產品,在全世界銷售都有機會受到投資人青睞,相信台灣基金也能獲得其他國家投資人的肯定。
目前已有亞洲基金護照、ETF跨境掛牌等合作交流,也與香港簽訂MOU資訊監理備忘錄以及資訊補充協議等;劉宗聖上任以後,也積極與泰國證券公會理事長、馬來西亞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尋求合作
契機,期許加深台灣與其他亞洲國家的直接交流,進行跨境合作與產品代理,讓好的基金產品更加流通。
未來投信投顧公會也會多與券商公會、期貨公會互動,因為與期貨、證券、保險業者不僅是上下游的整合關係,也是水平分工的合作關係,希望從投信投顧產業出發,與各周邊單位公會合作,同時也期望成為與政府各部會溝通的角色。
展望未來,永續投資是一個重點,不僅企業要強化ESG永續作為,公會的另一個重要職責,就是透過深耕校園,給予投資人正確的金融教育跟保護,讓投資人能有好投資、企業就能有更好的發展、台灣自然會更好,是三贏的局面。
本文由《台灣銀行家》授權轉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