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上漲示意圖。(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
台股今(29)日大漲124.6點,漲幅0.69%,指數來到18119.63點,PGIM保德信新世紀基金經理人廖炳焜指出,台股目前均線多頭排列,半導體股領軍權值電子走強、中小電子進入震盪,AI概念股近期若能持續跟進半導體表現,或將成為封關前站穩萬八的關鍵;接下來若量能能緩步擴增控制於3000億元左右,將最有利於台股多頭延續。
廖炳焜分析,去年12月台灣外銷訂單438.1億美元,月減13.5%、年減16%,主因受通膨及升息效應影響,全球經濟成長放緩,產業去化庫存尚未結束所致,而以2024年接單表現來看,有利因素包含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擴展,尤其AI需求顯著,推升半導體需求量,後續將有庫存回補需求。
至於台灣經濟方面,廖炳焜表示,台灣去年失業率平均為3.48%,年減0.19個百分點,全年失業人數年減4.38%,創2001年以來新低,顯示目前就業市場穩定,反映內需熱絡,預期1月春節假期到來將持續帶動人力需求,失業率有望續降,亦有望提振內需消費。
近期樂觀的投資情緒,讓外資對亞股買多於賣,保德信指出,上週以台股獲得的外資買盤最高,達31億美元,一舉將今年來的淨流出態勢扭轉為淨流入12.65億美元。
另外,同為東北亞雙雄的南韓股市也獲得6.11億美元資金挹注,東協市場有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維持資金淨流入;另一方面,泰國遭賣超3.2億美元最高,而去年獲得外資青睞的印度股市,開年來已連續三週被外資減碼,上週持續遭提款9.78億美元。
上週亞股漲跌表現,保德信說明,亞股上週以菲律賓週線上漲2.81%最高,台股與陸股分別上漲1.77%、1.96%,獲得外資買盤的馬來西亞股市也同步彈升1.34%,南韓則是小漲0.24%,而遭外資賣超的三大市場週線全數下挫,印度、印尼分別下跌-1.37%、-1.25%,泰股跌幅-1.04%。
PGIM Jennison美國成長基金產品經理彭子芸表示,在經濟成長與物價數據穩健的支持下,美股財報週伴隨指數連三週走揚,整體投資情緒持續樂觀;美國第四季GDP季增年率雖然由4.9%降至3.3%,仍遠優於市場預期的2.0%,而個人支出季增年率由3.1%降至2.8%,亦高於市場預期的2.5%;物價方面,第四季核心PCE年增率2.9%,同樣持續維持在較低水準。
至於PMI方面,彭子芸分析,美國1月S&P製造業PMI初值上升至50.3,創2022年11月以來新高,服務業PMI初值更是由前月51.4上升至52.9,高於市場預期且創下7個月以來的新高,顯示服務業熱度不減,製造業出現復甦跡象。
此外,彭子芸指出,本週FOMC會議可留意「委員會高度關注通膨風險」是否仍存在,只要這句話依舊保留,可解讀聯準會對通膨風險仍無法放心,要在3月會議開始降息的可能性就相對較低,其次為本週是美股超級財報週,包括美國週三盤後的微軟、超微、Alphabet,以及週五盤後的蘋果、亞馬遜及META都將陸續公布財報,屆時都將成為左右投資情緒的觀察重點。
上週陸股出現反彈走勢,PGIM保德信大中華基金經理人陳舜津指出,中國正考慮設立規模約2兆人民幣的股市基金,以主要來自境外機構的資金由滬港、深港通投向A股,向A股投入至少3000億人民幣的本地資金。外資報告也指出,以2015年國家隊入市支持A股的規模來看,若2兆人民幣在短期內全數投入股市,對市場正面影響力顯而易見,也會對人民幣匯率帶來支撐。
陳舜津分析,在中國股市低迷之際,上週三人行宣布將於2月5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向市場釋出長期流動性約1兆人民幣,預估本次下調後,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約為7.0%。高盛預期,今年中國經濟成長為4.8%,但要達到這一目標,必須要穩住房地產市場、外需停止下滑,同時中央要加大財政政策力度,貨幣政策將扮演配角,透過發債和提供流動性方式,支持財政政策,讓陸股止穩並靜候回升契機。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