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碩科技董事長童子賢出席民眾黨「台灣AI產業與能源政策的挑戰與展望」論壇。(圖/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閔文昱/綜合報導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9日在民眾黨舉辦的「台灣AI產業與能源政策的挑戰與展望」論壇上發表演說,針對台積電擴大赴美投資的議題,提出了多項見解。他認為將台積電視為「矽盾」和「護國神山」是過於理想化的觀念,台灣不應過度依賴單一產業,否則可能重蹈「荷蘭病」的覆轍。
台積電宣布在美國加碼投資,引發國內外廣泛關注,部分聲音質疑這是否會導致「掏空台灣」。童子賢表示,這種擔憂過於誇大,其他台灣企業如鴻海和廣達在海外設廠並未被認為是掏空台灣,台積電的國際化布局應被視為力量的擴展,而非資源的流失。
童子賢指出,台灣目前高度依賴進出口貿易,進出口貿易總額占GDP比重已超過100%,這種依賴使得台灣經濟容易受到國際環境變動的影響,因此台灣應該重新審視自身的產業結構和經濟體質,避免陷入過度依賴單一產業的困境。
童子賢以「荷蘭病」為例警示,荷蘭曾因過度依賴天然氣產業而導致經濟結構失衡,但通過政府和企業的合作調整,最終成功克服困境,而台灣應該從中吸取教訓,避免過度依賴半導體產業,並需在人才、法規和產業團隊等方面進行全面調整。
童子賢強調,台積電雖然在全球半導體市場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台灣不能只依賴台積電一家公司來維持經濟穩定,「護國神山」能守護台灣5年、10年,台灣雖可享受,但台積電「能否守護台灣20年,可能是神話」,台灣需要推動產業多元化,提升自身在其他領域的競爭力,才能在未來的全球經濟中保持優勢。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