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塑創辦人總經理王永在今(14)日舉行告別式,總統馬英九出席明令褒揚,由王永在長子王文淵受領。(圖/台塑提供)
記者林潔玲/台北報導
台塑集團創辦人總經理王永在,於今年11月27日在家中辭世,享壽93歲,今(14)日上午11點在長庚大學舉行告別追思會。王永在長子王文淵也神情哀戚的道出追憶父親文,提到王永在總是秉持老二哲學,默默地擔任王永慶決策的背後推手與實踐者,兩人默契十足,轉眼就開疆闢土逾半世紀, 創下如今台塑集團的位置。
今日7點多王永在靈車緩緩開進告別式會場,總統馬英九也出席明令褒揚,其他包括副總統吳敦義、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立法院院長王金平等,及上千名政商大老等,都前往告別式要送王永在最後一程。
1922年1月8日出生於貧苦茶農之家的王永在,是新北市新店直潭人,小時候為了受教育與王永慶、王永成每天循山涉水前往學校就讀,也練就了他們堅毅的心志。王永在11歲開始打工賺錢養家,初中畢業後不再升學, 1946年與王永慶、王永成在嘉義投資碾米廠工作。由於剛開始大多數家庭都向固定店家買米,所以生意十分清淡,但後來也逐漸拓展事業版圖。
▲王永在11歲跟隨兄長王永慶一同經營碾米廠生意,不到20歲從事承包軍事碉堡建築工作,27歲創業發展製木生意。(圖/資料照片)
27歲宜蘭羅東創業 經營製木生意
當時台灣在日本殖民時代,年紀不到20歲的王永在單獨前往新竹縣山崎,也就是現在的新豐,承包軍事碉堡的建築工作,學習到營造工程施作的流程,以及技術要領、統籌分派工作。台灣光復後,王永在也於民國三十七年,約27歲時到宜蘭羅東做製木生意,展開自己的創業生涯。
王永慶在經營碾米廠八年後,因緣際會下獲得78萬美元的貸款,也於1954年成立台灣塑膠公司,於高雄市籌建聚氯乙烯(PVC)廠,當時工廠每日產量僅4噸PVC粉。由於王永慶對塑膠行業完全不懂,草創初期面臨產量少、成本高,品質不佳等問題,因此在1958年召喚胞弟王永在幫忙。
王永在也毅然決定結束他在羅東正蓬勃的木材事業,將所有資金投入台塑公司,並舉家搬往高雄,圓滿兄弟共同創業的理想,而這一晃眼就開疆闢土逾半世紀。台塑企業今年滿60周年,在多角化經營策略之下,全球佈局遍及台灣、中國大陸、美國及越南等地區,跨足領域包括石化、塑膠、纖維、電子及能源等領域,2013年更名列全世界第七大化學企業。
▲被譽為六輕工程師的王永在長子王文淵,今日也道出六輕計畫困難重重,父親當時輾轉難眠舉步維艱的心境。(圖/台塑提供)
六輕總工程師征服麥寮「風頭水尾」
王家為確保石化原料來源,早在1973年就積極向政府爭取自建輕油裂解廠,至1986年始獲准興建六輕,但第一步建廠廠址選定就遭遇重重困難,從宜蘭利澤、轉進到桃園觀音、嘉義鰲鼓不成,最後落腳在素有「風頭水尾」之稱的雲林麥寮。王文淵回憶說,當時王永在站在海邊勘查時,一開口就滿嘴砂土,眼前盡是一篇汪洋大海根本不見陸地,心都涼了半截。
六輕計劃從1994年開始與海爭地,進行填海造陸,一次造陸二仟多公頃,規模浩大世所罕見,且造陸、地質改良及建廠工程同時進行。六輕計畫所需投資金額高達新台幣五千多億元,稍有不慎就會動搖當時台塑企業經營的根基,但是建廠用地一拖數年毫無著落,許多設備已經購入堆滿各個廠區,人員也大舉招募進來,情況是舉步維艱。
王文淵更回憶說,王永在當時好幾夜都輾轉反側,無法入眠,最後還是下了最重大的決定,對外宣佈六輕就在麥寮建廠,在民國84年日本阪神大地震時,親領工程團隊實地勘查,從德國進口二、 三十部吊車,以重力加密法,全面進行地質改良,大幅追加工程費用高達新台幣65億元的建廠成本。在王永在親持麥寮工程會議225次後,也讓台塑創造一體石化園區。
▲王永在個性圓融卻也相當執著,平日熱愛高爾夫球運動,40多年來從不間斷。(圖/資料照片)
個性圓融執行力一流 最愛打小白球
王文淵指出,父親王永在個性圓融,剛好和伯父王永慶互補。王永慶負責企業經營方針、決策計劃與管理制度之制定,王永在則是負責工廠之經營管理與決策執行,若遇有兄弟倆意見不一致,最後都交由王永慶做最終拍板,王永在則默默地擔任決策背後的推手與實踐者,也因此,直至2006年退休交棒為止,他長年在台塑企業的最高頭銜,就是台塑企業總座。
王永在平日生活簡樸,因公到國外出差,也不會利用公餘之際到鄰近景點觀光,眼中所見的風景只有工廠與旅館。做事相當執著,一旦決定投資,不論需花多少時間都會徹底執行,直至成功為止,就連運動都是一樣。
平日熱愛高爾夫球運動的王永在,每天早上4點多到長庚高爾夫球場打球,一般約需四個小時打完十八洞,他只花二個小時就打完,然後立即到公司上班。四十多年來從不間斷,風雨無阻,就算前一日晚上應酬喝酒,隔天一早仍舊準時到球場報到,都顯見他堅持的個性,造就台塑集團的發展。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