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周刊/房地合一高達45%恐後患無窮

文.莊孟翰(顏瓊真整理)

Q : 新北市鄭先生問:行政院敲定「房地合一」課稅版本,要在立法院本會期中通過,好從明(2016)年1月1日實施,外界對持有未滿1年的房屋移轉時要課45%的稅率都嫌太高,立法院會如何審議呢?

A:依據過往行政院送至立法院審議的最後公布實施的法案,都是經過立委討論修改後的產物,因此,很多人都擔心,45%的高稅率,不知立委「加碼」或「減碼」後,又會變成怎樣的結果。 

大家會擔心立委加碼,是因為明年1月16日將進行總統及立委大選,正值高房價引發年輕人處於買不起房的高民怨,很擔心立委會因為要討好年輕族群的選票,而難以兼顧85.3%有自住房子族群將來的換屋權益。




依據行政院通過的「房地合一實價課稅」版本,對於符合一定條件的自住房地交易所得設有400萬元免稅額,以保障出售自住房地者權益。另外,針對個人持有期間的長短訂定差別稅率,持有期間超過10年者,最低按15%課稅;對於一年內短期交易加重稅負至最高45%。

行政院長毛治國表示,本案是我國稅制修正的里程碑,有助稅制及社會資源分配合理化,並有金融穩定的效果。

正因為這是我國稅制修正的里程碑,因此希望制定時不要有漏洞的瑕疵。惟就實務而言,社會大眾可能還不了解房地合一的全貌,所看到的僅是上述,行政院於5月21日所發布新聞稿的內容,導致大家的疑問還是得不到完整的答案。

台灣的房屋自有率高達85.3%,依據財稅資料顯示,其中擁有1戶的約為546萬人,4戶以上者為27萬人,而10戶以上者為1.8萬人。

政府為了抑制炒房,名義上是要對多屋族(或稱囤屋族)祭重稅,但因「房地合一」課徵的對象是持有房屋者,抑制的是短期炒作,並不是像房屋稅針對持有4戶以上者課徵較高(3.6%)的稅率,因此,持有1戶的546萬人,如果是自住的,就房屋出售的獲利在400萬元以內「免稅」,但超過還是要課稅?不過,為何是「400」萬元,而不是500萬元或1,000萬元?政府所舉數據是否足以說服民眾?

我很擔心,像政府在2011年6月1日實施「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俗稱奢侈稅),之後,為了解釋非屬特種貨物之課稅範圍(奢侈稅第5條),在該條文原列10項適用範圍,今年又增加到了11項;預料房地合一新稅制實施之後,同樣戲碼應會重演。

另立法院在2014年12月23日通過奢侈稅修正法案,於2015年1月7日實施,其中,有關於「自有房屋」的認定,也從原本的「辦竣戶籍登記且持有期間未有營業出租」就免徵稅,修改為「辦竣戶籍登記並有『自住事實』且持有期間未有營業出租」,因此,日後對於新稅制的解釋令恐怕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在此不禁要問,從2011年6月至2015年1月7日,事隔3年7個月,政府還在為法令不完備之處「補破網」,顯見當初從2011年2月預定要實施奢侈稅,到6月1日就付諸實施的決策過程是否操之過急。

如今,大家對於房地合一新稅制爭議較大的焦點在於高達45%的邊際稅率,猶記得今年2月12日財政部長在新春記者會上公布的17%,再至行政院版本的15~45%,短短幾個月竟然變化這麼大,這決策過程是否稍嫌粗糙?廣大民眾是否真被說服,這個版本是否為主管機關深思熟慮下,足以堪稱「里程碑」的最佳選擇?

我雖然支持實價課稅的修法方向,但對急就章所拍板定案的「45%」感到憂心,因為一旦立法院真的通過這麼高的稅率,恐將後患無窮!

它的後患在於稅制改革就短期而言,僅係權宜措施,惟就長期角度,則係建構可長可久之稅制,並與國際接軌;而最近公布之稅改草案,似乎想一次解決不合理稅制的歷史沉痾,卻又卡在土地增值稅問題,導致予人短期權宜與長期規劃混淆之錯覺。

國內房地產稅制本就相當繁雜,此次稅改看似化繁為簡,實則化簡為繁,原稅改意旨係要與國際接軌,卻又無法擺脫憲法第143條土地增值稅的枷鎖,導致各界所提出之稅率南轅北轍,頗有予人朝令夕改、一日數變的強烈感受。

即使政府模擬100個一問一答來解說「房地合一」的各種疑難雜症,但由上述奢侈稅一修再修的情況,就真讓人擔心稅改愈改愈複雜的潛在問題重演。

其次,再以全國最高房價的台北市,尤其是去年7月1日以後領取使用執照的新成屋,不僅持有之房屋稅、地價稅,及交易時的契稅、印花稅皆大幅調漲,一旦2016年房地合一稅開徵,幾乎在2年之內「一次性」的將持有稅、交易稅與資本利得稅同時付諸實施,導致高總價市場交易出現瞬間急凍現象,更與原緩和漸進,將短期衝擊降至最低的構想大相逕庭。

根據全球房地產指南(Global Property Guide)今年1月公布2014第3季最新數據顯示,台北市房價租金比64倍,仍高居全球第一;其次,毛租金收益率僅1.57%則是全球最低。此際如再推出全球最高的45%資本利得邊際稅率,對於外貿導向的台灣如何吸引國際投資?亦值得深思。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第770期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
【提升理財力--理財課程資訊www.moneyedu.org.tw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關鍵字: 理財周刊莊孟翰實價課稅實價登錄社會資源奢侈稅房屋稅地價稅印花稅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快訊/ETF退場! 00925確定6/5終止上市

快訊/ETF退場! 00925確定6/5終止上市

證交所今(28)日公告,由新光投信所發行「新光標普電動車ETF」(00925)因為連續30日淨值未達1億元以下,確定在今年6月5日終止上市。

2025-04-28 18:23

381萬存股族注意!8金控股東會紀念品曝光 餐廚風吸睛

381萬存股族注意!8金控股東會紀念品曝光 餐廚風吸睛

在台新金(2887)、新光金(2888)等業者公告股東會紀念品後,累計至今已有8家金控股東會紀念品開獎,預計逾381萬金融存股族有機會領好康。

2025-04-28 18:20

中國特定鋼品、啤酒反傾銷調查 經濟部認定:國內產業遭損害

中國特定鋼品、啤酒反傾銷調查 經濟部認定:國內產業遭損害

經濟部今(28)日召開貿易救濟審議會,就「中鋼(2002)及中龍鋼鐵(2048)申請對自中國產製進口特定熱軋扁軋鋼品課徵反傾銷稅及臨時課徵反傾銷稅案」以及「台灣釀酒商協會申請對自中國產製進口啤酒課徵反傾銷稅及臨時課徵反傾銷稅案」產業損害初步調查結果進行審議,2案均認定有合理跡象顯示國內產業遭受實質損害。

2025-04-28 17:00

元大金9席董事新名單曝光 4獨董來頭大

元大金9席董事新名單曝光 4獨董來頭大

元大金(2885)今(28)日公告最新9席董事提名名單,其中一般董事5席,包括:翁健、黃維誠、馬維建、馬維辰、陳忠源;獨立董事4席,分別是楊曉文、王詠心、李滿治、吳宗成,由於獨董背景涵蓋金融、證券、銀行、壽險及產業界、學術界,且4席獨董中有3人具備金管會資歷,成為亮點。

2025-04-28 17:57

38.8萬股民注意 新光金股東會紀念品送「斜背兩用加底帆布袋」

38.8萬股民注意 新光金股東會紀念品送「斜背兩用加底帆布袋」

38.8萬名新光金(2887)股東注意!新光金今(28)日正式公告股東會紀念品是「斜背兩用加底帆布袋」。

2025-04-28 16:32

快訊/52萬股民注意 台新金股東會紀念品送「精緻密封調味罐」

快訊/52萬股民注意 台新金股東會紀念品送「精緻密封調味罐」

52萬台新金(2887)股東注意!台新金今(28)日正式公告股東會紀念品是「精緻密封調味罐」。

2025-04-28 15:42

美國關稅衝擊貨櫃三雄不悲觀 關稅解決後貨量是否衝高看需求與售價

美國關稅衝擊貨櫃三雄不悲觀 關稅解決後貨量是否衝高看需求與售價

台北市輪船公會今(28)日召開會員大會,對於眼前面對的美國關稅衝擊,貨櫃三雄都表示屬於短期問題,中長期來看不悲觀。陽明總經理白崑榮指出會是供應鏈的移轉,貨物需求則是持續在成長;至於關稅問題解決後市場貨量是否衝高,萬海總經理謝福隆表示,主要看市場終端需求與商品售價,對此長榮海運總經理吳光輝表示認同。

2025-04-28 16:53

英業達宣布砸8500萬美元 美國德州設製造生產基地

英業達宣布砸8500萬美元 美國德州設製造生產基地

川普關稅戰台廠AI供鏈向美國移動再添1筆!AI伺服器業者英業達(2356)今(28)日公告,將授權子公司於投資金額不超過8500萬美元內,在美國德州尋覓適合的生產廠房。

2025-04-28 16:41

3月景氣燈號減3分 國發會:留意關稅對國內景氣影響

3月景氣燈號減3分 國發會:留意關稅對國內景氣影響

國發會今(28)日公布3月景氣概況,3月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為34分,月減3分,燈號續呈黃紅燈。其中,加班工時雖因提前拉貨而增加1分,轉為黃紅燈,但受國際關稅政策及產能競爭影響,銷售面及股價指數轉為黃紅燈,製造業信心指標則轉呈黃藍燈,各減少1分;領先指標轉為下滑,同時指標續呈上升,顯示當前國內景氣延續成長態勢,但須密切關注後續變化。

2025-04-28 16:35

川普關稅戰 陽明:貨量不可能被美國製造取代

川普關稅戰 陽明:貨量不可能被美國製造取代

川普關稅戰影響海運市場,陽明海運(2609)總經理白崑榮指出,美國一年從亞洲進口約2300萬TEU貨量,這些貨量不可能被美國製造取代,除非美國經濟狀況惡化造成購買力下降,不然貨品未來繼續出貨機率大,長期來看也沒有那麼悲觀,畢竟全世界貿易、生產分工還是存在。

2025-04-28 16:05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