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洪寶山
前美國聯準會主席柏南克(Ben Bernanke)來台,對台灣薪資倒退現象感到訝異。台灣經濟不好,其來有自,可以說成也中國,敗也中國。
基於同文同種,且近在咫尺,台商赴中國大陸投資設廠此起彼落,但在中國經濟崛起的近十年來,台商的利基卻逐漸喪失,主要就是錯在一個最大的關鍵點|把中國當「工廠」而非「市場」。
到中國只想利用低廉的工資,接國外品牌訂單,做代工的「事業」,忽略品牌的經營,以至於在中國經濟崛起、消費力大增後,消費力道全轉向了國外品牌,或是在地品牌,「Made in Taiwan」自此被埋沒。更慘的是,中國的人力也不再低廉,成本提高後,台商經營環境又再陷入困境。
馬總統執政七年多來,與中國友好合作的態勢非常明顯,卻沒有在產業政策上做適當的引導,讓台商進退維谷。
而在國內,根據中央銀行統計,台灣投資資金持續外移,金融帳已連續十九季淨流出,合計高達五.八兆新台幣,創下史上最長的淨流出紀錄;其中,第一季淨流出金額高達一八八.四億美元,更創下單季新高,由此可看出國人資金外移的情勢有加快趨勢。
資金為何外流如此之快?幾個原因可以探討。一個是復徵證所稅,讓股市資金流失,儘管前陣子台股一度衝破萬點,加上金管會不斷以政策作多,但成交量依舊低迷,大戶不回籠,也是金管會曾主委相當頭痛的問題。
另一個則是打房,從奢侈稅到房地合一稅,讓台灣的房地產市場充滿變數,逼得資金只好外逃,到海外尋找更好的賺錢機會;再加上台灣長期以來的低利情況,讓手握大量資金的壽險業轉往海外尋求更高獲利的標的。幾項因素加總在一起,便成就了近六兆的資金外流。
資金外流,不僅帶走了錢,也帶走了資本,帶走了工作機會,等於讓台灣的經濟活水不斷流出,而且不再回流,台灣的經濟成長只能望「錢」興嘆。錯誤的政策比貪汙更可怕,「改革」不但無法解決問題,反而讓問題更加嚴重,落入惡性循環。已然吃老本的台灣,還有多少本錢消耗呢?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第770期】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
【提升理財力--理財課程資訊www.moneyedu.org.tw】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