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潢師傅工作相當辛苦,施工現場粉塵多,且要使用切割機、電鋸等工具,稍有不慎,便容易受傷。(圖/受訪者張書逢提供,下同)
記者林信男/台北報導
「我常常滿身木屑回到家,頭髮撥一撥,都是屑。」張書逢邊說邊帶動作,試著在記者面前重現下班時的「慘況」,講到自己都笑出來。78年次的他,原本從事機械組裝工作、月薪25K,為了學一技之長,轉行從裝潢學徒做起,1年後正式「出師」,如今,收入已超過70K。
大學主修機械,又有相關工讀經驗,張書逢退伍後第1份工作,很自然地進了機械業,擔任印刷機組裝作業員,待遇約2萬5,000元,但做了半年,他就打算離職,「覺得日復一日做一樣的事情,配線、組裝,可能每天都是同一種機型。」
不願日復一日做相同工作,想學得一技之長,在親戚介紹下,張書逢決定轉行,從木工裝潢學徒做起,當時23歲的他,是工班裡唯一的學徒,「其他3個師傅都50多歲,從事這行30年以上。」
在施工現場,菜鳥能幫的忙,多半是「雜事」,掃地、垃圾分類、替師傅買便當和茶水、搬建材、量尺寸,都是學徒的工作,挨罵是家常便飯。「一開始用捲尺,尺寸報錯、報太慢,或聽不懂專業術語,都會被罵,師傅都看台吋,但我們習慣講幾公尺、幾公分,這樣不行。」
學徒都期待,自己有朝一日能「出師」,且越快越好,但想學技術,並不容易。「師傅在做事,沒空教你,不可能一直纏著師傅問,要自己從旁觀察,看他施作的工法、計算尺寸、材料,歸納出不明白的部分,再去問。」
當然,向師傅請教問題,也有些「眉角」,「遞個菸、請他喝個保力達,努力學,不到1年半,我就可以獨立處理很多工作,像是做床的收納空間、木地板、天花板。」
學徒日薪1,000元,連加班費一併計算,可達1,500元,平均1個月,有10天須加班,「早上8點上工,下午5點開始算加班,晚上9點下班。」
「當學徒的第1年,我工作330天,月休不到3天。」問他為何記得這麼清楚?張書逢解釋,這一行,無論學徒或師傅,都算日薪,每月發2次薪水,因此多數人都有做筆記的習慣,以便領薪水時,和雇主核對。
擔任學徒1年多後,老闆直接請張書逢負責1個案子,「他給我1張設計圖,我先跟設計師討論,接著去現場,和工班、水電、鋁門窗、鐵工溝通,我就是工頭(等於獲得老闆認同,已是「師傅級」)。」當時張書逢的月薪,包括加班費在內,已近7萬元。
剛「出師」的年輕人,要指揮老師傅們,極不容易。「他們資歷那麼深,我那麼菜,難免有爭執,會被嗆『啊你是做多久!』」但,案子接了,就要做下去,「發現師傅情緒上來了,當下那個工作,就先暫停,安排別的工作給他做,再請老闆去和師傅溝通,要尊重師傅,現實社會就是這樣。」
坦言木工裝潢徵人不易,張書逢說,只要能負責的工作項目夠多,1年調薪4次,都有可能,但,許多主動上門應徵學徒的人,很快就打退堂鼓,「他們會覺得,來這邊怎麼都叫我掃地、搬東西?建材行把材料送來,當然是學徒幫忙搬上樓,有些人發現沒電梯,就做不下去了。」
「既然來了,大家都想學東西,但你要有自覺,必須堅持下去(指從雜事做起、主動問、主動學),這有點像行規。」
入行4年,張書逢的待遇穩定增加,不過,領這份薪水,得承受不少工安風險,「工作場合粉塵多,要使用切割機、電鋸、電刨刀,容易被割傷,被釘子打到手;上個月,有個學徒手指被砂輪機切斷,雖及時送醫治療,但未來食指、中指,都不能彎曲。」
有時,師傅不見得是留一手,而是不敢太快放手,「怕發生意外,那一定是見血的,很多人來,用看的,都覺得這工作很簡單,實際做,完全不是這麼回事。」
「沒想到自己可以走到這一步(成為裝潢師傅)」,張書逢說,一開始,只是想學一技之長,後來竟慢慢做出興趣,「從1張紙、1隻筆,畫出草圖,和客戶討論,接著從零到有,把整個工程完成,大家都開心,很有成就感。」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