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收入有限,想獨資買房,相當困難。(圖/記者林信男攝)
記者林信男/台北報導
台灣薪資凍漲,房價易漲難跌,令許多年輕人大嘆買不起房,甚至放棄購屋。不過,理財作家賴淑惠認為,若能省吃儉用,先存下一筆錢,再找父母合資,一樣有機會成為有產階級,「如果年輕人只是抱怨這個社會,你不會翻身的。」
為了讓退休生活,不必為錢煩惱,許多人嘗試藉由股票、基金、保險等方式,增加財富;不過,在賴淑惠的觀念中,房子才是最保值的投資標的,買了房,進可攻,退可守,「房市好時,就是賺錢工具;房市不好,就自住」,且房地產是「有形實體」,感覺很踏實,價格波動,也不像股市那麼大。
不諱言自己的第1間房,也是靠長輩資助而得,賴淑惠認為,當前起薪太低,很難存錢,「年輕人1個月領3萬多,光房租就1萬多塊了,想存錢,並不容易」,但也別因買房不易,而產生仇富、仇房情緒。
比起股票、基金,購屋資金門檻相當高,令收入有限的年輕人望之卻步,甚至放棄買房。賴淑惠表示,大環境不佳,年輕世代確實過得很辛苦,但「一開始低薪,不代表永遠低薪」,憑著個人努力,薪水還是有成長空間,願意省吃儉用,就能存錢。
賴淑惠說,月入4、5萬的上班族,無論是控制開銷,或和另一半一起存錢,第一桶金並非達不到的目標,「如果1對情侶,原本各花1萬多塊租房子,可考慮一起租1間房,每月就能省1萬。」
「不要擔心當靠爸族!」賴淑惠強調,自己先存一筆錢,再請父母資助買房,並不是「可恥」的事情,「『靠爸』和『啃老』不一樣,你努力工作、存錢,按時繳房貸,不是當個兩手空空的靠爸族。」
賴淑惠說,就算存款有限,也能跨出買房的第1步,「不是要你冒險,而是要規劃。」
賴淑惠表示,很多嘴上說買不起房的人,不見得真的很窮,「我認識1個工程師,存了500萬,很想買房,又不敢出手,怕買貴」,太多人有這種心態,等著等著,就錯過了時機,但房子是可以保值的資產。
賴淑惠笑稱,自己的消費方式「很揮霍」,可是,只要想到還有房貸要繳,就會去規劃、控制開銷,她並不覺得自己是「屋奴」,因為,「房子對我來說,就是1本最有安全感的存摺。」
▼理財作家賴淑惠。(圖/記者林信男攝)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