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線電視開放跨區經營,亂象再起。(圖/消基會提供)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台灣有線電視多系統經營業者(MSO)近年交易頻傳,交易金額動輒都新台幣上百億元,外界指稱「身價非凡」。但是在跨區經營的削價競爭、中華電信MOD「潛規則解套」和行動網路盛行的諸多影響下,有線電視的整體營收早已大不如前。至於香港有線電視iCable,因虧損15.03億港幣不得不引進「中資企業」投資;美國調查公司Leichtman Research也警告,目前美國有線電視訂閱戶約4861萬,Netflix訂閱戶5085萬,傳統和串流終於來到死亡交叉時刻。
有線電視系統業者,這幾年因為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開放跨區經營後,新舊業者之間為了爭取收視戶大打價格戰,讓平均收視費大跌,獲利狀況早已大不如前。
新北市一家有線電視2016年虧損2.6億元
位於新北市的一家有線電視業者,因為跨區競爭,獲利大幅下降,根據該公司公佈的2016年財報,淨利約為負2億6756萬元,較2015年獲利2億7014萬元,大幅衰退199%。
彰化一家有線電視2016年獲利減少近1億元
彰化縣的一家有線電視業者(MSO),也因為新業者的進入,去年獲利減少了近1億元。台中市的一家業者,則因為高舉債,積欠銀行20億、民間債權20億,也造成虧損累累,面臨經營困境。
台數科2016年合併營業淨利相較2015年衰退14.4%
根據台數科2016年的財務報表,合併營業收入為29.8億元,相較2015年30.3億元衰退1.7%;合併營業淨利為9.12億元,相較2015年10.75億元衰退15.13%;合併稅前淨利為8.8億元,相較2015年 10.37億元衰退14.4%;稅後淨利為7.34億元,相較2015年8.58億元衰退14.4%;每股盈餘為6.09元,亦明顯低於2015年7.65元。
有線電視系統業者獲利降低,除了跨區競爭的因素外,NCC打破有線電視業者長期以來只讓頻道業者「二選一」(有線電視和中華電信MOD)的「潛規則」,也是原因之一。
根據NCC的最新統計,目前在有線電視和MOD都上架的頻道多達360多個,顯示MOD的頻道數量已擺脫過去因有線電視業者抵制所出現的「稀少」困境,而中華電信在董事長鄭優上任後,也透過許多促銷手法全力衝刺MOD用戶數,若未來再擺脫黨政軍條款約束,MOD的用戶數衝上200萬戶指日可待,MOD用戶的增加,相對來說,就是有線電視用戶的減少。
而台灣邁入4G行動網路的社會後,在OTT業者的搶攻下,有線電視已經不再是家庭主要收視來源,而這樣的轉變不只有台灣,鄰近的香港和遠在太平洋另一端的美國也開始出現。
香港有線電視iCable虧損15.03億港幣 險關門
香港的有線電視iCable從1993年開播,2001年客戶衝到110萬,不過在2003年面臨新媒體和lPTV NOW TV(類似中華電信的MOD)的挑戰後,從此步入衰退。從2008年開始,iCable虧損連年惡化,該公司從2010年到2016年虧損合計高達15.03億港幣,迫使退出相關業務。
香港有線電視後來雖然以引進新投資者7.04億港元,暫時免除關門命運,但卻引來「中資企業」弘毅投资董事長趙令歡持股14%,讓外界質疑是紅色資本介入香港媒體。
美國調查公司警告 傳統與串流來到死亡交叉時刻
美國調查公司Leichtman Research發布最新調查報告指出,美國電視訂閱近況:2012年,Netflix訂閱戶約2341萬,傳統有線電視訂閱戶約5260萬,到了2015年,Netflix訂閱戶約4140萬,有線電視訂閱戶下降至 4911萬,2017 年第一季,Netflix訂閱戶5085萬,有線電視訂閱戶約4861 萬,Netflix超越了有線電視,傳統和串流終於來到死亡交叉時刻。
市場分析,在新科技的衝擊下,新世代觀眾已經不再按照節目表,乖乖坐在電視機前收看,而是按照自己的需要或時間方便才收看,因此未來有線電視系統的營收將不會像過去那麼亮眼,所謂的「身價非凡」,恐將成為「歷史名詞」。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