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鄭崇華憂化石燃料發電「高污染」 暖化「再不做就來不及」

▲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專訪。(圖/記者林世文攝)

▲台達電創辦人專訪。(圖/記者林世文攝)

記者周康玉/專訪

「再不做就來不及!」10月1日這天,來自53個非政府組織代表來到駁二藝術特區參加「2017生態交通全球盛典」,會場中有一張熟悉的台灣企業家面孔,從容、面帶微笑地和來賓敬禮致意,上台致詞內容不時提到對氣候變遷的憂心,甚至意有所指的說「有些喊口號的國家自己不做老是叫別人做」,捍衛真理不畏公權力,他就是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

這是一個由國際組織ICLEI(Local Governments for Sustainability)發起的全球性活動,每兩年一次,2013年第一屆在韓國的水原市,2015年第二屆在南非的約翰尼斯堡,台灣高雄成為第三屆的主辦場,與有榮焉。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盛會前鄭崇華接受《ETNEWS》專訪,台達也參加展出,將前(2015)年在巴黎氣候變遷會議時的綠建築展,加上電動車馬達等低碳交通概念,實體化展示出來,讓民眾對於綠色居住與低碳交通看得見、摸得到。

▼台達電創辦人專訪。(圖/記者林世文攝)

▲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專訪。(圖/記者林世文攝)

幾十年來,鄭崇華在對氣候變遷的關心,除了以台達基金會在2007年取得非政府組織觀察員資格、2014年在利馬舉行周邊會議、2015年更在巴黎COP21展出綠建築,鄭崇華更經常在公開場合發表全球溫室效應的危機,也難怪他的子弟兵、台達董事長海英俊會說:「全世界會把氣候變遷問題視為己任的人,一個就是鄭先生,另一個就是美國前副總統高爾(Al Gore,主導拍攝《不願面對的真相》)」

氣候變遷大約是90年代後期開始受到注意的議題,鄭崇華說,溫室效應著實存在,這些過去科學家不敢亂講,但現在不只一個國家,很多科學家都證明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太多,雖然已經開始有人在討論「要如何(解決)不能夠排放那麼多溫室氣體」,可是到現在為止,為了發展工業,還是繼續地排放。

台灣早有霧霾問題

81歲的鄭崇華,仍維持良好生活習慣,但當他每天到公園健走時,都覺得「有味道」;就連搭高鐵,愛看天空的他也會觀察,他形容,從南部到北部時,天空總好像灰灰的,也不像陰天,那就是霧霾,他憶當年地說,跟當初民國38年來台時的藍天白雲完全不同。

以去(2016)年台電系統發電量2257.92億度來看,火力發電量占比達79.9%,其中燃煤36.9%,鄭崇華憂心,政府很多作為都在危害老百姓健康,老百姓、小孩每天在這種環境下,呼吸系統救護遭到傷害,更痛心表示,總要到了產生危害後才可能注意此問題,「真的很令人生氣」。

▼台達電創辦人專訪。(圖/記者林世文攝)

▲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專訪。(圖/記者林世文攝)

鄭崇華語重心長說,每年台灣一到夏天,就怕被停電,不管怎麼改善,燃煤發電的占比還是很高,但如果真按照政府倡導以太陽能、風力、水力等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取代,以台灣環境真的不實際。

鄭崇華解釋,水力在過去來說是最便宜的,但要築起水力發電廠的建築費用滿高的,但重點還是台灣沒有像中國(長江)三峽那麼大;太陽能也是一樣,缺少大規模得場域。

鄭崇華此話說得頗有依據,根據台電今年七月份的統計,暫停的核能機組改以燃煤、燃氣等化石燃料電廠取代後,累計至今年底,3年來排碳量增加1200萬噸,空氣汙染物氮氧化物(NOX)也多排近千萬噸,不僅助長氣候異常也傷害人體健康。

他憶起民國初年時期的政治與財政專家李國鼎,當時很遠見地派大專畢業生到美國學習怎麼蓋核能廠,現在科學證明核能廠是最安全的,更直言,過去包括車諾比、日本福島核災皆是因人禍造成,這些造成災害的原因都有答案,但老百姓根本不聽,認為這些高聲呼喊的政治人物都只是在唱高調。

這並非永續不永續來看這些事情,是已經很危險了,鄭崇華直言,到世紀末再繼續排放(溫室氣體)下去,子孫都不知道要怎麼過了,可能都在海底下了。

▼台達電創辦人專訪。(圖/記者林世文攝)

▲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專訪。(圖/記者林世文攝)

關鍵字: 台達電鄭崇華低碳交通非核家園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光寶科放棄塑膠手機殼事業 估Q3EPS減3元

光寶科放棄塑膠手機殼事業 估Q3EPS減3元

因智慧機興起造成營運環境與市場改變,光寶科(2301)昨(4)日宣布通過總資產減損69.8億元,主因是放棄10年前併購的塑膠手機殼生產事業部,估計將影響今年第三季EPS約3元。

2017-10-04 10:33

觀察/劉德音沉穩內斂 完成台積第一座12吋廠

觀察/劉德音沉穩內斂 完成台積第一座12吋廠

台積電(2330)董事長張忠謀宣布明年六月退休,並任命共同執行長劉德音未來接掌集團董事長一職,定調他未來要替公司做最後決策(final dicision)的人,其實從2013年劉德音擔任共同執行長後,劉德音就不時在一年一度的供應商大會獨挑大樑,過去更完成了台積電第一座12吋廠。

2017-10-03 11:46

陳以真老公陪女兒玩遊戲 意外摔傷腳骨裂

陳以真老公陪女兒玩遊戲 意外摔傷腳骨裂

行政院新舊內閣閣員6日舉行交接,其中青輔會主委陳以真是媒體「嬌」點,不過她的老公楊偉中,其實正因為摔傷腳骨裂,除夕夜到醫院掛急診,目前打上石膏在家休養,而摔倒的原因居然是「家中雜物太多」。

2012-02-07 00:46

影/海英俊:政府能源政策是「遠水救不了近火」

影/海英俊:政府能源政策是「遠水救不了近火」

台達(2308)綠建築展今(1)日在高雄登場,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今日親自督軍,率董事長海英俊,執行長兒子鄭平,一起為活動打開序幕;展場另一大亮點,就是全球第一台8K投影機,完全看不見顆粒,就攝影記者翻拍後,畫質還超立體,《ETNEWS》帶觀眾來親眼目睹,世界一流的投影技術。

2017-10-01 23:54

影/台達綠建築空拍畫面曝光 全球首見8K投影機亮相

影/台達綠建築空拍畫面曝光 全球首見8K投影機亮相

智能自動化大廠台達電(2308)今(1)日在高雄駁二特區展出「綠築跡-台達綠建築展」,除了透過全球第一的超高畫質8K投影呈現,還以旗下投影品牌Vivitek的 Qumi投影機以融接投影結合互動模型,營造親子互動的環境,讓民眾對氣候變遷更有感,展現台達在低碳城市的具體實踐。

2017-10-01 22:00

促3奈米廠址「提前宣布」...陳良基:兩天前見張忠謀

促3奈米廠址「提前宣布」...陳良基:兩天前見張忠謀

台積電昨宣布3奈米確定落腳台南,再給台灣經濟打一劑強心針,據了解,時程有些提早,原因就是科技部長陳良基建議張忠謀可提前宣布,一方面可讓行政院早點有專案,在基礎設施上提早有備案;另一方面也呼應剛上任的行政院長賴清德提的「加速投資台灣專案」。

2017-09-30 09:02

亞馬遜IaaS稱霸 阿里巴巴、Google營收翻倍

亞馬遜IaaS稱霸 阿里巴巴、Google營收翻倍

根據研究機構顧能(Gartner)統計,2016年全球基礎架構即服務(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IaaS) 公共雲營收達221億美元,高於2015年的168億美元,市場成長31%;其中阿里巴巴和Google營收更是成翻倍式成長。

2017-09-29 23:15

NIKE供應商、老牌紡織廠集盛 85歲董座葉守焞逝世

NIKE供應商、老牌紡織廠集盛 85歲董座葉守焞逝世

擁有NIKE、ADIDAS、Lululemon等國際大客戶的老牌上市紡織廠集盛(1455)今(21)日透過重訊公告,85歲的董事長葉守焞逝世,公司將召開臨時董事會推選董事長,逾56年打拼畫下句點。董事會召開後另行公告,公司遵循代理人作業,各項業務均由專業經理人分層負責,對公司營運無影響。

2025-04-21 17:50

川普關稅「全民股災」衝擊上班族 股民平均損失23.5萬元

川普關稅「全民股災」衝擊上班族 股民平均損失23.5萬元

川普祭出關稅戰造成國際金融市場劇烈震盪,台股重挫讓不少上班族一夕之間陷入投資失血、生活緊縮的雙重壓力,根據人力銀行調查,這波「全民股災」衝擊上班族,平均損失高達23.5萬元,還有上班族因關稅衝擊已面臨無薪假、裁員危機。

2025-04-21 13:35

台股ETF受益人破1100萬新紀錄 市值型、季配高息款受青睞

台股ETF受益人破1100萬新紀錄 市值型、季配高息款受青睞

「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上周公布亮眼財報,並釋出優於預期的營運展望,市場情緒略有回穩,台股加權指數周線小跌0.68%,投資人依然逢低加碼台股ETF。根據最新一周集保戶股權分散統計資料顯示,台股ETF受益人數周增8萬人,突破1100萬人大關,續創歷史新高,今年以來受益人數已增加逾85萬人,其中仍以市值型與季配高股息ETF較受投資人青睞。

2025-04-21 14:56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