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廖君雅
案例1
第1次接觸比特幣才36歲,頂著留洋高學歷的李耀庭回憶。2013年他去日本,有位學長揪他一起投資比特幣礦機,號稱3個禮拜就回本,那時候他心想:「這靠譜嗎?」他纏著學長問了1大堆問題後,心動想進場投資,結果礦機卻已經缺貨買不到。
今年10月,李耀庭召集1群商業界好友創立了TMDEX天馬虛擬商品交換平台,標榜純虛擬貨幣之間的「幣幣交易」,不碰任何法定貨幣。
李耀庭真正起心動念投資比特幣,是某天1家名不見經傳、只有4人編制的海外公司找上門,大手筆開出罕見高規格訂單,每提前1天交貨,便再加碼1萬美元,後來李耀庭才知道,原來那家新創公司開發出比特幣挖礦機,在網路上募到1千萬美元,所以趕著交貨。
李耀庭後來選擇在日本投資,豈料第1次就全軍覆沒,他花了1百萬台幣和朋友集資去買,但交易所最終仍宣告倒閉,「就這樣沒了欸!」雖然交易紀錄都可追溯,但目前仍卡在集體訴訟。
李耀庭的投資包括比特幣、以太坊幣及萊特幣,「早期很亂,我曾經被駭客用釣魚軟體盜走一些,我朋友更慘,他被盜的價值如果放到現在已經破億了!」李耀庭說,在比特幣被駭客盜走一些後,正好以太坊準備ICO(虛擬幣首次公開發售),預售價是1枚比特幣可換2000枚以太幣,於是他花5枚比特幣的代價換購到約1萬枚以太坊幣,中途已實現部分獲利。
然而大多數人都怕比特幣迎來泡沫,現在究竟適不適合進場?李耀庭簡單分享1個數學公式,每天新產出的比特幣共有1800枚,若以比特幣7000美元換算,1天假如有超過1260萬美元的資金,代表供不應求、比特幣上漲,假設少於這數字,代表市場有交易者打算提現或換成其他貨幣,便會應聲下跌。「只要沒跌到6000美元以下,我認為都算是多頭,比特幣震盪相對大,但它最多人認同,也最抗跌。」
案例2
我投資過很多貨幣,包括馬來西亞開發的MBI易物幣、CBC利閣幣和韓國EGC幣等,當初有投資仲介引進台灣兜售,Line和微信都有說明會,我半信半疑買了一些,同時開始研究比特幣,結果其他都慘賠,反而比特幣開始起漲。
我花了6、7百萬台幣直接投資GM雲礦的礦機,大概買到60幾台,去年7月以前每天可以挖到2.7顆,後來遇到4年減半調整成1.6顆,現在只剩0.2顆,不過中間進進出出買賣,報酬率至少超過10倍…(本文節自財訊542期,詳全文)
延伸閱讀: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