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新創業者而言,租稅優惠、新創補貼就像飛天豬一般,看得到、吃不到。(圖/視覺中國CFP)
林昱均/分析報導
台灣的新創發展,早已停滯多年,台積電在1987年創立至今,不少人都在問下一個台積電在哪?哪一個台灣新創企業有這樣的氣勢與資源?到底是誰殺死了台灣新創?
根據美國華府非營利研究機構全球創業精神暨發展機構(GEDI)所進行的全球調查指出,2018年「全球創業精神暨發展指數」(GEI),台灣在137個評比國家中排名第18,較去年下跌2名,主因是台灣的「創業企圖心」大幅倒退7名。台灣人為何失去了創業企圖心、進而喪失新創?恐怕得從內憂、外患來解析。
財政部最新公布統計顯示,去(2016)年台灣企業歇業比重降至4.6%,創10年新低,主因是去年下半年以來的景氣復甦、有助於企業的發展與生存。不過,在全球的創業調查,台灣卻大退步。台灣在137個評比國家中排名第18,在「創業態度」與「創業能力」排名均退步1名至22與24名,「創業企圖心」去年排名第4,今年則倒退7名至11名。
創業為何讓台灣人如此挫敗?根據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創業諮詢服務中心在2010-2015年的統計數據指出,民眾創業1年內就倒閉的機率高達90%,而存活下來的10%中,又有90%會在5年內倒閉。也就是說,能撐過前5年的創業家,只有1%,前5年陣亡率高達99%。
從內憂而言,這些新創企業之所以難以成為資本額達10億美元的「新創獨角獸」,恐怕還是跟投資風險、台灣市場過小以及模仿犯過多有關係,不過各小國如新加玻、瑞典等皆然,只能說是催化劑,並非主因。
台灣市場基數不夠大,無法撐起新創公司,加上同質性的山寨者太多,例如全台各地都有的老街、各鄉鎮都說自己獨有的「小農經濟」,就是最好典範。大家看到一個好的想法就一窩蜂的拚命模仿,看到小農好像可以自產自銷、只要包裝多一些就可加價賣,惡性競爭下導致許多首開先例的新創企業根本難以撐過前5年的陣痛期,還沒做出實績讓各金主投資前就掛了,而且是9成9皆如此。
▲不少人都在擔憂,台灣將不會有下一個台積電,圖為台積電廠區。(圖/資料照)
在外患部分則是最大主因,其關鍵就是在政府和大財團。以政府而言,國發會、經濟部雖然推出不少的鼓勵創業申請基金,仍在推動的包括國發會第二期創業天使投資方案、經濟部的產業創新條例等各種補助,乍看很美好,實際上呢?
國發會第二期創業天使投資方案10個月來申請件數還是掛零,新創業者紛紛指出,主因就是「見光死」條款與持股比例,其投資原則中天使投資人應充分揭露與申請創業天使投資基金共同投資事業之利害關係,換言之就是要申請者揭露與企業的所有財務關係;另外條款也明定國發基金持股不低於天使投資人,此為申請者持股不能超過政府的上限20%,這是戒嚴下的威權時代嗎?政府竟要管控所有私人財務資訊跟股權,當然不會有人申請!
另外,經濟部的產創條例更是一大笑話,日前時代力量黨立委黃國昌才爆料,遠東董座徐旭東旗下的遠東新世紀、台塑企二代王雪紅手握的宏達電,在3年內各自違反職業安全衛生法、勞基法數十次,都被開罰300多萬元,卻還是可以爽領產創條例的租稅優惠,更可惡的是,宏達電近年來不斷申請研發投資優惠,結果卻在今年9月把研發部門以330億元打包賣給Google,這不就是「政府拿納稅人的錢去養企業、還讓企業賺外快嗎?」
更荒謬的是,現在經濟部工業局對於取消租稅補貼規定過於寬鬆,必須滿足3項條件:1.同一年度依同一法律裁罰達新台幣300萬元以上罰鍰。2.有令其部分停工或停業。3.未於半年內准許復工。
這樣的取消補貼規定,從第1條來看,雇主避免被員工拿出勤資料檢舉,因此違反勞基法第30條之6、不提供員工其出勤資料,實務上單次才罰2-5萬元,要達到300萬元,若以每次3萬元計算,根本是一年內要被罰100次才會達標。若扣除休假,等於勞檢每3天就要去稽查1次,哪一國的勞檢這麼有空?台灣有140萬家企業,這種頻率的勞檢根本是天方夜譚。
而第2條和第3條又綁在一塊,政府必須讓企業先停工,而且該企業沒有在半年內獲得復工,才能取消租稅優惠。現在執政黨上至總統、下至一般議員,都忙著為企業金主們強行鬆綁勞基法、或是當企業老闆的「貼心秘書」,解決五缺,製造更多高汙染低獲利的工廠,卻從不會解決低薪問題、只會叫勞工自己捧著飯碗跟老闆談勞資會議,這樣的執政黨在手握行政大權下,怎麼可能讓企業大老闆、金主們停工?
在大企業爽領著租稅優惠、排擠新創企業的時代,國發會還在強調要窺看新創企業申請者的所有財務資訊,思想還停在威權時代,工業局還在縱放財團。若要問是誰殺死了新創?元凶恐怕是縱容財團占著茅坑不拉屎領補助、只想箝制人民股權與資訊的政府。
▼為了服務各企業金主,執政黨政府不惜強行通過勞基法、給予租稅優惠、解決五缺,完全無視抗議的勞工。(圖/記者楊佳穎攝)
●作者林昱均,現任《ETtoday新聞雲》財經中心記者。ET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ettoday.net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