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今周刊
親愛的小傑、小欣:
還記得我們一同做過的實驗嗎?
我仿效某小學老師,請你們將未來可能從事的工作、期待薪資、每月花費、想看幾次電影、開什麼樣的車、住什麼樣的房子,都盡可能地詳細列出,最後答案頗有意思,透過這樣的互動,讓我有了新發現。
先說小傑,你對未來工作薪資預期很高,以為初入社會就能領到10萬元,對自己的賺錢能力實在太樂觀;至於小欣,就更沒有金錢概念了,雖然不像哥哥對薪資有過高期待,但所列出的日常花費卻比哥哥還多,花錢挺大方的,甚至想住豪宅,收入與支出間落差更大。
這個實驗最大意義,在量入為出的概念,賺10萬或賺3萬元,沒有好壞差別,重點是賺3萬元,就要懂得把3萬元的日子過好;若你能賺到10萬元,卻仍過著20萬元的生活,壓力一樣很大。對我來說,怎麼賺錢這件事,比不上怎麼看待錢財重要;賺錢永遠不是人生唯一目標,做人做事與家庭,都要找到平衡點,過合理的生活就好。
我的生長背景,你們都知道,爺爺在高雄開雜貨店,他的金錢觀就是盡可能省下一分一毫,把錢拿去栽培小孩、讓我念最好的學校,錢花在這裡,他就感到很值得。每天看著父母從早到晚工作,捨不得花錢,耳濡目染下,我也養成了節儉過頭的毛病。直到現在我不缺錢了,仍改不了這習慣。
像小傑,這兩年抽高得特別快,我直覺認為,反正你現在身材跟我差不多,之後還會再長高,與其現在花錢,買以後就不合穿的衣服,不如把錢省下來,現在穿我的就好。其實,這點你跟我倒很像,不太在意物質,甚至不介意穿我的衣服;但媽媽看不下去了,念我有必要省成這樣嗎?
關於這部分,我也很矛盾。一方面,我暗自欣喜你的樸實;另方面,又不希望你像我一樣,不懂得適時享受人生,錯過很多美好體驗。
以前,我總喜歡買一堆廉價品,又捨不得丟,這種個性有時連自己都討厭。但我希望你們,懂得買點有質感、耐用的物品,知道自己在生活過得去之餘,還能盡力去幫助他人,我想這比不斷累積財富,卻不懂如何將錢花在有意義的地方來得重要。
要讓「人用錢」,而不是「錢用人」,是我這幾年來很深的體會,也是我對自己的提醒。錢,應該是我們做事的工具,但這世上有太多人,已將累積財富當作人生重要目標,錢反而成了驅使我們做事的動力,這都已本末倒置了。
關於「錢」的另一個思考是,未來你們應具備何種謀生能力,賺到合理財富,過自己想要的生活?(閱讀全文…)
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104-1105期)。
你可能也會感興趣》
巨大董座的媽媽經:要孩子做個有用的人
IBM女副總的「不犧牲」哲學 讓家庭與事業完美兼顧
前國防大將的人生新戰場: 為5千個貧童奔波募食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