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圖,當事人與本文無關。(圖/資料照)
記者賴亭羽/台北報導
中華信用評等公司在今(4)日發布「台灣大型企業強化信用結構以降低營運不確定性升高的影響」,雖說目前全球需求有上漲、但仍處於較低水準的大宗商品價格支持下,台灣前50大企業在2018年應可繼續維持強健的獲利表現,且這些優勢應有助於其因應各產業中日益增加的風險與不確定性。
中華信評指出,高科技公司幾乎占中華信評所評估「台灣前50大企業」中的一半,居次的則是大宗化學品公司。對絕大部分的台灣前50大企業而言,持續的獲利與現金流入,不僅已增強了企業本身的信用結構,且應可在未來幾季中協助其因應日益升高的營運不確定性。
中華信評分析師許智清指出,台灣前50大企業的平均信用品質在2016年至2017年期間已略有提升,主要是受到借款槓桿比持續降低以及營運地位略有改善的支持。他預期,這些企業的平均借款槓桿比將可在今年接下來的時間中進一步降低,因為儘管各家企業的現金股利配發率仍然偏高,但獲利能力則仍維持強健而且資本支出需求溫和。
因過去一年,強健的外部需求已為台灣出口業者帶來強勁的獲利與自由現金流量,且此一趨勢在接下來的2018年期間應會持續;另產業結構的改善,也使業者在營運獲利方面有明顯的擴大。這些產業結構的改善包括:中國政府實施的供給側管理與更嚴格的環保法規、景氣循環性高之交通運輸業擁有更具效率的機隊與網絡管理、自有品牌資訊科技公司已著重於向利基市場進行擴展的業務重組、而且公用事業所處的法規環境對其已更具支持性等。
許智清指出,市場結構方面的各種提升改善加上策略性的業務重組,已使許多企業的個別基礎信用結構在2017年至2018年期間獲得提升,「事實上,過去一年中,向上調整的家數已經超過向下調整的家數。」
不過報告也指出,台灣大型企業的營運前景也並非都是一帆風順的:雖然未來6至12個月的外部需求力道可望持續強健,但是日益激烈的競爭與保護主義的崛起,將是營運多為出口為導向的台灣前50大企業未來一年中要面臨的兩大主要風險。
此外,未來可能還有更為激烈的競爭,特別是來自新興的中國供應鏈,也可能會有持續偏高的資本支出、以及採取積極的產能擴充行動等其它風險因素,將使許多企業面臨的風險更加複雜。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