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定期會有零用錢,九成中學生會存錢。(圖/番攝自pixabay)
記者吳靜君/台北報導
根據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FINLEA)「2018台灣中小學生理財現況調查」,42%小學生、65%中學生表示家人會「定期」給零用錢小學生平均每週有179元、中學生有380元。交叉分析發現,相較於沒有定期拿零用錢的受訪者,有定期零用錢的孩子理財行為更加積極,不僅記帳、存錢比例較高,也更願意自己存錢買「想要」的東西,但借貸行為也更活躍。
調查發現,定期有零用錢的中小學生之中,43%小學生、27%中學生有記帳;97%小學生、93%中學生有存錢;相較之下,沒有定期拿零用錢的受訪者中,僅23%小學生、22%中學生有記帳,及 89%小學生、83%中學生有存錢,比例都較低。
此外,有定期零用錢的孩子較願意自己存錢買想要的東西。當詢問中小學生:想買「想要」的東西,但錢不夠,「最常」採取什麼方法?結果顯示,有定期零用錢的孩子小學生54%、中學生57%會自己存錢、存夠了再買,有三成孩子乾脆就不買了(小學生26%、中學生33%);相較之下,沒有定期零用錢的受訪者中,僅約四成表示會自己存錢買(小學生40%、中學生43%),且有較高比例表示就不買了(小學生38%、中學生50%)。
不過調查也發現,有定期零用錢的孩子借貸行為也更普遍:44%小學生、75%中學生曾向別人借錢,也各有62%小學生、90%中學生曾借錢給別人;相較之下,沒有定期零用錢的受訪者中,曾向別人借錢的比例(小學生30%、中學生62%)及曾借錢給別人的比例(小學生45%、中學生82%)都明顯較低。
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建議,當家庭經濟允許,父母可定期給孩子能自由花用的錢,趁機討論金錢價值觀與責任感,例如父母可和孩子討論發放目的、適當金額和使用計畫,順道鼓勵孩子記帳,瞭解錢花去哪裡;如果孩子想買較貴的東西,可固定從每期零用錢存下一定金額做為圓夢基金。
除了存錢與花錢,也可以適時與孩子討論零用錢不夠用,可以向別人借嗎?遇到「緊急狀況」,例如沒錢吃午餐、沒錢搭車回家等,可考慮向人求助借錢;但跟同學出去玩,看到想買的東西錢不夠,就不適合借錢。此外,父母可提醒孩子向人借錢時,要立刻寫下借錢時間、對象、金額;事後盡快把錢還清,有借有還才能維持好信用。
FINLEA「2018台灣中小學生理財現況調查」委由國立政治大學統計系民意調查研究中心,調查時間為2018年9月2日至10月9日,有效樣本數2,151份,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2.1%。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