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立光目前於台灣共有13個廠區。(圖/記者周宸亘攝)
記者楊絡懸/台北報導
「股王」大立光(3008)近年生產研發重鎮聚焦於台灣,2019年下半年結束中國蘇州廠、留下東莞廠,並因應未來4年於台灣興建新廠需求,完成海外匯款超過110億元資金,尤其今年前4月建廠房及發包廠務工程共耗費約40億元。大立光生產重心逐漸移回台灣,同時響應台商回台投資方案。
大立光目前於台灣共有13個廠區,中國則有蘇州廠及東莞廠,2014年起積極獵地擴產。台灣廠區部分,台中13個廠區中,分別有9個屬自有,4個為承租;另一方面,在資源整合集中的考量下,大立光證實於2019年下半年結束中國蘇州廠。
資金匯回的部分,大立光曾於2019年12月25日公告,從子公司ASTRO盈餘分配,匯回3.65億美元(約新台幣110億元),主要用於興建台灣新廠所需;大立光先前也於台中工業區買下3塊土地,合計約1萬5100坪。
在大立光已購3塊土地中,位於西屯的4200坪土地於今年上半年建新廠,最快2023年完工量產;7400坪土地預計於今年下半年動工;至於另一塊3500坪土地尚有租約,則留待2021年動工。
另據大立光於今年1月及4月時公布的廠房工程資訊,自地委建廠房及發包廠務工程,共約新台幣40億元,陸續依工程進度支出。大立光擴大投資,獵地、搶買設備動作不斷,下一波營收大躍進似乎仍須等產能充分利用。
多鏡頭趨勢成型,中國生產成本逐漸高漲,加上中國基地貢獻度越來越低,大立光內部就曾考慮留在台灣提升品質,也就是說,大立光早在為「回流台灣」做好布局準備,旗下用以生產玻璃鏡頭的中國東莞廠也備受囑目。外界認為,若大立光處分東莞廠,即代表退出玻璃鏡頭市場。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