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圖/取自免費圖庫Flickr)
記者陳心怡/台北報導
股神巴菲特曾經於2001年時表示,股市總市值/GDP,可做為判斷股市是否過熱的指標,此指標也被稱為「巴菲特指標」。當市場總市值超過GDP,就是投資人該審慎思考的訊號,回顧過去,全球市場都曾在該數值超過100%時出現大跌修正現象。
不過,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雖然巴菲特指標常被作為觀察股市是否過熱的參考指標之一,但這並非唯一標準,尤其今年的經濟情況跟過往較不一樣,今年上半年全球經濟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而出現史上最大衰退,而三月以來,各國政府與央行積極印鈔救市對抗衰退,同時對市場挹注龐大的流動性,也成為推升股市市值攀升的重要推手。
此消彼長,讓巴菲特指標今年再度出現過熱跡象。觀察過去當巴菲特指標來到高點之後,股市高檔震盪幅度加大,但並不意味會出現立即性的重大修正。
國泰證期顧問處經理蔡明翰也表示,巴菲特指標可以想成是本益比的概念,目前本益比過高,因此市場擔心出現拉回現象,不過這就是主人牽一隻狗,主人往上爬,狗可能跑比主人快或慢,但兩者方向是一致,所以只要主人持續往上走,狗也會跟著向上。
而目前市值過熱,但股市終究還是會跟隨著GDP,哪怕短線過熱拉回整理,也不會導致股價反轉趨勢向下。
▲全球股市市值佔GDP比重(%):黑線為全球股市市值,藍線為全球GDP規模。(圖/富蘭克林證券投顧提供)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分析,各國政府寬鬆政策釋放的流動性是推升這波股市上漲的主力,因此未來股市漲勢是否會出現轉向或是大幅度的修正,各國央行政策、尤其是聯準會態度是最重要的關鍵。
此外,根據聯準會最新出爐的七月利率決策會議紀錄,擔憂疫情對美國經濟前景仍將造成眾多不確定性,預期仍將維持目前低利率及印鈔寬鬆政策一段時間。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指出,儘管美國股市再創新高,但這波漲勢主要集中在FAAMG尖牙股或少數科技龍頭股身上,例如道瓊工業指數距離2/12歷史新高還有一段距離,而美國以外的其他海外股市如歐洲或是新興市場股市,距離疫情前高點也尚有一段距離,這次股市並非齊漲而出現全面過熱。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認為,以這次領漲的美國科技股為例,籌碼面或許較為零亂,但因為科技產業具備獲利基本面的支撐,史坦普500科技指數預估本益比也僅有11%溢價,並未像2000年3月網通泡沫時高達131%的溢價。
此外,觀察五大權值股FAAMG受惠於疫情加快雲端及電子商務等應用,第二季EPS年增2.2%,優於其他495家史坦普500企業每股盈餘下降38%的表現,再者,FAAMG利潤率較高且資產負債表健康,高盛證券日前預估科技類股未來三年獲利年增率將達10%,遠高於其他產業,科技逐漸成為企業維持競爭優勢及消費者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史坦普500科技指數相對史坦普500指數的預估本益比。(圖/富蘭克林證券投顧提供)
新冠疫情的發生,進一步加速了數位轉型的趨勢,富蘭克林證券投顧看好科技類股在長線結構題材加持下將延續多頭格局,建議投資人無須預設高點而輕易出場錯失漲幅,可透過分批加碼或定期定額策略持續介入。
至於台股後市,富蘭克林證券投顧指出,由於台股跟美股連動性高、尤其是費城半導體指數,在美國科技股及半導體指數維持多頭排列下,台股短線震盪無礙中長期多頭走勢。此外,籌碼面可觀察外資買賣超、匯率及融資餘額,若出現外資持續性賣超或是融資餘額大幅增加,就是投資人需提高風險意識的參考訊號。
蔡明翰指出,目前最重要的觀察指標,仍是全球疫情新增確診人數,目前經濟數據跟企業獲利都有好轉,雖然六月受到二次疫情影響,好轉速度有稍稍降溫,不過除非第三次疫情再起,不然股市都還有創高機會,投資人不需要因為股市過熱而過度恐慌。
蔡明翰提到,過熱短線技術面拉回屬於正常現象,但整體趨勢不至於轉空,所以不用因此看空股市。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