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選會今(18)日舉行第20案「三接遷離」電視說明會,討論興建三接場址問題。(圖/中油提供)
記者林淑慧/台北報導
公投將在12月18日舉行,中選會今(18)日舉行第20案「三接遷離」電視說明會,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表示,重啟核電並非解決能源問題的解方,經濟部也呼應其說法,強調台灣如果沒有如計劃興建三接,除影響國內增氣減煤、穩定供電外,也無法跟上全球淨零碳排目標。
針對政府興建三接對藻礁生態的影響,正方代表、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蔡雅瀅質疑,中油外推環差報告提到,西南方水深20至35公尺有生物礁、水深20公尺以內有藻礁岩體分布,圖表更顯示水深25公尺有藻礁,根本是互相矛盾;她並強調,國內並無缺電、興建三接的必要。
▲第二場三接遷離公投意見發表會今(18)日登場,圖為正方代表蔡雅瀅律師。(圖/記者林敬旻攝)
經濟部表示,在三接再外推方案之下,大潭藻礁已被完整保護,三接相關資訊都在歷次環差報告中公開,另兩座接收站雖有擴建計畫,但對北部供氣需求是緩不濟急,唯有三接儲槽可以在2025年前完工。
針對蔡雅瀅律師質疑觀塘可操作天數341天是降低安全標準,台灣中油表示,三接可操作天數年平均為341天,是結合觀塘海象與操船實務計算出來的結果,台灣中油絕對不會將LNG船操作安全置於風險之中。
至於其他進行中的天然氣擴建計劃,主要是著眼於紓解中南部同樣有以氣換煤需求及天然氣需求成長的供氣壓力。呼籲護礁盟的朋友,不應忽視中南部減煤降空污的需要。同時,送氣要有管線,不是有儲槽就可以,目前送氣到大潭的海管,輸氣能力已飽和,等於沒有管線,瓦斯爐還是沒有瓦斯可用。
上百個國家在聯合國第26屆氣候峰會(COP 26)響應2030年甲烷減排三成,趙家緯認為,人均能源使用量要有上限,但台灣節能表現不夠好,如果無法達到能源需求負成長,在國際評比上無法得到更好名次,但台灣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提升而導致失分,台灣能源政策增氣減煤將是重要選項。
▲第二場三接遷離公投意見發表會今(18)日登場,圖為反方代表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圖/記者林敬旻攝)
趙家緯指出,天然氣的碳排是燃煤的一半,空污更是只有燃煤的三分之一,台灣若要達到2050淨零碳排,在不影響製造業與民生需求的情況下,先從降低燃煤減排,才是穩健的做法。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的說法,從減排到零碳,天然氣扮演著重要的橋接工作,之後可以研發改用氫氣等,仍有很多減排措施值得努力。
提案方以「未來台灣將有20個儲槽,是三接2個儲槽的10倍」做為不需要蓋三接的理由,不過,依據台灣中油及台電已公開的未來天然氣興建計劃,未來新增的儲槽完工時間沒有一個早於三接的2個儲槽、2022年新增的陸管只到通霄,無法解決到大潭的輸氣能力問題,也無法解決大潭8、9號機燃氣機組供氣問題,如果沒有三接,機組蓋起來沒有氣也發不了電。
針對提案方認為產業轉型、用電負成長才能真正改善空污,趙家緯表示,要推動產業轉型,用電負成長並非一蹴可幾,今年受氣候高溫、防疫及景氣暢旺影響,用電量仍大幅成長,歷史前十大用電尖峰都是在今年創下,其中最高峰3884.4萬瓩發生於7月27日,必須審慎思考能源替代方案。
在兼顧穩定供電的考量下,台電自主於秋冬空品不佳時安排燃煤電廠額外停機降載,同時也積極推動建置空污排放強度僅有燃煤電廠三分之一的燃氣機組;趙家緯表示,面對穩供與環保的雙重目標,天然氣是發展綠電的過渡時期的重要替代能源,是台灣邁向淨零碳排的重要一環。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