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台北國際自行車展 電動車及電機系統專區規模年增四成

▲自行車展。(圖/記者張佩芬攝)

▲自行車展展前記者會上左起iF Design Uwe Cremering執行長、貿協秘書長王熙蒙、自行車輸出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吳盈進、座談會主持人Kris Verstockt。(圖/記者張佩芬攝)
 

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全球前二大、具國際自行車產業具指標地位的「台北國際自行車展(TAIPEI CYCLE)」實體展及線上展TAIPEI CYCLE DigitalGo將於明(22)日同步開展。外貿協會祕書長王熙蒙指出,去年我國自行車整車輸出雖衰退1.65%,但出口值成長23%,代表高質化與轉型畫成功;今年產業電動化的動能更為顯著,展覽中「電動車及電機系統專區」規模較2022年成長超過40%,近300個攤位。

此次實體展共計吸引國內外850名業者參展,使用3050個攤位,包含美利達(MERIDA)、巨大(GIANT)、桂盟(KMC)及速聯(SRAM)、SHIMANO等國際知名品牌大廠共襄盛舉,線上展亦吸引206家國內外業者參與,今日舉辦展前記者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今年展會以「韌性供應鏈」、「數位鏈結」、「創新風格」、「騎行生活」及「永續共好」五大主題構築展覽面貌,展期間特別呼應全球淨零碳排趨勢永續議題,推出多項交流活動。

王熙蒙表示,2022年全年整車出口量雖受全球去庫存化的影響而小幅衰退,但因單價提高,故整車出口值達16.17億美元,仍較2021年成長23%; 而電動輔助自行車2022年持續價量齊升,出口量已突破百萬台,前十大出口市場包括荷蘭、美國、德國、英國、法國、義大利、澳大利亞、加拿大、捷克、西班牙,對電動輔助自行車的需求持續攀升;其中,對法國、義大利及捷克出口量成長皆突破100%,顯見電動輔助自行車,近年來成為推升產業成長的最大動能。

從今年展覽可見國際化復甦,除臺灣指標品牌及供應鏈業者均已到位,國際展商來自共31國,比例近20%;今年歐洲聯合館、日本館及義大利館等國家館亦參與。此外,產業電動化的動能更為顯著,展覽中「電動車及電機系統專區」規模較2022年成長超過40%,近300個攤位,含台灣最大橡膠輸送帶製造業者鑫永銓、健身器材大廠岱宇及電子大廠台達電子皆跨域投入。

腳踏車、電動腳踏車為真正低碳交通途徑,能達最後一哩路移動效益,為對抗氣候變遷最佳解方,因而,帶動微型交通(Micro-mobility)崛起。

展覽新進企業佔比達15%,不乏國際知名汽車及機車業者,加入micro-mobility微型交通發展陣容,如歷史悠久汽車零件大廠法商Valeo及德國品牌MAHLE,與著名義大利機車品牌商POLINI及Ducati皆投注電動自行車領域。

同時,南港展覽二館亦首次設立「都市低碳載運Cargo Bike & Urban Mobility」主題館,依Cargo形式及不同使用範疇零配件分類展示,讓國外買主一目瞭然,快速找尋符合需求、法規標準之臺灣供應鏈業者。

展覽活動亦有展覽第二日「TAIPEI CYCLE Forum」,以自行車產業永續實踐為主軸,邀請自歐、美及台灣產業專家,交流自行車產業落實減碳到零碳願景及作法。展覽第三日的「TAIPEI CYCLE Workshop」則邀請台灣自行車社團代表,分享另類行銷作法,展現自行車產業本土能量及多元。去年備受好評的「Live Studio! 網紅直播間」今年亦持續邀請網紅直播採訪參展商。

▲自行車展創新設計獎得獎人大合照。(圖/貿協提供)

▲自行車展創新設計獎得獎人大合照。(圖/貿協提供)

此外,搭配展覽所舉辦的「台北國際自行車展創新設計獎TAIPEI CYCLE d&i awards」今年邁入第十一屆,於今日公布46件得獎作品。其中7件產品獲選為金質獎、1件獲得「新創企業獎」;今年更首度設立「綠色永續獎」,表彰具備永續創新及設計的優秀作品。

評審團表示,參賽作品涵蓋層面完整,從整車、系統、零件設計與技術、材料、功能及綠色設計,展現優異技術與創新,電動自行車等相關產品漸成參賽主流,顯示產業電動化逆不可擋趨勢。

貿協強調,TAIPEI CYCLE及TAIPEI CYCLE DigitalGo將於3月22日同期展開,線上展至4月7日,歡迎業者以名片預登、換證入場,展覽第三、四天開放一般民眾購票參觀,更多訊息可至官網查詢(www.taipeicycle.com.tw)。

關鍵字: 自行車展電動車電機系統專區年增四成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快訊/電價凍漲! 經濟部正式公告

快訊/電價凍漲! 經濟部正式公告

電價費率審議會今(28)日登場,經過約2小時開會討論,經濟部正式公告,今年4月起電價凍漲,主要是考量關稅變化與地緣政治風險,可能引發國際經濟物價波動隱憂,因此,審議會委員慎重看待電價對物價的影響,決議本次電價不調整,請經濟部全力爭取立法院支持撥補台電預算,穩健台電財務體質。

2025-03-28 17:20

台電苦吞9%漲幅 盼千億撥補共體時艱

台電苦吞9%漲幅 盼千億撥補共體時艱

電價費率審議會今(28)日決議,考量關稅變化與地緣政治風險,今年4月電價不調整,經濟部次長賴建信指出,將持續爭取立法院撥補台電1000億元,台電也會透過4大方向來開源節流,減少虧損狀況;根據台電提供數據推算,原先電價漲幅應該達9%。

2025-03-28 18:18

泰緬地震/JPP-KY廠區停機約半小時後復工 1200名員工全平安

泰緬地震/JPP-KY廠區停機約半小時後復工 1200名員工全平安

緬甸發生規模7.7級地震,泰國曼谷也受波及, 航太機構件暨散熱大廠jpp-KY經寶精密(5284)泰國廠距曼谷最近、北農府(Samut prakan)邦普(Bang Pu)工業區,當地員工向《ETtoday》回報有感受到明顯搖晃,產線停機約20-30分鐘後就復工,1200名員工目前都平安。

2025-03-28 17:02

電價審議起跑 商總許舒博「漲價惹怨朝野各打50大板」

電價審議起跑 商總許舒博「漲價惹怨朝野各打50大板」

電價費率審議委員會今(28)日下午召開,身為委員之一的商總理事長許舒博會前受訪再次喊話,希望民生用電330度以下可以凍漲,「這已經是很卑微的請求」;若真的還是全面調漲影響物價,「引起的民怨,誰決定誰負責,立法院裡面朝野之間要各大50大板。」

2025-03-28 15:01

卓揆信心喊話指數殺逾410點拉回 分析師:短線仍看關稅戰劇本而定

卓揆信心喊話指數殺逾410點拉回 分析師:短線仍看關稅戰劇本而定

台股遭遇美國川普政策亂流影響,今年3月以來指數重跌逾千點,行政院院長卓榮泰今(28)日向外評價台股「節奏性的盤整、階段性的起伏」、「未嘗不是一個重新站在高點的契機」等語,由於卓榮泰要產業自己圖強,未對政策護盤有具體說明,發言後台股殺聲隆隆,12點過後再迎一波殺盤,指數一度重摔逾410點拉回,法人指出,卓揆說法合理,但台股短線看盤重點仍以川普關稅劇本走向為主。

2025-03-28 12:33

科技業薪資排名揭曉!聯發科蟬聯第一 僅ASML全面調漲

科技業薪資排名揭曉!聯發科蟬聯第一 僅ASML全面調漲

AI需求大爆發,科技業薪水向來令人稱羨,薪資查詢平台《比薪水》公布2024年科技公司薪資排行,聯發科(2454)以平均年薪169.6萬元蟬聯第一,不過平均年薪及分紅獎金卻下降;艾司摩爾(ASML)是前5名中唯一薪資各項獎金全面調漲的公司。

2025-03-28 12:22

國際漿價漲幅逾1成 華紙曝4月紙價全面調漲5%

國際漿價漲幅逾1成 華紙曝4月紙價全面調漲5%

國際漿價持續上漲,自去年底以來漲幅超過1成,華紙(1905)宣布,自4月起,旗下所有紙品價格調漲5%,若是成本持續攀升,不排除會再持續調整價格。

2025-03-28 14:09

英特爾新執行長陳立武喊話 要與輝達競爭AI硬體市場

英特爾新執行長陳立武喊話 要與輝達競爭AI硬體市場

英特爾(Intel)新任執行長陳立武向投資人傳遞訊息,表示公司將在人工智慧(AI)硬體領域挑戰輝達(NVIDIA)。

2025-03-28 11:34

電價漲多少今揭曉 郭智輝再喊話政府撥補「對台電經營有幫助」

電價漲多少今揭曉 郭智輝再喊話政府撥補「對台電經營有幫助」

電價費率審議會將於今(28)日下午召開,經濟部長郭智輝持續喊話政府撥補,並重申電價是否調漲由審議委員決定,台電本身也要努力做好經營管理,讓營運在正常軌道上。

2025-03-28 10:27

全割交割股「誠研」脫離苦海 淨值回升下周恢復正常交易

全割交割股「誠研」脫離苦海 淨值回升下周恢復正常交易

交易方式變更為全額交割股誠研(3494)透過減資55%,並辦理私募增資,去年底每股淨值回升到5元以上,來到7.94元,股票將下週一(31日)起恢復正常交易。

2025-03-28 11:28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