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聚焦電動車未來前景 助台灣拓展全球汽車市場商機

▲▼由左至右為: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研究副總監陳培琳、行競科技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洪裕鈞、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所長林昭憲、Optimal-EV台灣研發處長嚴上和、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組長岳俊豪             。(圖/工研院提供)

▼由左至右為: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研究副總監陳培琳、行競科技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洪裕鈞、工研院產科國際所所長林昭憲、Optimal-EV台灣研發處長嚴上和、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組長岳俊豪 。(圖/工研院提供)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

工研院今舉辦「電動車大未來跨域研討會」,號召國內外企業、新創公司業者共商電動車產業的商機與未來方向。像是美國電動巴士製造商Optimal-EV台灣研發處長嚴上和,就分享北美中型電動巴士市場與台灣供應鏈機會;曾開發台灣第一台電動超跑的新創公司行競科技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洪裕鈞,則以自身公司經驗,分享從電動超跑到次世代電池系統的成功案例與商機。期盼藉由這些專家集思廣益,幫助國內產業掌握電動車商機,進而打入全球電動車市場。

因應淨零排放需求,全球汽車產業為了降低碳排放,積極拓展電動車領域,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統計,2022年電動車銷售突破1,000萬輛新高,比前一年增長逾5成,產業商機持續擴展。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所長林昭憲表示,電動車未來商機潛力無窮,近年政府亦積極推動電動車產業,以應對全球綠能環保的浪潮。工研院長期關注電動車產業發展,攜手產業開發許多關鍵零組件技術,並已成功導入在全球許多暢銷電動車車款中,本次更規劃「電動車大未來趨勢研討會」,以「全球商機 x 車用電子電路 x電動車材料 x 充電營運」為主題,匯集國內外產業的智慧與經驗,邀請工研院專家、產業界分享電動車商機前景、車用電子技術和電動車材料的創新,充電營運如何有效管理和發展等關鍵議題,為台灣的電動車供應鏈機會提供指引與建議,幫助產業突破挑戰搶攻國際電動車市場。

本次研討會為期兩天,首日早上邀請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組長岳俊豪、行競科技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洪裕鈞、Optimal-EV台灣研發處長嚴上和、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研究副總監陳培琳分別以「電動車大未來」、「從電動超跑到次世代電池系統」、「北美電動中型巴士市場與台灣供應鏈機會」、「我國電動車充電行為研究」為題分享觀點與建言。

岳俊豪指出,全球正處於下世代汽車轉型的起點,未來電動車將配備更先進的三電系統,包括:高效的電池、有力的馬達和智慧化的控制系統。這些科技的進步將讓電動車的性能更卓越、安全性更高,且更易於維護。

此外,充電速度的提升與更廣泛的充電設施佈建,將使電池的充電時間更為短暫,並加速電動車的普及化,其所對應的加工設備與下世代材料,也為台灣產業帶來新的機會。根據工研院IEK Consulting推估,2040年全球電動車市場規模將達智慧手機的2.3倍、半導體的1.6倍。電動車是未來重要的趨勢,三電系統與關鍵零組件則有機會成為臺灣未來產業發展的新動能。

Optimal-EV台灣研發處長嚴上和表示,所有電動車產業預測數據均顯示,2025~2030年是電動車用產品需求大爆發時間,必須提前準備,否則就永遠無法獲得廣大的商機及高附加價值利益,尤其2025年將是關鍵年,儘快取得電動車產業鏈進入資格與門檻,而北美電動中型巴士、Type A 校車市場,不論是市場經濟規模、技術難度、競爭對手數量而言,就是一個可迅速切入的利基市場(Niche Market)。

台灣產業可配合這兩個利基市場,開發可靠且穩定的產品,進行完整的驗證與測試,提供電動車新創公司及商用車OEM使用,等技術與經驗成熟後,再考慮向外拓展國際市場。

行競科技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洪裕鈞說,創新跟快速迭代的能力是行競科技最大的利器。行競科技運用獨家浸沒式電池冷卻科技,於先進電池系統及儲能系統領域持續創新、實踐技術應用。透過高規格的性能與安全測試,確保電池最佳熱管理、突破高壓電池極限,創造最低溫、更安全、有效率的解決方案,助力全球實現高能效永續未來。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研究副總監陳培琳指出,汽車電動化是政府推動「2050淨零排放」的重要政策之一,為了解車主在充電時的需求、習慣和痛點,可以更精準的打造貼近車主需求的充電環境,工研院2022年投入電動車車主充電行為調查,深度挖掘北中南地區、不同車款車主的充電行為差異與偏好。調查結果顯示,集合式住宅較多的北部,車主近4成只能依賴公共充電服務、中南部透天住宅居多,超過五成車主裝設家用充電樁。

目前台灣電動車市場約八成五市占率為單一國際級電動車廠,若未來要走向車輛全面電動化,勢必要有更多電動車品牌與車款供民眾挑選,並建立能通用於各家車款的公共充電服務,讓車主安心與便利。
 

關鍵字: 工研院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00919配息率破1成最狂! 6檔高股息ETF同場秀肌肉

00919配息率破1成最狂! 6檔高股息ETF同場秀肌肉

時序進入年底12月最後一波高股息ETF除息大秀,00919、00929公布配息金額各為0.55元、0.11元,穩定息值成市場竉兒;回顧今年投資市場,高股息ETF蔚為風潮,檢視市場6大主要標的0056、00878、00929、00919、00713、00900今年配息金額,00919以年化配息率逾10%穩居配息王,形成「00919領1季,輾壓00929連拿5個月」的現象。

2023-12-11 06:00

台積電熊本廠明年2月開幕? 王美花:會跟廠商了解

台積電熊本廠明年2月開幕? 王美花:會跟廠商了解

台積電(2330)日本熊本廠傳將在明年2月舉行開幕典禮、並在明年Q2投產,對此,經濟部長王美花今日表示,熊本廠是不是明年2月建成,會跟台積電了解,密切注意相關期程。

2023-12-11 09:52

台積電漲2元至572 指數大漲60點站上17450

台積電漲2元至572 指數大漲60點站上17450

美股主要指數上周五收紅,台股(11)日以上漲32.97點、17416.96點開出,漲勢擴大,上漲逾60點,站上17450,台積電(2330)上漲2元至572元。

2023-12-11 09:03

專訪/顏益財為何買長榮 台驊前三季業外獲利占EPS逾七成

專訪/顏益財為何買長榮 台驊前三季業外獲利占EPS逾七成

台驊控股(2636)上周五(8日)買進長榮(2603)2900張,賣出陽明(2609)6704張,市場諸多議論,台驊是拋出風向球?是神操作?還是跳進跳出的「方唐鏡」?台驊董事長顏益直言,會買進長榮是因為長榮業績表現比陽明好很多,長榮目前淨值有213.67元,上周五收盤價118.5元,買進長榮不敢說能大賺,至少能保本,還能參加明年的配息。 

2023-12-11 07:00

碳權產品22日開賣 碳交所:每噸5至15美元

碳權產品22日開賣 碳交所:每噸5至15美元

台灣碳權交易所今年8月正式揭牌,預計12月22日啟動碳權交易。碳交所表示,環境部規劃2025年開徵碳費,因此目前首批掛牌國外碳權暫不可抵充國內碳費,也不能直接抵歐盟碳關稅,但可做為「碳中和」之用。

2023-12-11 00:44

22家銀行信用卡防盜刷 4大通知管道全壘打

22家銀行信用卡防盜刷 4大通知管道全壘打

信用卡盜刷愈來愈猖獗,為了避免持卡人權益受損,銀行防盜刷機制也不斷升級,銀行公會最新統計發現,包括中信銀、元大銀行等22銀行刷卡交易全面通知,不論是消費簡訊、APP消費訊息通知、電子郵件交易通知、LINE推播交易通知等4大機制皆有支援,堪稱各種管道全壘打。

2023-12-11 00:02

台灣國際物流暨供應鏈協會南部服務中心啟用 擴大產學合作

台灣國際物流暨供應鏈協會南部服務中心啟用 擴大產學合作

『台灣國際物流暨供應鏈協會南部服務中心』昨(8)日掛牌啟用,理事長劉詩宗團隊與高雄科技大學產學處副產學長陳踪明教授、國企系系主任李曉青教授親自出席揭牌儀式,並表示將持續擴大並深化南台灣產學合作,為產業提供專業且即時的供應鏈諮詢服務,並逐步落實供應鏈的多元實務教學,為產學兩造搭建專業物流人資的橋樑。

2023-12-10 17:11

移工喊廢除私人仲介 勞動部:加強管理、強化直接聘僱效能

移工喊廢除私人仲介 勞動部:加強管理、強化直接聘僱效能

台灣移工聯盟今舉行大遊行,呼籲政府應該承擔起跨國聘僱責任,廢除私人仲介制度,對此,勞動部發展署回應,將持續強化直接聘僱、轉換雇主效能,並加強仲介管理,完善移工在台工作及生活服務,回應外界期待。

2023-12-10 17:10

儒鴻11月營收月年雙增 廣越年減近5成估明年Q2需求轉正

儒鴻11月營收月年雙增 廣越年減近5成估明年Q2需求轉正

紡織三雄儒鴻(1476)、聚陽(1477)、廣越(4438)公布11月營收,儒鴻11月營收近30億元、月年雙增,更看好明年Q1持續成長;聚陽同樣看好明年Q1勝過今年Q4;廣越則受到淡季影響,11月營收月年雙減、創今年新低,估明年Q2需求才會轉正。

2023-12-10 16:43

謝金河罵Google「吃人夠夠」 肺癌詐騙廣告未查就上架

謝金河罵Google「吃人夠夠」 肺癌詐騙廣告未查就上架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深受冒名詐騙困擾,今(10)日突然公開責罵Google「吃人夠夠!」並表示要對Google提出嚴正聲明與抗議!

2023-12-10 14:42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