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俊劭
2003年,全球最大網路設備公司思科(Cisco)在美國控告華為侵犯智慧財產權,起訴書多達70頁,賠償金額是個會讓華為從此從地球上消失的天文數字。
一個產業龍頭向當時才冒出頭的華為宣戰,道理很簡單,意識到華為技術、價格雙雙產生威脅之下,如果不剷除,將會是可怕的後患。思科的眼光很精準,華為的確在十年後成為如芒刺在背的對手。
「十年來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敗,對成功視而不見,也沒有什麼榮譽感、自豪感,而是危機感。也許是這樣,才存活了十年。」說這話的,是世界五百強企業、全球通訊產業界龍頭,華為創辦人任正非。
「自華為成立之日起,任正非就變成了一個怕死的人,華為就成為一個怕死的公司,『活下來』成為華為最低,也是最高的戰略目標,」任正非好友、《活下去,是最大的動力!》作者田濤說。
鄉村包圍都市,「不要臉才能進步」
任正非創業的年代,中國的電話普及率比非洲還低,想在家裡裝一支電話,得花上人民幣五千元、等上九個月。
創業之初,50多個研發人員擠在一間破舊的辦公大樓,吃住生活都在一起。包含任正非在內,所有人都沒日沒夜的工作,每人每天工作時間至少16小時以上,甚至有工程師累到眼角膜都掉了。
「不拚,就活不下去!」當年任正非天天站紙箱上對著全公司員工精神喊話。
但東西做出來了,要賣給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是跨國企業的天下,解放軍出身的任正非只好採用當年毛澤東的戰術「鄉村包圍都市」,從外商不屑進入的邊疆地帶與小企業著手。
於是,海拔4500公尺以上的西藏高原、攝氏45度高溫的新疆沙漠等地,都有華為員工的足跡。連任正非自己也提著產品,到處跑客戶。他常說:「不要臉才能進步!」放下自尊去挨客戶指責,從中學習成長,不斷鞭策自己向前。
1992年,華為營收突破人民幣一億元,任正非卻毫無喜悅,他在該年的年終大會上只說了一句:「我們活下來了,」就淚流滿面到無法繼續。「他們對失敗的害怕很強烈,求知的慾望又很飢渴,永遠在問『世界第一流是怎麼樣做的?』」一位美系顧問說。
與思科的訴訟最後無疾而終。思科所提出的證據,沒有一樣能讓美國法院起訴華為,反倒讓華為一夕之間在全球聲名大噪,所有人都知道,華為就是思科頭號敵人,「這給我們省下了幾十億美元的宣傳費,」任正非說。
也是從那一年開始,華為大舉進軍海外市場,海外營收占比,一路從10%以下,躍升到超過70%。2010年以212億美元的年營收首次進入世界五百強企業。
他不敢鬆懈!70歲仍滿懷危機感
年紀近70歲、動過兩次癌症手術,任正非深知,自己不可能永遠領導華為。田濤在書中言道:華為是一個沒有功臣的公司,任正非更強調的是當下和未來。「任何人都不會被供奉在神殿裡,老闆也是。」
因此,他從高層中選出三位戰功彪炳的猛將,擔任輪值CEO,每半年一次,擔綱他的角色,對公司做出重大決策,自己則隱身幕後。
「我們生存於一個叢林世界,每一天,每一時,每一刻,實際上都在被危險所包圍著。如果你不始終保持對危險的警覺,變得麻木、麻痺,危險可能就會悄無聲息的變成巨大威脅,所以,戰勝恐懼,戰勝不安全感的過程,其實就是企業走向成功的過程。」
這一個「怕死」的領袖,靠著如狼般的敏銳嗅覺與對環境的危機意識,創造了一家讓全世界都害怕的企業。
【更多報導】
※ 精彩全文,詳見《商業周刊》。
※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