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貨櫃船公司第二季獲利,我貨櫃三雄在前四名內。(圖/港務公司提供)
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紅海危機、美國東岸罷工可能等因素讓託運人提早備貨,大幅推升了今年第二季貨櫃船運市場運價,由於業界龍頭地中海航運(MSC)股票未上市,沒有公布財報,根據Alphaliner統計,另九家主流貨櫃船公司,今年第二季總獲利共有61億美元,EBIT Operating Margin(息稅前利潤營業獲利率)最高的是長榮海運,萬海航運名列第二、韓新遠洋第三、陽明海運第四、以星航運第五。
Alphaliner分析,亞洲公司獲利優於歐洲籍船公司是因為歐洲籍船公司長約比重高,影響了獲利,不過業界高階認為,亞洲籍船公司歐美線營運佔比高,這一波運價高漲主要在歐美線也是主要原因。
Alphaliner最新一期週報顯示,全球領先的貨櫃船公司(達飛沒有公佈EBIT)的平均營業獲利率自第一季的11.4%上升至21.6%,九家公司的總營業利潤達到61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44億美元。
Alphaliner分析,由於託運人/貨主的進口模式從此前的「按需即供」轉變為了「提前備貨」,為了避免今年可能出現的延遲交付的風險,貨主紛紛提前備貨,因此各大航運公司得以享受到較高的運費,對業績帶來的非常積極的影響。
長榮海運的EBIT營業獲利率最高,達到了30.7%,位居榜首,表現尤為強勁;萬海28.50%、韓新遠洋與陽明海運都是26.9%。
在過去兩年中,萬海交付了40艘新船,新增運力265,000箱。Alphaliner指出,如果沒有受紅海危機給貨櫃船運帶來的正面影響,隨著成本上升,該公司的財務表現會有很大的不同。與萬海的情況類似,去年開始已經出現虧損的以星航運在今年第二季取得了25.2%的營業獲利率,其盈利能力顯著回升。
隨後,營業獲利率排在前列的依然是亞洲地區的航運公司中遠海運集團(中遠海控),以24.9%的獲利率位居第六,延續了穩步增長的趨勢。 日本航運企業ONE是亞洲公司中唯一的一個獲利率低於20%的公司,實現了15.8%的獲利率,赫伯羅德與馬士基分別實現了9.8%和5.6%的獲利率,表現明顯落後於亞洲同行。
以按EBITDA Margin(息稅折舊攤銷前獲利率)計算,長榮依然以39.8%名列第一、其次是以星的39.60%、萬海39.10%、陽明36.30%、韓新遠洋34.20%,ONE28.99%、達飛23.90%、赫伯羅德20.70%、馬士基16.80%,中遠海運未上榜。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