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想勞退怎麼領? 專家:提前創造被動收入才夠用

(重傳Logo)▲▼金融,投資,鈔票,1000元,消費,台幣,年終,年終獎金,獎金,新台幣,錢,財富。(示意圖/ETtoday資料照)

▲創造被動收入才夠用。(示意圖/ETtoday資料照)

文/玩股小博士

據勞保局最新統計月報,7月勞退金本人請領月退休金平均1.8萬元,請問一下,這樣夠吃嗎?那麼如果是一次領,根據身邊親友近期及勞保局網站試算最高年資來看,大概就是落在200多萬元,請問一下,這樣夠吃嗎?

我想以正常人來說,不管怎麼領都不夠用,原因很簡單,政府設定每月基本工資調整為27,470元,這其實已經說明清楚,從22K時代開始,到現在為止,連政府都知道每個人最低薪資,根據長期通膨走勢,只有22K根本就不夠花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且重點來了,這個勞退金,必須要滿65歲才能開始請領,假設你在60歲離職退休,因為年齡還沒到,所以還不能領月退,但是可以一次請領退休金,如果是你,會怎麼選?

這邊再補充一件事,立法院已經在2024年7月15日三讀通過勞基法修正案,即刻起,放寬65歲強制退休年齡的規定,這也就是說,如果你超過65歲,還是沒信心退休的話,或者開銷還是很龐大,那麼就可以跟老闆協商之後繼續工作。

看到這裡,其實大家也心知肚明,政府的勞退無法持續成長,因為繳勞健保的人口越來越少,而退休人口越活越久,再加上1946年~1964年出生的人,也就是我們俗稱戰後嬰兒潮,即將開始進入退休階段,這些國家主要勞動力,當時每年出生人口數都超過30萬以上。

我們簡單算一下,如果從現在開始,每年都有30萬人退休,平均勞退金1.8萬元來計算,每年政府要多支付54億元的月退金,這壓力有多大?

再給一個數據,2023年新制勞退總收支是4,794億元,2022年總收支是負2,272億元,2021年總收支是2,844億元,別忘了,這些數據是戰後嬰兒潮的勞動力還沒退休喔,你覺得這些繳勞退的主力退休之後會怎麼樣?

而基金績效也並非每年獲利,而且股市不好,也會影響基金獲利,因為勞退基金也是投資股債。

與此同時,繳勞保的人逐漸減少,領勞退的人越來越多,而且越活越久,當然勞退基金就開始營運困難,未來勢必會持續年改,讓大家月領退休金慢慢變少,我們樂觀一點,就算都沒有減少,但也無力加碼抗通膨,即便勞退金額持平也很難敵過年化通膨2-3%的壓力。

最終的結局是什麼?當然怎麼省錢,還是不夠用,不投資當然不行,只靠1.8萬絕對很慘,而且還要看政府臉色吃飯。

再分享一個數據,台灣股市及房市的指數表現,把時間拉長到30年以上回測,每年複利成長是7-9%。

所以現在你可以練習做一件事,以創造每個月1.8萬的被動收入當作基準,這就等於提前創造出屬於自己的退休金流,也不用擔心被政府年改,而且靠自己投資創造一年等於21.6萬的被動收入,也不是投資小白了,有累積長期的成功經驗,才能複製長久的成功模式。

而投資商品不用設定7%還是10%這麼高,把報酬率設定低一點,壓力及風險也低一點,3%、5%就好,不管是績優股或ETF,甚至是房地產都有機會達到,一年21.6萬被動收入,以3%報酬率還原資產是720萬元,5%還原資產是432萬元,如果你還沒有開始投資的覺悟,別再等了,越慢就越慘,而且那些要擠出每年這麼多的被動收入,要投入資產的金額單位可不是什麼幾千、幾萬而已,都是百萬等級,沒有成功經驗的累積以及財富支配的能力,也不可能一次就敢投這麼多錢,當然未來前途也會更渺茫了。

本文由《玩股網》授權提供。

關鍵字: 勞退投資ETF被動收入

分享給朋友:

追蹤我們: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00949調整成分股7進7出 新增瑞可利控股、本田汽車

00949調整成分股7進7出 新增瑞可利控股、本田汽車

國內規模最大、受益人數最多的日股ETF-復華日本龍頭(00949)完成年度成分股調整,7進7出,其中前十大持股2進2出,新增瑞可利控股、本田汽車,刪除住友商事、日立製作所。

2025-06-16 15:43

和迅預計最快年底提上櫃申請 更換台新證券為輔導券商

和迅預計最快年底提上櫃申請 更換台新證券為輔導券商

2024年,和迅營收新台幣2.86億元,年增119.36%,稅後淨利新台幣1.47億元,年增339.62%,EPS 3.2元,年增332.43%。和迅受惠近年來外泌體應用需求呈現大幅成長的趨勢,公司憑藉將幹細胞培養與外泌體生產技術授權予集研生醫,認列簽約金及部分里程碑金挹注整體營收,加上既有CMO/CDMO客戶臨床試驗進度推進,使營收、稅後淨利及EPS皆較2023年呈現倍數成長。2025年首季營收即達新台幣5,075.2萬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159.44%。

2025-06-16 15:26

以伊戰爭油價大漲 法人估航空受衝擊最大、貨櫃船運次之

以伊戰爭油價大漲 法人估航空受衝擊最大、貨櫃船運次之

以色列13日攻擊伊朗,油價大漲;14日轉攻擊石油設施,今(16)日有法人出報告指出,衝擊最大的是航空,其次是貨櫃船運,散裝船不受影響,因燃油成本站航空業約三成,佔貨櫃船運約二成,散裝船主要是把整艘船租給客戶,燃油成本由客戶自行負擔,航商幾乎不受油價漲跌影響。

2025-06-16 14:53

萬海表明會盡力保護旺春輪上剩餘貨物 未造成任何油汙染

萬海表明會盡力保護旺春輪上剩餘貨物 未造成任何油汙染

萬海航運昨(15)晚發文說明WAN HAI 503「旺春輪」船舶火災事件,指出失蹤船員搜救中,船隻正被拖往遠離印度海岸的西方海域,以保護印度沿岸的海洋與漁業資源,未造成任何油汙染事件,公司會盡力保護船上剩餘貨物。 

2025-06-16 14:10

快訊/日圓「0.2082」直逼史上最甜 10萬台幣多換5.5萬日圓

快訊/日圓「0.2082」直逼史上最甜 10萬台幣多換5.5萬日圓

非美貨幣看升,新台幣今(16)日在亞幣表現相對強勢,台銀日圓現鈔賣出價因此掛出「0.2082」的甜甜價,為去年7月12日以來最甜,拿新台幣10萬元可較今年4月間多換5.5萬日圓,臨櫃換匯詢熱度激增。

2025-06-16 10:50

年收入未達標「新青安」遭拒? 一銀、彰銀、台企銀澄清支持政策

年收入未達標「新青安」遭拒? 一銀、彰銀、台企銀澄清支持政策

「新版青年安心成家」(新青安)再傳爭議,近期有一名台中男子欲購買總價約1200萬元的預售屋,進入到貸款流程,卻遭建商合作的公股銀行以「年薪未達150萬元」為由勸退,而今(16)日一銀、彰銀、台企銀等行庫相繼發出聲明支持政府「新青安」政策。

2025-06-16 14:51

181萬人注意!8檔台股ETF明除息 今最後上車日

181萬人注意!8檔台股ETF明除息 今最後上車日

根據統計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凱基台灣AI50(00952)、凱基優選高股息30(00915)、兆豐龍頭等權重(00921)、中信綠能及電動車(00896)、中信成長高股息(00934)、富邦臺灣優質高股息(00730)、富邦特選高股息(00900)共8檔台股ETF明(17)日將除息,上述8檔ETF合計有181萬名受益人,今(16)日是投資人參與本次配息的最後上車日,進一步觀察,若以預估年化配息率來看00919本次配息年化配息率12.8%最高,也是唯一一檔配息維持新高的台股高息ETF,連續9季年

2025-06-16 09:59

00706L、00673R跌破7元觸及交易管控 7/2起展開反分割避免淨值過低

00706L、00673R跌破7元觸及交易管控 7/2起展開反分割避免淨值過低

以色列空襲伊朗,國際油價大漲,期元大S&P原油反1(00673R)吸引投資人逢低進場,上周五(13)日單日成交量18.2萬張飆破歷史新高。法人對此指出,00673R是期信ETF,交易所會依照淨值下跌狀況進行管控,至6/12 00673R淨值僅6.73元,另一檔期元大S&P日圓正2(00706L)淨值也僅6.37元,因此兩檔ETF將自7/2起展開反分割投票尋求淨值回升,建議逆勢買進投資人,可積極參與先尋求淨值回升,避免後續風險。

2025-06-16 12:00

經濟部更新出口管制實體清單「增601個」 華為、中芯全在內

經濟部更新出口管制實體清單「增601個」 華為、中芯全在內

在外媒報導台灣已將中國的華為和中芯國際列入其出口管制名單後,經濟部也公告,證實有關媒體報導經濟部國際貿易署網站公布將中國大陸華為科技、中芯國際等公司納入我國實體名單事一事,經濟部此次也新增俄羅斯、巴基斯坦、伊朗、緬甸、中國大陸涉及武擴活動等601個實體。

2025-06-16 10:04

日月光與高雄市教育局攜手 舉辦產業營隊參訪培養人才

日月光與高雄市教育局攜手 舉辦產業營隊參訪培養人才

為因應高雄產業升級與半導體S廊帶政策推動,高雄市政府教育局與日月光半導體(3711)攜手合作,自114年暑假起辦理「高中暑期營隊參訪活動」,由楠梓高中、三民高中、高雄女中、中山高中及左營高中等五所學校共同參與,預計吸引210位學生投入探索,藉由產學合作強化技職教育能量,厚植學生對先進製程及產業趨勢的認識與興趣。

2025-06-16 21:59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