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徐珍翔/台北報導
台灣是全球第4個推出綠建築評估系統的國家,但成效卻輸給晚8年推動的德國,發展前景似乎也不如後來居上的新加坡、中國,對此,一位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官員直言,「電價太便宜」是最大原因,加上政府手中只有蘿蔔、沒有棍子,導致民間業者虎頭蛇尾,一旦拿到綠建築背後的容積獎勵後,往往擺爛不管,結果只好委屈了「那張標章」。
「人家德國1度電換算成台幣要10.5元,我們只要3元。」官員指出,台灣電價不高,才導致民眾對省電無感;也因為缺乏正當誘因,讓台灣不少綠建築的初衷遭到扭曲,舉例來說,公有建築是因為受到規範,強制造價在5,000萬元以上者必須取得綠建築標章,至於許多號稱綠建築的豪宅,則是因為貪圖「容積獎勵」。
特別的是,國外先進的評估辦法,看的是建物落成幾年後的成效,台灣只能看取得建照當下的節能「預估」,該官員語露無奈說:「容積獎勵都拿到手了,公有建築也取得標章交差了,過幾年想找對方檢視成效,根本沒人理你,我們給完蘿蔔,手上卻沒有棍子。」
對於民間業者只想拿容積獎勵的做法,官員也透露,未來希望能推動修法,要求那些想透過綠建築拿到容積獎勵的業者,繳交15年期保證金,之後每3年配合綠建築檢查,只要通過就可拿回五分之一。
不過,該官員也坦言,台灣是「弱勢政府」,許多政策只要立法院不同意,通通不用做,「所以就算我們有一流的綠建築評估系統,推廣成效卻拼不過人」;反觀近年積極推動綠建築的新加坡,因為土地國有,且8成以上為國民住宅,推動相當快速,未來很有機會成為綠建築指標國,「因為他們政府說了算,所以做什麼都快,會是可敬的對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