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泰宏
隨著美國、東南亞車市需求回升,躍居全球最大車市的中國,也因為車輛購置稅減稅,將推升乘用車與商用車需求提升,包括正新(2105)及建大(2106)等輪胎廠營運可望築底回升。
中國車市成長空間大
2016年進入中國十三五計畫的第一年,經歷過2015年中國經濟成長率跌破7%之後,為了有效提升經濟成長率,汽車產業,尤其是小轎車,成為中國政府刺激經濟重要的一帖藥,儘管在中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重要一級城市,由於城市越來越擁擠,人車比率持續提高,因此有所謂的「限購令」。不過到了二級三級四級城市,則是中國官方持續推動汽車政策的重點發展區域,產業人士指出,中國官方甚至設定了目標,希望這些次級城市也能家家戶戶都有小轎車,因此汽車需求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除了市場需求回升外,輪胎主要原料天然橡膠的報價,農曆春節過後也開始出現明顯回升,根據新加坡橡膠RSS3號近月期貨報價,從低點每公斤121美分(約新台幣39元)逐步走升,最高來到每公斤173美分(約新台幣55.8元),漲幅達43%。另外合成橡膠報價,也從二月的每公斤50元漲到四月的55.5元,不僅漲幅達11%,也中止了從2015年八月以來的跌勢。
根據統計,2015年中國國內綜合外胎產量為3.53億條,全鋼子午胎產量為8250萬條,年減率達6.7%,其中大多數中國輪胎廠都處於度小月的窘境,甚至部分企業更面臨倒閉或停產。不過歐美及中國內需開始好轉,輪胎廠加緊趕工出口,開工率恢復,成品庫存出現下滑,也讓天然橡膠及合成橡膠報價走揚。
正新布局全球市場 毛利率佳
法人指出,2014年到2015年,由於經濟不景氣造成需求疲弱,加上反傾銷稅及反貼補稅之衝擊,讓正新獲利呈現衰退,不過,正新也趁此時機進行調整全球產能、開發OEM市場,隨著加上產業整併、中國乘用車及商用車市場成長轉強,開始帶動輪胎銷售量成長,輪胎價格也趨穩。尤其正新具有全球布局的競爭優勢,相較之下,中國輪胎廠規模較小,且未布局海外市場。
正新單月營收在二月終於結束了連續十二個月的負成長,開始轉為年增率正成長,三月營收也維持同樣正成長的態勢,最主要的關鍵,就是銷售量成長,尤其正新泰國廠更是受惠於美國與東南亞需求增強。另外,中國因為經濟成長放緩,加上高污染煤礦產業發展受到限制,長程卡車運輸減少,使得卡車胎生產廠商也開始進行產能調整,包括佳通輪胎關閉重慶TBR生產線轉移到寧夏銀川,錦湖亦有意淡出,使得中國卡車胎市場陸續出現重整,都有利於正新重新搶回市占率。
同時正新的組車(OE)營收比重,也從2011年的17%成長到2015年的29%,法人指出,組車市場進入門檻較售後補修(RE)市場高,且若是較高階的休旅車車款毛利率更高。此外,正新已切入汽車製造廠,客戶包括美國(Ford與GM)、德國(BMW)、日本與韓國車廠,組車營收貢獻成長不僅對於公司毛利率擴張有利,亦可推升經銷市場成長。
另外,反傾銷稅與反貼補稅可望持續促進中國輪胎產業整併,由於相較於全球市場,中國輪胎產業集中度較低,而正新身為全球第九大輪胎廠,海外佈局完整,資產負債情況穩健,淨負債比約34%,遠低於同業的52%,將可減緩銀行緊縮貸款的衝擊,將成為中國輪胎產業長線整併的受惠者之一。
正新建大營收加溫
因此法人預期,正新今年營收將可重返1200億元大關以上,來到1230億元,年增率約6%,稅後純益約135五億元,每股稅後純益也將回升到4元以上,約4.4元。
至於建大也是全力衝刺組車市場,2016年年初新增組車廠客戶,包括北京汽車、東風柳州汽車,展望第二季,公司預期新增組車廠客戶將有重慶力帆、九龍汽車以及北汽銀翔等三家車廠,後續營收將會有明顯挹注。法人預估,建大2016年全年營收將達334億元,年增率7%;毛利率可望小幅增加到26.8%,稅後純益上看37億元,年增率亦為約7%,EPS約4.3元。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周刊817期》www.moneyweekly.com.tw。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