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機器人旋風來襲

機器人商機崛起的過程,除了有全球人口老化、勞動成本上升的背景,一大動力來自各行各業技術創新的需求;一旦生產力獲得大幅提升,也意味著許多工作機會將因此消失。

【文/鄭志全】

今年以來關於機器人的話題不斷,相關訊息經由媒體大量傳播,始終維持一定的新聞熱度,特別是在今年三月那場著名的圍棋人機大戰之後,機器人似乎從此嶄露頭角。已經有越來越多人開始相信,機器人將在許多領域超越人類,未來陸續會有許多工作因此被取代;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的興起,在帶動各行各業生產力大幅提升的同時,也將衝擊就業市場,導致人類失去大量的工作機會。

機器人搶飯碗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近期在中國各個製造業重鎮,一股「機器換人」的浪潮正迎面襲來。包括長三角的上海、江蘇以及珠三角的廣州、佛山、深圳、東莞等地,多家企業配合當地政府相繼實施以機器設備替換勞動力的政策,而且數量上頗為驚人。例如廣州市政府計畫在二○一七年底完成六成以上企業的機器換人行動;東莞市政府要在二○一八年底完成八成企業的機器換人項目;在此浪潮下,多家大型民營企業宣示將在未來幾年至少削減五成以上人力。於是工人下崗、機器人上場,配合政策的企業可望獲得專案補助,機器人工程師成為熱門職缺。

為數眾多的機器換人行動,也發生在許多台商聚集的昆山,具代表性的是富士康。近日富士康昆山廠擴大實施產線自動化,導入大批機器設備取代六萬名員工,員工數已由十一萬縮減為五萬。在昆山當地,目前約有六百家企業都有類似計畫。奇怪的是,大量的機器換人雖然引發輿論關注,但是也就一換了之,在中國社會並沒有掀起太大的波瀾,而實施產線大改造的富士康,或許有機會從此洗刷「血汗工廠」的惡名。

機器人在工業領域搶飯碗,也開始嘗試跨入一些知識性的工作,比如新聞寫作。近期一份關於媒體產業發展的報告便指出,往後中國的機器人寫作在新聞報導中所占比例將越來越大,去年由騰訊開發的寫稿機器人Dreamwriter,號稱能在一分鐘內完成一篇新聞稿。此外,《美聯社》已經開始使用AI自動生成軟體來撰寫企業財報,《紐約時報》數位版的新主編其實是個名為Blossom的機器人。以機器人取代人力從事新聞寫作,最出色之處是時效性佳。

多領域滲透

在某些特定的領域中,機器人的表現確實比人類出色,比如一些需要精準度的行業。去年在網路上曾經出現一部關於醫療機器人「達文西機械手臂」的影片廣為流傳,內容是使用達文西機器人幫葡萄皮做縫合手術。採用機械手臂做微創手術,目前已經廣泛應用在醫學各領域,根據國際機器人聯盟(IFR)預測,未來幾年全球醫療用機器人的銷售量平均年增率將達三成以上。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特殊場景也需要機器人上場,例如軍事、救災或者是危險系數較高的工作環境。然而,去年以來各界針對機器人議題的探討,多數還是集中在商業應用,像是由日本軟銀、鴻海(2317)共同開發的服務型機器人「Pepper」,目前已經在日本許多零售店開始當起銷售員;Facebook、微軟陸續發表聊天機器人相關應用,亞馬遜等網路業者積極發展的機器人項目是物流配送。

在一連串新聞事件的背後,透露出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的商機正在成形,由工業領域逐步滲透到商業,以及我們的日常生活。機器人商機崛起的背後,則是我們對未來世界的預期,例如全球勞動人口將逐年下滑、老年人口持續增加,這個趨勢在成熟經濟體更加嚴重,因此類似「Pepper」等服務型機器人在日本可以大行其道。

智能化生產

中國積極發展工業機器人,主要原因是勞動力成本逐年上升。以往勞動力充足且基本工資低廉,多數企業不願意購買自動化設備,近幾年隨著基本工資不斷調漲,企業被迫進行產線改造。在人力成本不斷上漲的環境下,為工業機器人的發展提供溫床,包括德國庫卡(KUKA)、瑞士ABB、日本發那科、安川電機等機器人大廠都是主要受惠對象。

然而,長期以低廉的工資招商,最大的後遺症是製造業的技術含量不足。比起韓國、日本在製造業的機器人密度約每萬名工人超過三百台,中國的機器人密度過低(每萬人僅三五台)。顯然,很多中國工廠仍然是老舊的組裝廠,人工成本占比過高,固定資產占比過低,與其他先進工業國的技術差距過大,需要大幅改造。(全文未完)


全文詳情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1885期便利商店及各大書店均有販售
或上http://weekly.invest.com.tw有更多精彩當期內文轉載

關鍵字: 先探投資週刊機器人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預算被砍還是有家電補助!每台最高5000元 申請只到10月底

預算被砍還是有家電補助!每台最高5000元 申請只到10月底

立法院凍結部分預算,經濟部節能家電補助遭砍20%經費,不過,經濟部今(19)仍宣布114年度「住宅家電汰舊換新節能補助」開跑,汰換老舊冷氣機及電冰箱,每台新機補助3,000元,還可向財政部國稅局申請每台最高退稅2,000元,等於汰舊換新可享最高5,000元補助;但由於預算縮減,預估將減少補助60萬台、影響50萬戶民眾,申請期間也縮短至10月底,如經費用罄則提前截止受理。

2025-02-19 16:38

80歲免巴氏量表 洪申翰:配套不足衝擊重症家庭

80歲免巴氏量表 洪申翰:配套不足衝擊重症家庭

立法院三讀通過《就業服務法》第46條修正案,80歲以上長者、70歲以上癌症二期以上者,可免經醫療機構專業評估失能及照顧需求,直接申請聘僱家庭看護移工,對此,勞動部長洪申翰今(19)日強調,恐對重症家庭造成衝擊,配套不足會造成外籍看護工市場大亂,預計需要6個月時程評估相關配套措施再實施。

2025-02-19 17:23

統一超啟動齋戒月友好商店 全家東南亞商品專區今年擴至900店

統一超啟動齋戒月友好商店 全家東南亞商品專區今年擴至900店

全台外籍移工人口數突破80萬人,新住民家庭更超過百萬人,為了讓其有更便利的生活,超商雙雄紛紛瞄準旅居商機,統一超(2912)全台門市將啟動「齋戒月友好商店」計畫,全家(5903)也針對住宅區、工業區等鄰近店舖導入東南亞商品專區,今年目標將擴大至900店。

2025-02-19 16:14

快訊/高嘉瑜真的沒戲! 欣欣百貨宣布董事長李文英出線

快訊/高嘉瑜真的沒戲! 欣欣百貨宣布董事長李文英出線

欣欣百貨今日近中午宣布,董事會「全體一致通過」由李文英接任董事長一職。

2025-02-19 11:46

首例!勞動部設「職場霸凌防治專章」 北分署輕生公務員獲追頒

首例!勞動部設「職場霸凌防治專章」 北分署輕生公務員獲追頒

勞動部勞發署北分署1名吳姓公務員去年11月因職場霸凌而輕生,勞動部長洪申翰今(19)日證實,會追頒「三等勞動專員獎章」,且向考試院提出「因公撫恤」申請也通過,會依相關規定來做辦理;此外,勞動部也將在職安法當中設立「職場霸凌防治專章」,希望這個會期能夠送立法院審議,洪申翰說,專章是可以比較快速完成,中長期考慮是否擬定專法,但無論如何,能有效處理霸凌問題才是關鍵。

2025-02-19 10:48

0050分割來了!小資族入手福音? 該放掉006208?股魚Q&A一次看

0050分割來了!小資族入手福音? 該放掉006208?股魚Q&A一次看

國內首檔台股ETF元大台灣50(0050)分割案啟動,初步規劃「1拆5」每張4萬元有找,可謂小資族福音!一切靜待受益人4月份的會議表決票,引發熱議!而分割對受益人有何影響?該放掉006208?財經專欄作家股魚Q&A一次看。

2025-02-19 19:18

光電股鼎元無董事改選 股東紀念品照送「統一超50元商品卡」

光電股鼎元無董事改選 股東紀念品照送「統一超50元商品卡」

光電股鼎元(2426)今(19)日公告,預計在5月27日召開股東會,今年雖然沒有董事改選,但仍會有股東會紀念品「統一超商50元商品卡」發送。

2025-02-19 18:03

去年Q4製造業產值逾5兆 AI需求旺「積體電路業」成長27%

去年Q4製造業產值逾5兆 AI需求旺「積體電路業」成長27%

AI、高效能運算及雲端資料處理等應用需求強勁,帶動資訊電子產業生產動能續增,加上農曆春節備貨效應,根據經濟部統計處資訊,去年Q4製造業產值達5兆535億元,年增9.44%,連續4季正成長;其中,受惠AI與高效能運算需求熱絡,挹注12吋晶圓代工、IC封測等持續增產,積體電路業產值年增近27%。

2025-02-19 18:00

大戶更會衝!資產千萬人士 最愛台美股市與科技型基金

大戶更會衝!資產千萬人士 最愛台美股市與科技型基金

高資產客戶的資金都配置在哪類型基金?「鉅亨買基金」表示,高資產客戶對配息型及累積型基金同樣偏好,其中約有84%的高資產客戶持有股票型基金,最青睞資訊科技、台灣股票及美國股票型基金。

2025-02-19 15:41

抽中拼賺40萬!印能吸逾8萬筆申購 凍資破千億

抽中拼賺40萬!印能吸逾8萬筆申購 凍資破千億

證交所、櫃買中心今(19)公告,興櫃股王、擁「封測小巨人」外號的印能科技(7734)上櫃前公開申購結束,共吸80408筆投資人參與,以申購價1250元、每張125萬元估算,凍資逾千億元。

2025-02-19 11:22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