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鏡週刊
蘋果(Apple Inc.)極為擅長在發布新產品時讓「果粉」又驚又喜(surprise and delight),為了確保帶給愛用者驚喜、更為了防堵競爭對手,以免獲利遭到侵蝕,蘋果的保密功夫,向來是出了名的嚴密。
數位媒體The Outline拿到一份外流的簡報錄音,內容是蘋果內部有關保密的訓練課程。負責訓練的人背景各個嚇死人,有出身檢調單位、特勤局的,甚至還有美國國安局和FBI。外洩的簡報也讓外界一窺蘋果的保密文化,果真有如宗教般,讓蘋果從上到下,奉為圭臬。
前NSA和FBI幹員防堵洩密
乍聽之下,不知情的人會以為這堂訓練課程的對象,是情報人員。
簡報當中穿插了許多段影片,第一段便開宗明義讓在座所有人確認蘋果至高無上的準則──保密。「當我看到媒體洩密,對我來說,簡直痛如揪心,」一名員工表示;「洩密讓我打從心底感到噁心,你一旦洩漏秘密,等於是辜負了我們所有人,這是我們的公司,公司的聲譽,以及不同團隊的辛勤工作,」另一人補充。
長一小時的簡報名為「阻止外洩者──維持蘋果的機密」,是由蘋果的「全球安全」 主任 David Rice、「全球調查部」主任Lee Freedman,以及負責全球安全通訊與訓練的Jenny Hubbert負責。
這堂講座是系列課程的第一場,參與的員工大約有100人,Rice和Freedman坦率地道出蘋果如何預防洩密,以及以往如何揪出洩密者。
他們(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局)一天最大量安檢次數180萬次,我們光是中國40家工廠,一天就要進行270萬次檢查。蘋果「全球安全」主任David Rice
蘋果的全球安全小組(Global Security)在全世界雇用了為數不明的調查人員,全力避免情報流入競爭者、仿冒者和媒體手中;在發生機密外洩時,也負責調查外流的源頭。
其中一些調查員出身自美國情報單位,例如國安局(NSA),或執法單位聯邦調查局(FBI),以及特勤局(Secret Service)和軍方人員。
無疑地,蘋果對保密的狂熱執著始於賈伯斯,他是位行銷大師、一流的表演人才,熱衷於精心營造揭開面紗那一刻的興奮感;每回在新產品發布會上,他那句「還有…」(one more thing)總能讓那些死忠果粉澎湃不已,使新產品飛快從架上出售。
2010年,蘋果曾發生一名員工把iPhone 4原型機遺落在酒吧的烏龍事件,此後,該公司便成立了「新產品安全」(New Product Security)團隊,專門負責在全球範圍內調查即將上市產品洩密的情況。新產品安全團隊隸屬於全球安全小組轄下。
庫克上任後,在2012年公開宣稱將更加強化保密功夫。全球安全主任David Rice說,為了防堵供應鏈洩密,蘋果的安全檢查比美國運輸安全管理局(TSA)更頻繁,「他們一天最大量安檢次數180萬次,我們光是中國40家工廠,一天就要進行270萬次檢查。」每位員工進出工廠都得接受查核,簡直到了滴水不漏的地步。
重金誘惑
David Rice曾在國安局擔任全球網路脆弱性分析員,以及海軍的特別任務密碼破譯員。
在嚴密的監督下,2016年蘋果供應鏈的洩密案首次少於加州本部,以往零件從中國工廠遭竊的機率大減。Rice說,蘋果在中國的全球安全小組絞盡腦汁,解決從代工廠外洩的問題,「這是一場不曾停歇的壕溝戰」。
黑市賣家在中國代工廠附近的公車站和員工宿舍張貼小字報,以高達三個月、甚至一年薪資的高價,誘惑生產線上的員工竊取蘋果零組件和產品。
為了逃避檢查,工人也是招數盡出。之前有人把零件夾在腳趾之間,或拋越工廠外牆,甚至丟入馬桶裡沖掉,再從下水道撈回,女工則把手機外殼藏在胸罩鋼圈裡。 這些被竊走的零件往往流入深圳的「中國電子第一街」華強北。Rice回憶2013年特別讓他咬牙切齒,當時蘋果必須搶在iPhone 5公開前,買回約19000個手機外殼,然後在送至消費者手中之前又追加買回11000個。「我們只能儘快買回,趕在地表上所有部落格得到消息之前。」
對竊賊來說,手機外殼價值最高。「如果你拿到外殼,大概就可以猜到我們要出什麼樣的產品,」Rice說。
蘋果捍衛手機外殼的努力,顯然卓然有成,從多年前8000個外殼被偷,逐年遞減,2014年僅被竊387個,2015年57個,去年蘋果一共製造了6500萬個外殼,僅4個被偷。「比率大約是1600萬分之一,這樣的紀錄在業界還不曾聽說過。」
強調沒有老大哥文化
至於加州本部,部分產品小組內部也都安插了全球安全小組的成員,一旦敏感情報外洩,Lee Freedman的調查小組就會開始介入,找出罪魁禍首。Lee Freedman曾任職美國檢調部門,負責調查電腦駭客犯罪。
Freedman提到過去一年兩個被逮到的洩密者,一個是蘋果網路商店的員工,另一人是iTune的員工。他們都被發現提供情報給記者。調查花了很長的時間,才真相大白。
這兩人都熱愛蘋果,不像往年有些洩密者因為考績被打了低分,心生不滿、挾怨報復。他們「對於我們的產品感到非常興奮,想和別人分享,他們在外面時說,『嘿,你知道我們做了什麼嗎?』」或者在別人提出問題時,沒有閉上嘴,反而說得太多。
但Rice強調,蘋果對於機密的執著並沒有衍生出恐懼文化,「蘋果獨特之處,在於我們沒有老大哥式文化,我小組裡的人沒有人在偷看別人的電郵、或在巴士上坐在你身後,我們不做這樣的事。」
但這場簡報,聽在外人耳裡,替蘋果工作彷彿是在為CIA效命。影片中,一名員工說他必須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不和妻子、孩子或朋友談到他的工作。
這種警戒心,就連在辦公室裡也不能放下,蘋果要員工謹慎小心,大廳和門口也被列為「紅色警戒區」,「不是可以談話的地點。」擔心自己無意間洩露了公司機密,導致部分蘋果新進員工索性刪了自己的推特帳號。
為了保密,這家市值最高的公司可說無所不用其極,主要原因,不外是為了保護獲利。
銷售疲軟 怪罪洩密
庫克相信,洩密直接導致了蘋果獲利減少,在最近期財報預測會議上,他把iPhone銷售疲軟怪罪於「關於iPhone新機種過早、且越來越頻繁的報導」。確實,MacRumors已透露了不少預定今年秋季上市的iPhone 8相關消息,例如,新手機有著玻璃機身以及前置相機等等。這或許正是蘋果要舉行這些內部訓練課程的主因。
蘋果對於保密的堅持,也已經感染到其他科技公司。根據Business Insider一篇2016年的報告,Snapchat的執行長在辦公司懸掛了一幅賈伯斯的肖像,推行如同蘋果般的保密文化;臉書雇用了全球威脅調查管理員(Global Threat Investigations Manager),谷歌在舊金山則面臨一起訴訟,被控公司在內部監看員工。
以科技新聞見長的Fast Company指出,蘋果的產確實在設計上極為妥貼,軟硬體也都緊密整合,確實給予消費者極佳的使用經驗;然而,冷靜計算後,會發現蘋果索取的售價遠高於這些規格和功能,也因此,這家公司的毛利率也遠高於同業。
為何如此?原因在於蘋果很大一部分來說,其實是一家產品行銷公司,其產品的市場價值是由消費者對產品的「感覺」來決定,而這種感覺,是可以由蘋果來操控的。蘋果確實能讓消費者覺得,使用它家的產品能賦予他們一種特殊地位,三星產品的使用者恐怕就沒有這樣的感覺。
這樣的現實,需要投入大量的行銷人力和物力來打造、培養並維持,自然,保持神秘、嚴密控制對於新產品的描述,正是關鍵所在。
參考來源:The Outline、Fast Company、Business Insider
更多鏡週刊報導
【死了一個美國學生後】「全世界最糟的問題」是金正恩?
椰子油又由紅轉黑 美最新健康指南不推薦
不只是棋王 還會開發自己的語言!機器人未來可幫你談判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