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郭台銘董事長來說,在商言商,市場就是他的祖國。在高空盤旋的鴻海飛鷹正式落腳在威州,未來不但促使鴻家軍展開大遷徙,同時,為了打造智能製造,也將帶動自動化設備與機器人相關商機。
【文/馮欣仁】
七月二十八日這天,眾所矚目的焦點,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現身美國白宮,並與美國總統川普並肩而站。郭董正式對外宣布,未來四年內鴻海將在美國投資一百億美元,首先將於威斯康辛州打造世界最先進的8K液晶顯示(LCD)面板廠。此宗投資案,不僅可為該州創造三千個全新的工作機會,同時也將帶動自動化設備、機器人等相關供應鏈之採購商機。
不過,一座十代線面板廠所需要資金、製程設備與相關零組件是相當龐大且繁雜。由於全球面板的主要生產基地幾乎都圍繞在日本、韓國、台灣與中國四個地區,已具備完整的產業聚落;而郭董如何在非亞洲地區打造出新的面板廠,勢必得面臨許多考驗與挑戰。
攜手洛克威爾與康寧
IHS資深研究總監謝勤益表示,面板製造一直以亞洲為中心,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家面板廠在美國建造生產工廠,要從零到有打造供應鏈的難度不低。由於設備資源主要在亞洲,鴻海需要投入更多資金將亞洲的設備提供到美國。就以十.五代線來說,玻璃基板、曝光機是關鍵,康寧(Corning)和尼康(Nikon)的跟進投資意願很重要。不過,包括液晶大廠德商默克、康寧和尼康均一同出席郭董記者會,展現出力挺此宗投資案的決心。
再者,製造業自動化生產全方位解決方案供應商洛克威爾自動化公司(Rockwell Automation Inc;簡稱洛克威爾)也宣布,將與鴻海聯手在美國新廠實施智慧製造互聯企業與工業物聯網(IIoT)概念。洛克威爾的總部剛好位於威斯康辛州的密爾瓦基,而洛克威爾主要產品包括可程式邏輯控制器(PLC)、輸入輸出模組、人機界面(HMI)、工業安全產品、變頻器、軟體、電磁開關、過載繼電器、感測器及軟體等。鴻海美國威州的智慧工廠將是雙方在智慧製造合作的第一步,未來不排除擴至中國大陸的生產廠區,進一步提升生產效率與製造良率。
洛克威爾日前公布上季財報,受惠運輸、食品/飲料和半導體等產業訂單需求強勁,連續第三個季度繳出兩位數的每股盈餘成長率成績單,經調整後每股盈餘年增十四%至一.七六美元。此外,並調高全年度營收財測至六三億美元;激勵股價創下新高來到一六七.九七美元。
未來隨著鴻海前往美國設廠,鴻海集團旗下相關設備廠商如京鼎、樺漢,以及與群創關係緊密的東捷可望優先受惠。其中,京鼎主要業務為製造半導體相關設備,應用於半導體設備及LCD設備產業的領域;產品營收比重為半導體設備及系統組裝占七五%、零組件二四%,客戶包括鴻海集團面板廠群創,以及半導體設備廠美商應材。
京鼎另一項重要業務是自動化系統建置服務,如今已具有整廠自動化整合輸出能力,特別是在面板廠自動化生產線、面板檢測設備等最具競爭優勢。(全文未完)
全文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1946期》便利商店及各大書店均有販售
或上http://weekly.invest.com.tw有更多精彩當期內文轉載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