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

今周刊/8.3億罰金沒繳 Uber高調回歸行得通?

今周刊/8.3億罰金沒繳 Uber高調回歸行得通?

Uber轉型和租賃車業者合作,以新模式在台灣重啟服務,但關鍵的計價、拆帳,及過去累積的逾8億元罰款繳納與否,幾個關鍵問題仍左閃右躲,這樣的回歸能給乘客、駕駛充分保障嗎?

矽谷最燒錢公司! Uber去年賺65億、虧28億美元

矽谷最燒錢公司! Uber去年賺65億、虧28億美元

Uber上周三才宣布恢復在台灣營運,位於美國舊金山Uber總部罕見在上周五公布財報,去年全年度營收65億美元,超越當紅炸子雞Snapchat,及Airbnb等業者,但也大虧28億美元,成為矽谷有史以來賠最多的未上市公司。

解決台灣交通亂象 本土企業也推共享經濟

解決台灣交通亂象 本土企業也推共享經濟

台北市巷弄違停車輛多,市長柯文哲日前同意交通局補人,要加強取締違停汽機車。面對種種交通亂象,有業者則宣稱找到解方,「透過共享經濟的方式,也許是一個最不必增加建設成本支出的好方法。」

省一點咖實在!近四成鄉民愛用二手拍賣和叫車APP

省一點咖實在!近四成鄉民愛用二手拍賣和叫車APP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進行「共享經濟消費者調查」,民眾最常使用的共享服務前三大為影音社群、二手拍賣、叫車APP,使用動機是為了省錢。

台灣銀行家/共享經濟的真價值 締造交易雙方雙贏

台灣銀行家/共享經濟的真價值 締造交易雙方雙贏

這些年「共享經濟」這個詞彙越來越響,然而共享經濟的真正價值為何?又將會為生活帶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政府可以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本文提出建言。

今周刊/9年募資千億 Airbnb想做Uber做不到的事

今周刊/9年募資千億 Airbnb想做Uber做不到的事

新創短租龍頭Airbnb近一年來,與法規部門溝通態度趨軟,主動為政府提出各種解決方法,背後的操盤手,竟是美國民主黨的危機處理專家,究竟他是如何做到的?

跟Uber不同路 訂房網Airbnb願配合英國新法少賺129億

跟Uber不同路 訂房網Airbnb願配合英國新法少賺129億

共享經濟近年席捲全球,新創公司的Uber和Airbnb就是最佳案例。據《金融時報》報導,知名訂房網站Airbnb為配合英國新法規,預估在倫敦將會減少4億美元(約129.1億元台幣)的收入。

商業周刊/一張床墊創業 大學生變短租新貴

商業周刊/一張床墊創業 大學生變短租新貴

每晚,全球192個國家、3萬個城市中,有4萬人租下房間過夜,但他們租下的房間不是旅館提供的。透過位於美國舊金山的Airbnb網站,他們找到願意暫時出租房間的人,雙方約定時間,議價完畢即成交。

第2頁共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