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亞洲萌芽 小物件出租成長快

▲uberTAXI正式上線,初期在台北率先登場,比照小黃費率收費,僅收現金。(圖/記者賴文萱攝)

▲這幾年共享經濟快速發展,從汽車、家中閒置房間,都是共享經濟共享結果。(圖/記者賴文萱攝)

記者馮建棨/台北報導

透過手機APP來叫車前往下一個地點,這是過去很多手機使用者都有的經驗,或是透過網站找到國內外空置的房間當作出遊時的暫時歇腳的地方,這些共享經濟已經悄悄的出現在生活當中,不過共享經濟正在興起,台灣學者認為,亞洲的共享經濟受限於法規,整體發展性不如歐美國家,未來經過一段時間,民眾對於財產權及政府法規鬆綁後,共享經濟可能會快速發展

共享經濟從西方國興起,跟據維基百科顯示,共享經濟這個術語最早由美國提出,透過包由第三方創建的信息交換平台來交換閑置物品,分享自己的知識、經驗。在台灣,共享經濟最早大規模改變民眾生活的是UBER,有車的人透過UBER App平台,讓想搭車的使用者轎車,提高汽車的使用率,也讓部分民眾可以快速抵達想要去的地點,整個交易過程都在線上使用信用卡,搭車或駕駛都不用拿現金交易,部分使用者認為相當便利,並且Uber有完整的申訴管道,就算駕駛沒有依照路線行駛,也可以透過檢舉回饋來為自己受到不公平待遇而有回應的空間。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反觀台灣現行的計程車,消費者認為部分車體老舊有異味、駕駛素質參差不齊,且許多駕駛會在行駛過程中不遵守交通規則或是跟乘客大談政治等不合宜的內容,都讓消費者對計程車卻步。

UBER理念雖好,但早期在台灣卻是不符合台灣法規,交通部過去曾指出,UBER從車資中抽取一定比例佣金,扣款交易都在國外,業者不用扣稅,嚴重破壞市場秩序,交通部將等監理機關處分確定後,請經濟部撤銷UBER在台灣的公司登記。且UBER在台申請是資訊服務業,但實際上卻從事交通運輸,UBER派遣的駕駛不一定具有職業駕駛執照,有安全上的疑慮影響行車安全,且若發生消費糾紛,或個人資料外流,也無法在中華民國的法令架構下得到完全的保障。交通部因此祭出重罰希望UBER退出台灣,最後UBER與台灣租賃公司合作,提供有職業駕駛執照的車輛與駕駛,來符合台灣法規。

▲▼電電租是台灣共享經濟在地化的發展模式。(圖/取自電電租網頁)

▲這幾年共享經濟快速發展,從汽車、家中閒置房間,都是共享經濟共享結果。(圖/取自電電租網頁)

除了在汽車之外,近年來共享經濟也以不同形式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台灣的「電電租」網站就是台灣首個家電出租共享平台,透過線上媒合,讓電租公可以提供家中電器給租客使用。

電電租說,「電電租」取名是諧音「惦惦出租賺外快」,鼓勵大家出租家中的閒置家電,在賺點小錢的同時,也讓家電得到更多利用,達到共享經濟的原則,也形成另一種被動收入的新創模式。電電租補充,一台頂級的吸塵器動輒上萬元,先用小錢體驗高級家電,以免買錯浪費;而出租家電的電租公也可以賺點零用錢、增加交朋友交流的機會,更進一步的,想要達到資源共享,傳達物資需被充分愛惜與利用的價值,重建人們愛物惜物的簡單生活。

過去電電租都在現下提供媒合服務,不過從今年一月開始提供線上服務,過去現下的700多個會員,都將轉成線上。至於民眾最關心的使用費,租金由電租公設定之後,租用者繳交保證金之後,就可以每天幾百元的使用費來使用高價電器。且現在電電租的電租公加入優惠,成交只收10%手續費的方案延長至2月底,3月之後就恢復30%,想嘗試的民眾可要趕快。

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表示,前幾年共享經濟發展很快,很多人會把自己的車、住的地方,透過網路平台拿出來共享,其中Uber只是車輛的共享,Airbnb是住的共享,這是把原本自己的東西利用網路拿出來分享。

孫明德認為,共享經濟在亞洲還處在摸索的階段,有些共享經濟比較成功的案例大多在美國或其他西方國家,把自己的車輛或是住的地方拿出來分享,收取合理的報酬。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相關的法規也有大腳步的開放,共享經濟上的Uber、Airbnb開始快速蓬勃發展,亞洲國家就是跌跌撞撞,有些國家是法令跟不上,對這種財產權的觀念、消費者保護的觀念一直沒辦法跟網路科技發展與時俱進,這就限制共享經濟的發展。

孫明德說,在共享經濟上,中國大陸就做的夠火,但卻有些過頭。在共享單車,原本應該是個人私有的東西來拿出來共享,在中國的共享就是公司去租了或買了一大堆的腳踏車,假共享之名,行網路銷售之實,不過一窩蜂之下已經有下滑的趨勢。共享經濟在台灣方面,而台灣的法令法規在保護消費者上,跟美國就從根本就不一樣,UBER在西方國家發展有些爭議,但到亞洲更是到處碰壁,UBER有很多訊息節點都是放在美國,亞洲國家都會去防衛,因為這樣就是把消費者的資訊、金流放到美國去,亞洲這些國家不希望這樣,反而希望是在地公司來做這樣的生意,各國還是有點保護主義,不只是在貿易保護,網路上同樣有,中國大陸就直接把UBER收購,台灣則是結合租車業者,其他亞洲國家UBER不一定採取合法的方式在繼續生存。

除了汽車共享之外,也有Airbnb或wework等不同的形態正在推展。孫明德表示,共享辦公室從根本上就會因美國跟台灣的觀念差異而有所不同,美國跟亞洲在不動產的私有財產共享的觀念就很不一樣,老外對於契約分享的財產權是比較開放,有些人一輩子都在租房子,他不覺得自己需要房子,反觀亞洲「有土斯有財」跟佔有欲的觀念,這是國情文化的不同,讓共享經濟在亞洲無法施展拳腳,目前看起來辦公室分享或許還需要一點時間,反觀民宿、借宿的狀況已經逐漸流行開來,相信未來共享經濟除了現有的規模外,未來進一步延伸的商業模式,如果大數據物聯網的下一階段共享經濟,這些結合成果還要再觀察。

▼這幾年共享經濟快速發展,從汽車、家中閒置房間,都是共享經濟共享結果。(圖/資料照)

【違法日租】主打「共享經濟」  Airbnb網路竄紅

關鍵字: 共享經濟出租UBER電電租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居家共享大聯盟 年前大掃除幫你「清、捨、離」

居家共享大聯盟 年前大掃除幫你「清、捨、離」

根據發卡組織萬事達卡2017公布的報告,共享經濟的交易額預估到2020年將達5,000億美元。正值年前大掃除時機,旋轉拍賣、Boxful任意存、潔客幫宣布組成居家共享大聯盟,三家服務將會在行銷上合作,提供專屬優惠給各別用戶,進一步拓展居家共享商機。

2018-01-18 14:00

「共享玩具櫃」駐上海...手機掃碼租回家 標榜:玩壞免擔心

「共享玩具櫃」駐上海...手機掃碼租回家 標榜:玩壞免擔心

中國近年來流行「共享經濟」,現在連玩具也能一起玩,還標榜「玩壞也不怕,放回去就好」。共享玩具智能櫃近日進駐上海近10個商場,消費者只要用手機微信掃一掃打開櫃門,取出玩具就租借成功,省下了金錢和空間,大部分的家長都樂見其成,不過也有擔心「消毒」、「損毀」等問題,而整體的獲利也有待時間考驗。

2017-12-17 12:05

重創共享經濟! 歐洲法院:Uber是運輸業非科技業

重創共享經濟! 歐洲法院:Uber是運輸業非科技業

歐洲法院( European Court of Justice,ECJ)20日裁定Uber是一間運輸公司,並非應用程式(App)數位服務業者。法院表示,Uber是「透過手機應用程序連繫人們與非專業司機」,因此在歐盟必須受到運輸相關法律規管。

2017-12-21 18:52

綠學院/綠能共享經濟 新時代的新商業革命

綠學院/綠能共享經濟 新時代的新商業革命

綠色經濟和我們認知的經濟究竟有何不同?也有專家質疑,綠能根本不該享有那麼多的政府補助,綠能企業應該要自己努力去創造市場價值,而不應該成為政府的責任。這種論調,是,也不是!

2018-01-18 11:00

0050分割!近百萬股民有同意權 19家券商4/2受理電子投票

0050分割!近百萬股民有同意權 19家券商4/2受理電子投票

市值型台股ETF「老大哥」元大台灣50(0050)股票拆分程序推進,依集保最新統計,近百萬受益人拿到「是否同意拆分」的投票資格,除了集保電子投票方式以外,包括元大證券等19家券商APP也都支援電子投票,最快4月2日上午7點開放電子投票。

2025-03-23 00:14

特斯拉技術、供應鏈全交中國 老謝:馬斯克正遭比亞迪、小米反噬

特斯拉技術、供應鏈全交中國 老謝:馬斯克正遭比亞迪、小米反噬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近日以「馬斯克的仇恨值」為題撰文,表示即使川普幫忙護盤,特斯拉股價仍然疲弱無力,更嚴重的是,馬斯克把技術、供應鏈毫無保留地交給中國,但現在特斯拉正遭到比亞迪和小米的反噬,這些現象都考驗馬斯克,馬斯克大刀砍人,恐怕馬斯克接到的是苦果。

2025-03-22 19:09

銅價飆升27%「漲幅超越黃金」 川普關稅傳聞引貿易商搶購潮

銅價飆升27%「漲幅超越黃金」 川普關稅傳聞引貿易商搶購潮

今年以來,金價雖然上漲16%,但國際銅價的漲幅更為驚人。根據外媒報導,紐約銅價在20日突破每噸1.1萬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年初至今已上漲27%。市場預測美國總統川普可能對進口銅加徵關稅,導致貿易商和生產商爭相將大量銅運往美國,估計有超過10萬噸銅正在運輸中。

2025-03-22 16:22

NVIDIA對AI壟斷恐被破解 外媒爆黃仁勳「對ASIC崛起感到威脅」

NVIDIA對AI壟斷恐被破解 外媒爆黃仁勳「對ASIC崛起感到威脅」

根據外媒Wccftech報導,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對科技公司大規模採用ASIC感到威脅,因為它們會NVIDIA強大的AI基礎設施需求的反制。

2025-03-22 13:51

京元電傳遭檢調搜索 公司:過去主動通報請求調查採購事務

京元電傳遭檢調搜索 公司:過去主動通報請求調查採購事務

封測大廠京元電子(2449)日前傳出遭檢調搜索,公司當日發布重訊澄清「絕無此事」,今日在針對此事發布重訊表示,檢調來公司搜索是因為公司於民國112年主動通報司法機關請求協助調查,檢調單位針對公司採購事務展開調查。

2025-03-22 13:25

搶減碳商機 荷蘭B型企業建100%再生能源的電動車充電站

搶減碳商機 荷蘭B型企業建100%再生能源的電動車充電站

台灣為達成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2040年起台灣將禁售燃油車,且推動廣設電動車充電設備。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 估計到 2030 年則需880萬個充電點,預計 2023 年到 2029 年全球電動車快速充電系統市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 7.31%。

2025-03-22 11:31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