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從2月5日黑色星期一就開始大跌。(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本周美股重挫,台股受牽連「打噴嚏」一周掉了754點,而美股道瓊指數本周共計跌5.2%、創下2016年1月8日以來最大跌幅,台股也在5、6日各大跌超過400點。市場人士認為,美股看似基本面良好卻仍有大量投資人「退場」,主因可能是美國國債過高,促使聯準會(FED)的繼任主席人選維持「調升利率」的政策,因此觸動部分法人企業端的「退場條件」,並大量拋售股票準備下一波利率調升後的美元定存。
美股本周創2011年8月以來最大成交量,7年前有這麼大的成交量是因為美國當時爆發舉債上限危機,信評公司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摘除美國頂級AAA信用評等,諸多跡象顯示震盪走勢蔓延到各項資產,當時不管是測量垃圾債券、新興國家股票、債券等市場波動率指數全面走高,也讓投資人「沒信心」。
歐亞股市也難以倖免於美股的震盪。據統計,道瓊歐洲Stoxx600指數本周創2016年以來最大單周跌幅,近1年來的漲幅近乎腰斬剩半。而MSCI明晟發達市場指數(MSCI World Index)也同創2016年以來最大單周跌幅。台股也在6日盤中一度大跌645.85點,最後收盤下跌542.25點,收在10404.00點,創下2000年3月13日以來、近18年來單日最大跌幅,且台股指數再次回到半年前水準,同樣是近1年來的漲幅腰斬。
市場人士指出,引發股市這波大跌的凶手是美國公債,因為美債殖利率攀升至近4年的新高點,外界也擔憂FED繼任的主席人選將有意加速升息時間表,因此在股市法人盤部分做大量拋售轉向美元存戶,散戶端有些也跟著「落跑」,但仍有投資人看好美國經濟基本面而「進場接刀」。市場人士認為,後續誰能獲利,還是要看美國聯準會利率政策走向。
▼台股6日盤中一度大跌645.85點為史上最多,最後收盤下跌542.25點,創近18年來跌幅最大。(示意圖/記者張一中攝)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