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後EMBA時代 三個熟齡企業家返校戰記

圖/商業周刊提供

文/楊倩蓉 攝影/陳宗怡

台灣引入EMBA(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學程已逾20年,過去10年,畢業生每年維持在4千多名,有些學校甚至招生名額停滯或不足,中部的東海大學卻逆勢突出,近三年招生每年都逆勢成長10%。表面上看似一所大學的特例,實際上卻透露中部產業環境變化警訊以及企業領導人的思維變化。

時間回到去年九月,東海該學程CEO組,出現兩位60歲、兩位70歲的學生,而今年秋天即將開學的CEO組,60歲以上學生更超過半數,與向來學生年齡普遍集中在30歲到50歲之間大不相同。這些「超熟齡」學生都是企業第一代經營者,為什麼在這年齡不享受退休生活,反決定重返校園念書?

「與其陷入成功迷思,
學校可幫助檢視自己工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要從中部產業近年的變化說起。《商業周刊》1508期〈褪色的黃金六十公里〉曾描述過台中精密機械產業近年面臨的全球化競爭困境,在高階市場,技術上比不過德、日、美,低階市場又面臨中國威脅。儘管去年,台灣機械業產值正式突破兆元,成為台灣第3個兆元產業,競爭壓力有增無減。

首先,中國機械產業急起直追。華勝自動化公司董事長陳長明指出,近年中國機械產業品質提升與台灣相近,價格卻更低;另外,由於中國機械產業鏈崛起,對台灣零配件需求量大增,每筆訂單都以貨櫃做為計算單位,與台灣在地少量多樣為主的訂單大不相同。

「這導致我們自己需要的零配件,交貨不是延期就是產量不夠;在地需求少,製造就會外移到大陸。」陳長明擔憂,這會使得台灣機械產業最為核心的競爭優勢「產業群聚」崩解。

陳長明指出,「過去台灣需要的零配件,方圓50公里就可以拿到,形成群聚,一旦群聚效應散掉,產業就會垮掉。」

而重回大學EMBA則是為取得知識軍備。談到自己70歲,為什麼決定回到校園念書?台灣最大區軸製造商、順集科技董事長洪猶男解釋:「與其陷入過去成功的迷思,學校可提供系統性思考,幫助檢視自己的工作。」

另一個燃眉之急,則是接班困境。根據英國《經濟學人》報導,台灣企業老闆平均年齡62歲,在兩岸三地中最高;而7成上市企業是家族企業,其中3/4還是由第一代創辦人掌管,台灣企業出現「接班危機」警訊。

「台灣有權的經營者年紀,
相較於大陸企業,太老了」

許多中小企業代際之間溝通衝突不斷,第一代創業家擁有技術硬底子,卻沒有現代化的管理知識;第二代學成歸國帶回新的創新觀念,卻沒有過去創業戰功,兩代觀念歧異,導致第二代接班意願低落,甚至公司經營出現危機。

今年60歲,煜益鋁業董事長楊木祥,今年要進東海就讀,他把二代接班問題看得比產業轉型更嚴重。他表示:「台灣現在有權的經營者年紀都在50歲到70歲之間,相較於大陸企業是落在35歲到45歲,我們實在太老了,交棒需要時間。」

機械產業競爭加劇,二代接班陷入瓶頸,兩大危機反成兩大推力,讓這些60歲以上的第一代企業家,重回課堂。

東海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林修葳觀察,近二十年來台灣企業家回到校園就讀EMBA的心態經過三階段變化,「剛開始,企業家回校園是為『學歷』,接著,是希望得到跨領域人脈,但近年,他們更多的是回到學習初衷,希望管理知識可幫助解決企業轉型上的實際問題。」

而為回應市場需求變化,東海近年在課程設計上,也力求與企業實務連結。

林修葳舉例指出:「中部產業多數面對海外出口市場,面對國際金融變化,電子商務對他們是助力,還是競爭威脅?在課程設計上,就必須把這些實務需求納入考量。」

裕品車業執行長江仕種,今年61歲,儘管20年前就拿到管理碩士,去年仍然決定進入東海就讀,他打算在美國成立倉儲及銷售據點,並透過亞馬遜行銷鋁輪,「現在川普上任,對外國公司有嚴格規定,我想再回學校充電。」他表示。

「我與第二代有思想落差,
想多了解年輕人想法」

另一個例子,則是東海在今年三月推出中部唯一一個兩代傳承課程。林修葳說:「課程設計從兩代如何共治到逐步接班,我們從組織學來思考,讓學生系統性學習如何因應。」

今年9月也打算返校念書的昇岱實業董事長江進助就說:「聽說東海有二代接班的課程,我們第一代與第二代有思想落差,我想多了解年輕人的想法。」

早年EMBA教學方式,教授只要解說訊息與蒐集例子,就可過學生那關;但在今天,許多企業領導人可選擇到海外甚至線上就學,市場正面臨著國際化競爭,必須找到自身的定位與優勢。

「在這個所謂後EMBA時代,挑戰的更是學校出菜能力。」林修葳說,除了課程設計要符合實務脈動,老師更要從編劇變成製作人,掌握上課節奏,導引議題與串接,讓學生都有自己角色,彼此互動。

東海EMBA的逆勢成長,背後是一群企業經營者在面對全球化競爭與中國產業威脅下,領悟到單打獨鬥時代已過去,結合學校知識力量,用打群架方式,共同找出新路。

【更多報導】

哈佛歧視亞裔,為何美國名校敢這樣做?一個旅美台灣人揭原因,跟你想得不一樣

客人要買10萬的戒指,為什麼老闆娘卻建議她挑5萬的?做生意,腦袋比行銷更重要

身價千萬的野雞車大亨,65歲淪為街友,口袋只剩7元,卻在街頭找到真愛…

牡羊獲有力人士認可…12星座2018下半年運勢大預測!運勢超好的前三名是…

48歲婦女半年減7公斤、血糖血脂恢復正常!第一名胃腸肝膽科醫師:做對8件事健康瘦

※更多報導,詳見《商業周刊》1599期。
※本文由商業周刊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關鍵字: 商業周刊EMBA東海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以色列停火航運遇亂流! 貨櫃三雄臉綠跌逾半根

以色列停火航運遇亂流! 貨櫃三雄臉綠跌逾半根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宣布,以色列與黎巴嫩真主黨(Hezbollah)達成停火協議,並於當地時間27日凌晨4時(台灣時間今上午10時左右)生效,結束近14個月的衝突,地緣政治影響減弱,貨櫃三雄今聞訊下挫,早盤跌幅都逾5%。

2024-11-27 10:18

川普關稅效應 鴻海盤中失守200元、台積電千元保衛戰

川普關稅效應 鴻海盤中失守200元、台積電千元保衛戰

即將上任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表示,明年1月20日上任首日就要簽署行政命令,針對來自墨西哥、加拿大的所有進口商品徵收25%關稅,受到此一利空衝擊,今(27)日鴻海股價開低走低,一度摜破200元大關,來到198元,台積電(2330)勉力守住1010平盤價位。

2024-11-27 09:34

川普祭關稅 鴻海劉揚偉:國與國之間博弈靜觀其變

川普祭關稅 鴻海劉揚偉:國與國之間博弈靜觀其變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將祭關稅措施,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今天表示,到川普2025年1月上任「還有50多天」,這段期間還有國與國之間的博弈,鴻海「靜觀其變」。

2024-11-27 10:35

美超微漲1317%後重挫 央行小編驚呼「妖變仙」股價表現

美超微漲1317%後重挫 央行小編驚呼「妖變仙」股價表現

AI伺服器大廠美超微(Super Micro Computer Inc, SMCI)因未能準時提交財報,曾經被投資人稱為「妖股」(lottery-like stock)的美超微,一夕間竟差點跌落神壇,差點變成「仙股」(penny stock)。到底「妖股」是什麼?「仙股」又是什麼?

2024-11-27 09:27

以色列停火!00965軍工魅力減弱 達人:仍有歐亞地緣政治風險

以色列停火!00965軍工魅力減弱 達人:仍有歐亞地緣政治風險

最後提一下昨天掛牌的00965,昨天漲跌幅在ETF中算是比較大的(當然沒有之前投資中港的ETF誇張),這邊女子要提醒大家 海外型ETF沒有當日漲跌幅限制 ,波動比較大是忠實反映追蹤指數漲跌狀況,女子看到很多人要「ETF經理人出來負責」其實真心覺得買的時候,又是認為穩賺不賠、不知道ETF是什麼的投資人

2024-11-27 09:06

台積電CoWoS先進封裝供不應求 外媒:產能面臨巨大瓶頸

台積電CoWoS先進封裝供不應求 外媒:產能面臨巨大瓶頸

據外媒wccftech報導,隨著市場的巨大需求開始吞噬整個供應鏈,台積電正急於改善CoWoS產能,因為AI市場對其封裝技術需求旺盛,而台積電面臨供應鏈瓶頸。

2024-11-27 10:38

00940完成換股 2檔個股新入榜擠進前十大

00940完成換股 2檔個股新入榜擠進前十大

擁有87.55萬受益人的月配型台股ETF、元大台灣價值高息(00940)上周一(18日)公告換股,並在本周完成,根據統計,長榮(2603)一直穩坐第一大成分股,新增股華航(2610)和群聯(8299)入榜即擠入前十大。

2024-11-27 10:38

快訊/台積電持平至1010 台股開盤下跌13點

快訊/台積電持平至1010 台股開盤下跌13點

美股4大指數漲多跌少,台股今(27日)以22665.58點開出,指數下跌13.18點,跌幅0.06%。

2024-11-27 09:02

創新板取消合格投資人門檻 明年1月上旬上路

創新板取消合格投資人門檻 明年1月上旬上路

證交所昨(26)日董事會通過台灣創新板取消合格投資人限制之重大變革,相關營業細則、上市審查準則相關條文者業,以及相關修正規章將併同報請主管機關同意後公告,預計明(2025)年1月上旬實施,簡言之,明年起一般投資人就能交易創新板個股。

2024-11-27 07:03

富邦金前10月EPS 9.27元  明年股利反映營運績效成長

富邦金前10月EPS 9.27元  明年股利反映營運績效成長

富邦金(2881)於昨(26)日召開第三季法說會,會後記者會總經理韓蔚廷表示,股利政策沒有改變,中長期仍希望維持4至5成配發率,年度尚未結束談股利發放還太早,股利政策會適度反營運狀況,預期會比去年大幅成長。

2024-11-27 06:05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