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期局主任秘書簡宏明。(圖/記者戴瑞瑤攝)
記者戴瑞瑤/台北報導
近2年目標到期型債券基金熱銷,不只銀行理專狂推,保險業也紛紛推出連結標到期型債券基金的投資型保單給保戶,甚至主打「保本」惹出爭議。據金管會統計,目標到期型債券基金在短短2年內資產規模已逾800億元,引發證期局與保險局關注。
目標到期型債券基金在2016年於台灣推出後,即產生一股風潮,這類商品主打到期後即可領回本金跟承諾的利息,被認為是「保本」的「類定存」商品。
證期局主秘簡宏明表示,目標到期型債券基金是跟著債券到期日走,到期後就會拿回本金跟利息,市場風險影響不大,到期日前就算中間債券價格波動,都不會有太大影響,最大風險就是「發行人的信用風險」。這些商品主要是買新興市場債券,所以收益會比定存來得高,但絕不是「保本」,因為還是有信用風險在,若發生違約還是會影響本金。
且若中途解約,債券基金的錢沒有辦法持有到期,就會照當時市價賣出,消費者就要承擔市場風險,要看當時市場利率波動,不一定是賠本,但有可能賺到價差或虧到價差。簡宏明表示,還是鼓勵投資人持有到到期,沒有到期前就贖回 ,除了手續費還有買回費用。
保險局日前也特別發函到各保險公司,要求保險業務員在招攬連結目標到期債券基金的投資型保單時,不應以「保證保本」、「保息」為訴求,以避免誤導消費者。
根據證期局統計,目標到期型債券基金發行至今有12家投信,共發行23檔基金,基金規模為807.6億元。其中以施羅德投信發7檔最多,金額為257億元;其次是景順投信發行3檔、共173億元;第三是中信投信發行2檔、共138億元,後續還有7檔基金準備募集中。
簡宏明強調,對於目標到期型債券基金後續的狀況,都會再持續關注,例如銀行或保險公司的客訴,目前還沒有目標到期型債券基金的相關客訴。此外,也已對販售較多目標到期型債券基金的投信進行專案金檢。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