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面板鐵血將軍、冷凍食品霸主 當責,走出被害者循環

圖/商業周刊提供(僅限雜誌使用)

▲商周集團執行長王文靜邀請友達光電前副董事長陳炫彬、桂冠實業董事長王正明一同進行高峰對談。(圖/商業周刊/攝影郭涵羚)

採訪整理/楊倩蓉

童話故事《綠野仙蹤》,稻草人、獅子與機器人,在小女孩桃樂絲的領導下,踏上尋找魔法師奧茲的旅途,最終收穫是:與其自認為是環境的犧牲品,不如克服被害者心態,達成目標。

在《當責,從停止抱怨開始》(The Oz Principle)一書指出,人在逆境會陷入「被害者心態」,唯有願意為自己成果擔責,才能擺脫被害者心態。尤其是團隊出錯時,優秀的領導者不是究責,讓大家陷入被害者循環裡,而是當責,帶領團隊走出逆境。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炫彬,友達光電前副董事長,曾被稱為面板業鐵血大將軍,帶領友達衝上全球3大面板廠;2010年遭美國政府以「與同業討論價格」為由控告反托拉斯法而入獄,長達2343天在美滯留與服刑。

王正明,桂冠實業董事長,40幾年的老品牌,食品意識抬頭,加上2014年因使用正義豬油製作食品,捲入頂新劣油食安風暴。接班後首次碰上集團業績負成長,他如何投入品牌再造,讓業績止跌回升?

商周集團執行長王文靜邀請兩位進行高峰對談,如何在逆境時,用當責的心態,跳脫被害者循環。以下是對談摘要:

面板老將談階下囚歲月:
我一直強調,輸的這邊有收穫

商周集團執行長王文靜問(以下簡稱問):滯留和入獄共2343天,台灣沒有第2人有這樣經歷,聊聊那個心情?

友達光電前副董事長陳炫彬(以下簡稱陳):我們面對這個逆境,認為並沒有做錯事,但是我們輕忽法官對法律的解釋。經歷過一段很憤怒不平的時間,後來因為信仰比較平靜,尤其是在監獄裡9百多天,而且是2次,保釋出來又駁回,又再度進監獄,很大考驗。

問:憑良心說,我不想當聖人,沒有任何東西能換我人生願意花9百多天在監獄,就算有再多收穫,我都不願意走一遭。

陳:這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想法,當初選擇不認罪協商,(是因為)我們認為有機會贏,後來面對這個挫折,還是去面對它,當然也會非常憤怒,但我總不能自暴自棄自憐。既然我沒有選擇,要坐牢,要收穫才出來,我如果沒有收穫又變了個性,不是得不償失?

我知道會有什麼風險,但是如果沒有真正去面對它,我會越來越難過,就像我在監獄裡小中風,第3天才送到監外醫院,還好我這個現象不是很嚴重的心血管問題,有恩典保守,可以度過。

問:小中風是第1次還是第2次入獄?

陳:第1次。我有輕微高血壓,醫生幫我換了藥,副作用會咳嗽。有天半夜睡覺咳得很厲害,我起來上洗手間,右邊沒有力量,必須扶著牆去再扶著牆回來,第2天早上刷牙,牙刷只能拿到下巴,我大女兒跟我說這是中風。

問:就醫過程也很不堪?

陳:我是手銬腳鐐,搭車也是鐵窗,到外面醫院。我也很難過,怎麼今天會有這樣下場。

問:一個千億營收、打國際仗的執行長,突然變成階下囚,而且在監獄裡中風。你個人、整個公司都付出很大代價?

陳:代價很大,但友達還是起來了。我一直強調我們輸一半贏一半,輸的這邊有收穫,贏的這邊恢復原來正常工作。我把它看成下半場人生,60幾歲還年輕,下半場的人生會不一樣,只要心智體力預防衰老,但又不要占位子當老賊,做點新的東西,看這個社會我們可以幫忙去解決。

問:經歷了這樣的事,以前跟現在的你有什麼不同?

陳:以前順境時會想都是我努力的結果,很驕傲,遇到無法解決的困境,才知道原來我有不足,就要有人來幫你,一定要多跟人家請教,要不恥下問,就可以知道原來還有這麼多的事情我不知道。

食品老董看食安風暴:
我深思,為何消費者需要我們

問:董事長,你人生最大的逆境?

桂冠實業董事長王正明答(以下簡稱王):從2010到2013年,我們業績停頓,原因是很多食安事件導致消費者擔心加工食品,間接影響食品加工業的業績。這件事讓我們重新思考品牌定位,要從消費者的why去想:為什麼(why)消費者需要我們?我們怎樣(how)去服務他?最後才是用什麼產品(what)配合這項服務。180度思考方式對調後,全公司有共識,開始往這方面推動,這幾年業績又起來了。

問:當時的營業額掉多少?有多困擾?

王:2013年是負成長3%。

問:那還好啊!

王:我們的品牌做了40幾年,沒有負成長過,對我來講是一個很大打擊,因為當時我才剛接了2年的總經理,我對自己的要求是不容許負成長。

問:桂冠是台灣最早做冷凍食品,當時台灣外食人口增加,消費習慣改變加速你們成長。到你接任總經理後碰到食安意識抬頭,這又是一個產業的新轉變.所以才導致2013年的負成長?

王:40幾年來,順境過慣,出現逆境很突兀。我當時第一反應是質疑自己的能力,我又好強,我這一生最怕人家說我不聰明,所以我就想這個逆境一定有它的原因,你不接近消費者就不會了解這個逆境。

問:你否定自己時間有多長?

王:大概1個月時間,我是一個樂觀的人,每件事都有一體兩面,這邊失去,另一邊會得到;當時我一直在找解決方案,不惜重金找來法國顧問,結果就是改變觀念,要從why思考。

問:你們40年來都不是採取激進成長策略,穩當成長還會翻船,讓你有了震撼,當危機來時,有人被淘汰,有人再上來,當時你的同行如何因應?起落
如何?

王:我發現很多同行看不到改變,沒注意到消費者自主意識抬頭,但是我看到的是,品質要溯源去管理,所以那時我親自飛到阿拉斯加看漁場運作方式,我要確保我的產品原料魚漿的品質是真的好,看源頭的管理機制是否可以信任,另外也培養一批品保人員隨時抽查,讓組織更嚴謹。前面溝通做好後,還要跟消費者溝通;現在我們不斷辦食材教學,透過活動體驗變成內容傳播,讓消費者知道。

問:從那次之後就沒有發生負成長?

王:沒有。我把每個困境視為思考的原點,去做才有機會。你在看逆境時,要看它延續多久?你是否能承受?承受得了就面對它,危機處理就是3個步驟:接受它、面對它、處理它。

【更多報導】
↘ 陸客將大量來台?別只想賺機會財!台灣正陷入「收入陷阱」,我們該改掉的錯誤觀念

↘ 南部薪水低,還加班吃到飽!台大畢業10多年資歷的主管,月薪4萬,居然大家搶著要

↘ 安慰喪親的朋友,好難?除了「你要保重」...諮商心理師:說「這一句」就夠了

↘ 靠直播賺錢,卻連Excel也不會!他用「手機直播」賣藝術品,辦公室從10坪小套房變300坪倉庫

↘ 只有晚餐不吃白飯!50歲大嬸靠這樣吃「花椰菜飯」,兩個半月減掉7.1 公斤

關鍵字: 商業周刊陳炫彬桂冠王正明友達光電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11家金控配息一表看! 中信金居配息、殖利率雙王

11家金控配息一表看! 中信金居配息、殖利率雙王

2024年14家金控獲利將近6000億元,成為盈餘分派活水,目前已公布2024年盈餘分派有11家,中信金(2891)以每股配息2.3元暫居金控股配息王、現金股息殖利率王,每股股息分派超過1元則有元大金(2885)1.55元、玉山金(2884)1.2元,以及兆豐金(2886)1.6元等3檔,若以昨(25)日收盤價計算,潛在現金殖利率超過5%則有元大金、凱基金(2883)、台新金(2887)等3檔。

2025-04-26 06:05

稅額試算通知書25日寄出 財政部4步驟教你完成報稅

稅額試算通知書25日寄出 財政部4步驟教你完成報稅

113年度綜合所得稅申報下周四(5/1日)開始,財政部表示,符合稅額試算服務者,稅額試算通知書及相關書表已在昨(25)日掛號寄出,收到資料後,4大檢視步驟協助完成報稅。

2025-04-26 12:24

台股閃見2萬點! 法人:多方占優勢有補漲空間

台股閃見2萬點! 法人:多方占優勢有補漲空間

美國總統川普對關稅戰態度放軟,台股本周反彈且指數閃見2萬點,周線收紅,上漲477.70點或2.46%,終止連4跌;法人指出,相較於其他地區股市表現,台股表現落後,有補漲空間,估計下周多方仍然占優勢,不排除有更明顯的攻勢,不過川普政府習慣左右搖擺,建議不可孤注一擲,選股方向則回到市場主流,科技股題材較新、跌幅較深,預估指數區間19200點~21000點。

2025-04-26 14:23

6月重啟降息? 聯準會傳聲筒:市場過度解讀官員言論

6月重啟降息? 聯準會傳聲筒:市場過度解讀官員言論

克利夫蘭聯準銀行總裁Beth Hammack日前發表談話,被市場視為是聯準會(Fed)6月可望降息的訊號,不過擁有「聯準會傳聲筒」封號的華爾街日報資深記者Nick Timiraos在《X平台》發文認為,市場過度解讀其言論,Hammack談話的重點在於,在獲得更多關於經濟前景的明確資訊之前,聯準會不會貿然降息。

2025-04-26 10:27

廣達「總舖師」迎關稅戰! 林百里:全世界9座廠區提供解方

廣達「總舖師」迎關稅戰! 林百里:全世界9座廠區提供解方

代工廠廣達今天舉辦37週年廠慶,董事長林百里表示,今年廣達發揮韌性製造的能力,商業模式像「總舖師」,哪裡辦桌就到哪裡做菜;他也提到客戶需求沒變,廣達今年訂單比去年更多,會有更好成績,這幾個月加緊趕貨,會努力突破貿易戰的干擾。

2025-04-26 14:03

360° MOBILITY Mega Shows四天展期 吸引110國4千名國際參觀者

360° MOBILITY Mega Shows四天展期 吸引110國4千名國際參觀者

由外貿協會主辦的2025年360°MOBILITY Mega Shows今(26)日順利落幕,該展整合「台北國際汽機車零配件展(Taipei AMPA)」、「台灣國際智慧移動展(E-Mobility Taiwan)」,並與「台北國際車用電子展(Autotronics Taipei)」同期展出,四天展期吸引來自全球超過110個國家、4千名國際參觀者到場,共同見證台灣在全球智慧移動產業中的關鍵地位與創新能量。

2025-04-26 21:46

年賺180萬壓力大 每月「被動收入14萬」想退休!網給1建議

年賺180萬壓力大 每月「被動收入14萬」想退休!網給1建議

現在有越來越多人都在學習投資,藉以賺取被動收入,希望能財富自由、提早退休,一名網友就表示,今年37歲,年收入180萬元,對於公司的未來感到擔心,薪資可能會減少,而且工作壓力大,考慮辭職過自己的人生,他列出的每月的被動收入,共有14萬元,「這樣可以退休嗎?」貼文掀起熱論。

2025-04-26 15:11

日月光舉辦永續供應鏈技術交流論壇 發布設備能源管理白皮書

日月光舉辦永續供應鏈技術交流論壇 發布設備能源管理白皮書

日月光25日舉辦「永續供應鏈技術交流論壇」,針對封裝測試產業的節能創新與碳排治理等議題展開深入對話,同時正式發布《設備能源管理白皮書》,強化半導體產業對節能減碳與永續發展的應對力道,廣邀供應夥伴以源頭導入的思維,分享節能機台設計實務,彰顯日月光供應鏈上下游攜手邁向淨零的決心。

2025-04-26 06:00

嚴防洗產地! 經濟部:MIT貨品出口至美5/7起應附聲明書

嚴防洗產地! 經濟部:MIT貨品出口至美5/7起應附聲明書

川普關稅戰持續進行,對各國課徵的稅率不同,可能會出現「洗產地」的狀況,為防止他國貨品藉由台灣違規轉運,經濟部公告,自5/7起,出口我國產製(MIT)貨品至美國,應簽具「輸美國貨品原產地聲明書」,具結產地屬實。

2025-04-26 06:00

「量子驅動xAI賦能」 輸出入公會聯誼會為產業注入智慧貿易新動能

「量子驅動xAI賦能」 輸出入公會聯誼會為產業注入智慧貿易新動能

中華民國輸出入公會聯誼會今(25)日舉辦年度專題演講,以「量子AI時代下的全球經貿新思維」為題,邀請國內量子研究領域權威-中原大學張慶瑞教授主講,共同探討量子科技與人工智慧如何為經貿產業注入新能量,吸引近170位輸出入公協會及企業代表,現場座無虛席,氣氛熱烈。

2025-04-25 19:39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