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理財需要趁早開始,善用ETF,小小成本長期投入,20年後績效大大不同。(圖/資料照)
記者劉姵呈/綜合報導
每個人都會邁入不惑之年,在面對家庭的照顧、子女的養育、以及高齡父母龐大的醫療負擔,在工作和財務雙重壓力下,該如何遠離財務的「黑洞」,為未來的退休生活做好規劃呢?不同退休理財工具,效益大不同,富邦投信指出,年輕人要趁早開始,而投資風險與投資報酬率是最主要的退休理財考量因素,而被股神巴菲特強力推薦的ETF,是許多投資專家公認的最佳選擇。
富邦證券日前舉辦「儲備正能量,許你一個未來」退休講座,特別邀請知名新聞主播岑永康、富邦證券資深副總郭永宜、富邦投信執行副總林欣怡,針對經驗分享、財富管理與理財投資面向,協助客戶提早做好理財準備,面對下一階段的挑戰。
在第一階段的分享中,岑永康暢談自己的理財觀念,他認為必須要提早規劃,30歲後要尋找適性投資工具,40歲後鑽研擅長投資標的,50歲後調整資產配置規劃。除了買房置產養老外,想要無憂無慮享受退休人生,他的建議是分為6:3:1,意即「6成固本,3成穩健投資,剩下1成用來衝刺」,要尋找適合自己風險承受度的標的,量力而為。
岑永康分享,現在正夯的ETF債券,他形容好比吃Buffet,單筆投資卻能創造多元化效果,避免人為誤判風險,年化報酬率相對較高,是存退休金理想的工具之一。
岑永康也提醒,退休後應該用「開銷替代率」來取代「所得替代率」,以退休前一年的月平均開銷再乘以1.2倍,例如退休前月開銷5萬,退休後就是6萬,才能明確規畫財務目標。
至於要儲備多少的退休金以及多長時間才足夠呢?根據人力銀行調查,一般上班族期望退休後每月可運用金錢平均約為6萬元,以22.25年的生活費來計算,至少要存1602萬才敢退休;富邦證券的資深副總郭永宜試算扣掉勞健保退休資金的缺口(也就是自備額),其實只要880萬元即可退休。郭永宜建議,除了年金保單、以房養老的方式外,積極運用定期定額的基金、ETF等商品,或是透過海外債、特別股的單筆投入方式,都是相對穩健的理財規劃。
郭永宜也表示,以台灣人的平均壽命80.4歲(男性77.3歲;女性83.7歲),再以2016年勞工實際退休平均年齡為58.6歲來看,必須準備好22年的生活費,才能自由自在享受人生的精采。
ETF產品兼具股票和基金的優勢,標的是一個區域、國家或是產業,不會受到單一公司營運、或是主動操作時看對指數選錯股票的窘境;再者,ETF掛牌交易,無論是交易成本還是持有成本都比投資共同基金來得便宜,這種低成本的優勢對於長期投資的退休理財族群所造成的複利效果更為顯著,例如若有兩個投資組合,分別以每年報酬率10%與報酬率9.5%(預估每年成本多0.5%)來計算,經過20年的複利效果,兩者報酬率將相差58.6%,小小成本差異,20年後績效大大不同。
不過,ETF既然是一個投資組合的概念,因此當大環境變動所產生的不可抗拒因素是無法規避的,但以風險來說,相對於單一公司來的低。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