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謝金河:跟著錢的感覺走

(圖/先探投資週刊 提供)

文/謝金河

二○二○年是變化多端又刺激的一年,從元月二十三日武漢封城迄今,全世界被疫情困住,隨著確診病例不斷攀升,除了飛機斷航,全世界的實體經濟都受到巨創,最悲觀的時候,VIX指數攀上八四.八三的歷史新高,油價期貨最慘到負四○.三二美元,有人預測期油每桶會跌到負一○○美元。

資金所到之處無堅不摧

經濟大師們紛紛警告,全球經濟可能百年難翻身,股價急挫,道瓊指數最慘下挫超過一萬點,大家在最悲觀的時候,都覺得地球完了,所有的事都是百年一遇,像是三月全球股市大跌,四月又大漲,五月繼續反彈,很多人都認為股市要回頭打第二隻腳,現在到了六月,我們又驚覺這個世界跟我們大家想的都不一樣。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進入六月第二周,大家一覺醒來發現代表美國科技股的Nasdaq及Nasdaq 100不約而同都站上萬點,這是歷史新里程碑。最近很多場合,我被問到的最多問題都是全世界經濟那麼差,股市為什麼漲不停?這是資金行情最大的本色,也就是說,資金所到之處,無堅不摧,而且不能預設立場,一直要到資金退了場,基本面的考驗才會奏效。

這次疫情讓全球央行把利率降至最低,各國不斷放錢,也卯足全力紓困,創造了資本市場奔馳的環境,除了美國股市奔馳外,今年台灣也感受到資金行情的力道,很像重返三○年前台股一二六八二「台灣錢淹腳目」的情境,最顯著的是熱錢帶來的台幣升值,這回外資在五月前大幅賣超台股達六三三七億元,按照往例,台股可能崩盤大跌了,但這回台股不跌還漲,而且櫃買指數從一○二.二七拉升到一五五.四四,反彈五一.九八%,很多防疫股炒到令人吃驚的地步,櫃買的漲幅大於加權指數、摩台指,這是內資的威力發酵。

這次美國股市也讓全世界見識到資金行情的威力,道瓊從二九五六八.五七跌到一八二一三.六五,現在又反彈站上二萬七千點,Nasdaq更是從六六三一.四二,一下子彈升到一○○○二.五,再創歷史新高,這是非常標準的U型反轉走勢,資金行情可說到了無堅不摧的地步。

台灣生產總值竟比臉書小

我們來看美國前五大市值企業,Apple漲到三四五.六一美元,市值達一.五一二兆;微軟再度重回一九○.七元,市值是一.四四六兆美元;Amazon來到二六二六.四三美元,市值一.三○七兆美元,這三家大公司市值都逾一兆美元,第四的Google是九九四○億美元,FB已來到六八○六億美元,如果把企業當成國家,Apple的一.五兆美元,論經濟規模,在全世界次於澳洲,超過西班牙,可算是全球第十四大國家。西班牙二○一九年GDP是一.四七六兆美元,排在西班牙後面的是微軟,然後是Amazon與墨西哥旗鼓相當,大約可排在十六名,Google介於印尼與土耳其之間,FB則贏過瑞典、台灣、波蘭,台灣的GDP產值是六○四八.五九億美元,跟FB的六八四九億美元相比,台灣二千三百萬人共同奮鬥的生產總值居然比FB還小。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八日Tesla股價大漲六四.二六美元,漲到九四九.九二美元,已逼近疫情剛剛爆發不久,創下的九六八美元天價,已經把市值撐到一七○三.七億美元,去年我們都記得Tesla市值超越福特及通用汽車的總和,都覺得不可思議,現在大家回頭看看,福特市值二八七.九三億美元,通用汽車四三七.二億美元,兩家公司加起來是七一五.七五億美元,正好是Tesla去掉一○○○億美元的零頭,現在再把德國最大的Volkswagen的七五三億歐元加進來,才是一家Tesla的市值。

全世界重量級的汽車股,現在只有Toyota二三.二四兆日圓,大約二○○○多億美元,還超過Tesla,其他都不是對手,像Audi市值四五一.五四億歐元,保時捷八二.四五億歐元,寶獅是一三四億歐元,Tesla市值不斷向前奔馳,更有分析師預測,現在的Tesla是二○年前的蘋果,從創新的能量來看,Elon Musk遠超過當年蘋果的賈伯斯。

這是市場資金的極大化,資金行情來時,被資金拉起來的標的,通常會漲到讓大家頭皮發麻的境界。在台灣,大家都記得一九九○年台灣錢淹腳目的時代,像國泰人壽到一九七五元,三商銀都漲到千元,我記得在八九年前後,有一天榮安邱問我,三商銀漲到千元,市值超越匯豐銀行,合理嗎?那年榮安邱把台灣三商銀股票賣了,大約在四港元左右大買匯豐銀行,他後來感嘆賣得太早,否則可以多賺幾百億。(全文未完)

全文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095期》便利商店及各大書店均有販售
或上http://weekly.invest.com.tw有更多精彩當期內文轉載

(圖/先探投資週刊 提供)

關鍵字: 先探投資週刊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抽中賺44萬!印能吸逾5萬人申購 凍資破656億

抽中賺44萬!印能吸逾5萬人申購 凍資破656億

興櫃股王、擁「封測小巨人」外號的印能科技(7734)上櫃前公開申購今(18)日為最終日,因價差大,市場估「抽中1張賺44.5萬元」,吸引大批股民進場報隊。根據證交所統計,印能兩天來參與公開申購共有5萬2543筆,以印能公開申購價格每股1250元、每張125萬元計算,凍結市場資金逾656億元。

2025-02-18 11:33

勞金局辦理16億美元委任案 徵選4業者、每家4億美元

勞金局辦理16億美元委任案 徵選4業者、每家4億美元

勞動基金運用局今(18)日公告,將辦理新制勞工退休基金114年度國外投資「全球氣候轉型被動股票型」委託經營公開徵求受託機構,本次預計擇優徵選4家受託機構,每家受託金額為4億美元,總委託金額共16億美元。

2025-02-18 10:35

藥華藥專利戰受挫 股價跌逾9%失守700元大關

藥華藥專利戰受挫 股價跌逾9%失守700元大關

藥華藥(6446)昨(17)日晚間舉行重訊記者會,表示被國際商會仲裁庭要求藥華藥需賠償AOP公司2筆賠償金共156.29萬歐元,今日開盤後藥華藥股價重摔逾9%,股價最低來到695元,接近跌停。

2025-02-18 09:42

川普關稅、央行買盤 高盛上調2025年金價預期至3300美元

川普關稅、央行買盤 高盛上調2025年金價預期至3300美元

由於央行需求持續強勁,川普課徵關稅不確定因素,高盛週一將2025年底金價預期從每盎司2890美元上調至3100美元,若川普關稅等不確定因素再刺激,2025年可望衝上3300美元。

2025-02-18 10:00

DeepSeek刺激AI導入 法人看好台灣供應鏈優勢

DeepSeek刺激AI導入 法人看好台灣供應鏈優勢

在台股轉強帶動下,台股ETF近一月績效亮眼,去年2024年發行成立的台股ETF共有10檔,近一月全面正報酬,不過,唯有台新臺灣AI優息動能ETF基金(00962)重新回到發行價之上。展望台股後市,台新投信表示,DeepSeek並不會改變AI的趨勢,反而更顯AI是國力競爭所在,更多公司將AI導入期產品分析及行銷之中,將帶動更廣泛AI產業之產值成長循環,並進一步推升台股獲利,分析師估2025年台股獲利2位數成長,拉回即是買點,其中,台灣AI概念股是全球重要供應鏈,業績成長看俏,建議逢低布局台股AI ETF。

2025-02-18 10:43

12年來最怒!9成勞工不滿薪資 65%還被變相減薪

12年來最怒!9成勞工不滿薪資 65%還被變相減薪

年後轉職潮仍持續進行,不少勞工仍對薪資狀況不甚滿意,根據yes123求職網調查,有超過92%上班族不滿意現在薪資,且更有約65%曾被變相減薪,對於薪資滿意度平均只有36.4分,寫12年新低,平均希望能加薪6140元。

2025-02-18 08:00

日月光吳田玉:AI引三大變革「競爭更激烈」 台廠應廣結善緣合作

日月光吳田玉:AI引三大變革「競爭更激烈」 台廠應廣結善緣合作

封測龍頭大廠日月光(3711)馬來西亞檳城新廠落成啟用典禮前,執行長吳田玉也針對半導體產業及AI帶來影響進行深度分析,他認為AI的出現與發展,將會為全球帶來三大項重大變革,包括改變世界上的一切、硬體成為進步的瓶頸以及供應鏈的重組,至於要如何面對及前進,吳田玉則重申他先前曾多次提倡的「廣結善緣、多交朋友」,同時,也要勇往直前,不要停下來考慮,但往前同時,也要努力走在對的道路上,這樣才會成功。

2025-02-18 00:26

00878輸了!2月台股高息ETF年化配發率大車拼 00894黑馬竄出

00878輸了!2月台股高息ETF年化配發率大車拼 00894黑馬竄出

2月份台股ETF配息排行榜,第一名竟然不是00878! 只有1檔ETF配息破10%,想要參與除息02月17日前記得買進!

2025-02-18 00:02

卜蜂看今年審慎樂觀 桃園分切廠7月啟用可貢獻營收30億

卜蜂看今年審慎樂觀 桃園分切廠7月啟用可貢獻營收30億

卜蜂(1215)2024全年合併營收為279.57億元,年減4.12%,但仍寫下歷史第二高成績,董事長鄭武樾表示,主要是受到上半年雞價影響所致,今年整體來看審慎樂觀,桃園分切廠預計7月啟用,1年可貢獻約30億元營收;另針對股利政策,鄭武樾透露應該會是歷年來次高,會努力爭取,希望來回饋投資者。

2025-02-18 12:20

禽流感、飼料成本漲 卜蜂董座:蛋價應該要調漲

禽流感、飼料成本漲 卜蜂董座:蛋價應該要調漲

國際原物料價格持續上漲,大宗物資黃豆、玉米現在價錢已經是高價位,不過國內豬價維持、雞價有成長,但蛋價表現不好,卜蜂(1215)董事長鄭武樾指出,近期傳出飼料每公斤要漲0.4元,加上有禽流感因素,造成雞農損失很大,因此合理上來說蛋價應該要調漲。

2025-02-18 12:18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