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錢變大!達人曝「3存錢精華」儲蓄率暴增 從記帳下手更快

▲儲蓄,理財,存錢,記帳,消費,財務,股市,投資,金錢。(圖/pixabay)

▲專家分享怎麼儲蓄。(圖/pixabay)

文/Jet Lee的投資隨筆

「儲蓄」這件事三天兩頭就會被拿出來講。尤其是股市不好賺錢的時候。坊間有不少書及課程教人怎麼存錢,怎麼放定存。但我其實從來沒買過這類書,甚至連免費文章都很少點來看。原因是,我覺得這樣太慢了!

不過千萬別誤會我不贊成存錢,我們指數化投資人第一件互相比較的事並不是投資報酬率,而是「儲蓄率」。我不知道坊間對於儲蓄率的定義是怎樣,但我就很簡單:「收入能存下來的錢」,也就是存款/收入=儲蓄率。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不廢話,跟大家有何不同!且慢且慢,你沒有想通這個式子。上面這三個因子都是可變動的,我解釋給你聽。

存款的來源肯定是收入,假設收入6萬,可以存3萬,那儲蓄率是50%。但如果收入是8萬,存3萬,那儲蓄率只剩37.5%。存下來的錢一樣,但其實你花掉更多。如果8萬收入維持50%的儲蓄率,是可以存到4萬的,問題是就算儲蓄率一樣,你每個月還是多花了1萬!但你如果過日子的方式沒變,你的開銷怎麼會變大?

所以你應該思考一點,你如果一樣只花3萬,那麼你應該可以存下5萬。儲蓄率要拉高到62.5%才對!有沒有發現一件事?你加薪3成,可是你的儲蓄金額卻變成1.66倍!

▲儲蓄,理財,存錢,記帳,消費,財務,股市,投資,金錢。(圖/pixabay)

▲儲蓄重點在於能增加多少收入,穩住開銷。(圖/pixabay)

假定存款利率不變,你算算看光這個儲蓄金額的增加,20年複利滾存後兩者差多少。你發現問題點了嗎?儲蓄要增加,其實不應該汲汲營營錢放哪家銀行好。重點在於你能增加多少收入,穩住開銷。

台灣扣除房價問題,日常生活的開銷其實漲幅不凶。不信?你去台灣某些房價漲幅較低的區域生活,你就知道其實物價差異頗大。所以其實很大因素是,你收入增加以後,開銷也自動放大。簡單來說,你沒有立刻具備收入增加後的管理能力。

大多數人也沒有,畢竟收入突然從6萬變8萬,一般人真的會有飄飄然的感覺。那要怎麼克服?其實也很簡單,「記帳」。

直接記流水帳,每一塊錢花到哪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認為,這是完全無法管理金錢的人,第一步該做的事。不要笑這方法很笨,我已經這樣做10年。到現在還是會關注我花了什麼錢。但記帳不是漫無目的寫下來就好,記得要分類。為什麼要分類?是為了方便未來建立「預算」。

弄清楚什麼是固定支出,什麼是突然而來的開銷,你就可以開始準備來年的計劃。我個人是這樣做的,日常生活開銷,就用月薪處理。另外撥一定比例進行儲蓄跟投資。

年終獎金、績效獎金就分配到每個不同需求的帳戶。教育,保險,旅遊,按比例去存。這樣對我來說有個好處,我直接無視這筆突然出現的金錢。我也不會產生一種莫名的補償感,自然就不會想拿這筆錢去買高價但不必要的物品。

這樣下來,其實我的生活開銷沒有因為收入的增加而過度放大。無形之中,我的儲蓄率跟儲蓄金額都因為收入增加而拉高。

▲儲蓄,理財,存錢,記帳,消費,財務,股市,投資,金錢。(圖/pixabay)

▲除了大比例放在投資帳戶,還是會不斷較小比例的增加預備金。(圖/pixabay)

那這些增加的存款呢?其實我也有一個做法。有人說,緊急預備金到什麼幾個月月薪就夠了,不然就是過度儲蓄,資金效率差。但我的想法是,隨著年齡增加,其實工作也會越來越難找。撇除軍公教人員不用擔心隨時被裁員,絕大部分勞工都要有心理準備,老闆隨時不要你。

所以我的存款除了大比例放在投資帳戶,還是會不斷較小比例的增加預備金。隨著年齡增加,我的預備金也會慢慢變大。這樣萬一遇到裁員又沒辦法找到工作,我還不至於得要馬上去動用投資帳戶。這樣我的投資帳戶還可以繼續成長,不會中斷複利成長效益。

那投資帳戶是什麼?當然就是指數投資囉!所以對我來說,「儲蓄」這件事並不難。在我的想法,多賺,少花,建立習慣,正確投資,其實就夠了!收入太少,應該是先想辦法盡量多賺點。不然再怎麼省,你也存不了多少錢。

投資是你行有餘力後必然要做的事,但不能是你用來彌補收入不足的方式。正確來說,應該是未來取代勞力資本的方式。

請記得,本多終勝這件事肯定沒有錯。盡可能的存下你的資產,然後用最有效率的方式去放大。這樣成功達成財務自由目標的機率也就會大幅提升了!最後補充一點。現在信用卡的使用非常方便。千萬不要因為收入增加以後,信用卡額度增加然後就擴張刷卡消費的金額,通常也是帳單爆炸的開始。

▲▼             。(圖/翻攝自Jet Lee的投資隨筆)

▲專家分享如何財務自由。(圖/翻攝自Jet Lee的投資隨筆)

本文經授權轉自Jet Lee的投資隨筆

關鍵字: 儲蓄Jet Lee的投資隨筆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15檔台股ETF年前發紅包 00918、00919入帳日集中1/13

15檔台股ETF年前發紅包 00918、00919入帳日集中1/13

15檔台股ETF在2025年元月配息入帳,包括配息水準維持高檔的大華優利高填息30(0 0918)、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等8檔入帳日集中在1月13日,光是00918、00919兩檔就會發出逾百億資金。

2025-01-04 00:48

美股ETF 2024年吸金36兆刷新高 華爾街看衰「今年掀倒閉潮」

美股ETF 2024年吸金36兆刷新高 華爾街看衰「今年掀倒閉潮」

台股股民瘋ETF,美股也一樣!根據統計,美國交易所ETF在去(2024)年迎來1.1兆美元(約折合新台幣36兆元)資金流入,寫下35年以來的歷史新高,幾乎是2023年5970億美元(約折合新台幣19.7兆)資金的兩倍;但根據《彭博》報導,雖然ETF去年繳出豐收的一年,然而今(2025)年成長可能會面臨許多障礙。

2025-01-04 16:19

0050上市21年爆紅!達人酸「之前幹嘛去了?」 揭市值型ETF關鍵

0050上市21年爆紅!達人酸「之前幹嘛去了?」 揭市值型ETF關鍵

市場上的投資理財影片或文章,大概九成以上的專家都鼓勵投資市值型ETF,只要每年歐印就能保底7%-9%,投資賺錢的想像當然是很美好,只不過還是有一些風險還是要逆風提醒你注意。

2025-01-04 00:02

勞保投保上限調整加劇財務負擔 學者看法分歧

勞保投保上限調整加劇財務負擔 學者看法分歧

勞保投保薪資上限超過8年未調整,逾300萬人未來面臨「高薪低報」,勞動部認為提高上限會加重勞保財務負擔,但學者持不同看法,認為可採累退方式降低高薪者給付率等。

2025-01-04 13:31

勞保投保上限逾8年未調 逾300萬人面臨高薪低報

勞保投保上限逾8年未調 逾300萬人面臨高薪低報

勞保投保薪資分級上限超過8年未調整,勞保局統計,目前投保最高薪資級距新台幣4萬5800元者已達313萬人、占總投保人數32%,未來將卡在勞保天花板面臨「高薪低報」。

2025-01-04 13:19

慧洋自結去年稅前每股賺8.12元 今年交付2艘節能新船

慧洋自結去年稅前每股賺8.12元 今年交付2艘節能新船

慧洋(2637)公告2024年12月合併營收,單月合併營收為14.47億元,年減18.1%,自結12月單月營業利益為3.18億元,業外則受惠認列處分船舶收益,稅前盈餘則為4.99億元,自結每股稅前盈餘為0.67元;累計2024全年合併營收為203.71億元,年增19.86%,自結全年營業利益為67.95億元,稅前盈餘為60.64億元,自結每股稅前盈餘達8.12元。

2025-01-04 06:00

2025首周台股收黑 外資:春節前利多題材輪番上陣

2025首周台股收黑 外資:春節前利多題材輪番上陣

台股周五(3日)季線得而復失,指數終場漲幅收斂至0.33%、上漲76.24點,指數收在22908.3點,2025年首週週線再度翻黑,全周下跌367.38點,跌幅1.58%,平均日均量3157.81億元,外資法人表示,股投資機會將在企業持續性的獲利與區間震盪的股市環境中產生,看好AI仍為今年股市的動能主軸。

2025-01-04 00:02

台股ETF 迎1月除息大秀! 4檔配息「掛零」

台股ETF 迎1月除息大秀! 4檔配息「掛零」

2025年1月迎來ETF除息「大旺月」,估計逾35檔將集中在本月中下旬陸續除息,但有包括兆豐洲際半導體ETF(00911)、凱基優選台灣AI 50 ETF(00952)、台新臺灣IC設計動能ETF(00947)與富蘭克林華美臺灣 Smart ETF(00905)4檔公告不配息。

2025-01-03 15:38

創新板新制上路 口袋證券提出布局新創3建議

創新板新制上路 口袋證券提出布局新創3建議

證交所創新板新制將於今(2025)年明(6)日上路,根據新規,創新板的投資門檻將大幅降低,將取消合格投資人限制,並開放一般投資人買賣創新板股票,潛在參與戶數將從約30萬戶躍升至1,300萬戶。口袋證券也提醒,投資人將迎來新的市場參與機會、需審慎評估其經營潛力,以及依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制定投資計畫。

2025-01-05 06:03

科技年度盛會CES本週登場 台廠不缺席搶攻AI訂單

科技年度盛會CES本週登場 台廠不缺席搶攻AI訂單

全球規模最大科技展會CES即將在下週登場,此次台灣廠商也將前往美國拉斯維加斯,並大秀旗下最新科技及產品,不只筆電大廠如華碩、宏碁等參展,就連群創、友達、威剛等廠商也都將參與,儘管不一定有在展場內設攤,但多有私人包廂開放客戶參觀,各家董座也都飛美國親征,想藉此機會談下大單。

2025-01-05 06:00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