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TW/大陸眼中台積電的兩張「面孔」

(圖/視覺中國攝)

文/黃雅慧

對大陸社會而言,「台灣半導體教父」張忠謀及其開創的台積電具有兩張面孔,一個是難以超越的企業神話,但同時也是一個美國挾以要脅中國大陸的產業工具。這兩種印象並存,成為大陸對張忠謀及其台積電既愛又恨複雜情緒的所有來源。但該是時候拆解這兩張面孔。

台積電神話背後的大陸支柱

張忠謀和台積電的「偉大」形象,在大陸眼中具有神話色彩。其一是台積電改變全球半導體行業的遊戲規則,使晶圓代工從IDM(整合元件製造)中脫離出來,形成獨立的分工體系,這讓重資產的半導體產業有可能騰出足夠的精力集中代工。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其二,在大陸看來,除了運氣之外,台積電能夠超越美國無線電(RCA)、荷蘭飛利浦(Philips)(恩智浦半導體),不僅逼退英特爾(Intel),還凌駕於三星(Samsung)半導體,成為全球最賺錢的半導體公司,自有其異於常人之處。

總而言之,台積電憑藉其對市場需求的超前預見和靈活的管理方式,對技術創新的精益求精和完備的人才培育計劃,維持其在業界的領先地位。也因此,大陸社會多認為自身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是欠缺類似張忠謀這樣的神話人物,但事實如此嗎?

綜觀歷史,英雄人物都不是憑空而生,而是「時」與「勢」給造出來的。台積電能獲得成功除其經營策略的必然性外,也有其偶然性。一次是1980年代美日半導體博弈下的結果;近一次則是因為中美科技競爭,導致成為半導體製造龍頭的台積電再度活躍於鎂光燈前。所以台積電的功成名就除了經營策略優勢,重點仍是來自於外部力量。

事實上,台積電的壯大還有中國大陸這根頂梁柱。必須注意到,台積電在逐步創造高營收的同時,大陸市場在其中的分量愈來愈重。以2019年為例,台積電來自北美市場營收佔總體營收60%,中國大陸市場則是20%;陸企華為甚至是台積電第二大客戶,2019年營收佔到14%。

再者,從台積電產品平台來看,同樣是2019年數據,其中智慧型手機便佔總體營收49%。而據專業研究機構TrendForce統計,2020年全球六大智慧型手機品牌,大陸廠商便佔了三家(華為、小米、OPPO),而這三家廠商的手機產量便佔前六大品牌約45%。

也因此,台積電勢必得重視並貼近終端消費市場。所以2015年台積電決定到南京投資設置12吋晶圓廠,2018年開始量產,量產不到一年時間便單季轉虧為盈。所以台積電的成功,除了時空、政治因素之外,還有對企業經營對市場配置的考量,而台積電在過往很長時間得利於大陸市場,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政治博弈中的被裹挾者?

也因此,從中共當局的角度來說,恰恰是大陸與台積電的商務往來,加上中美博弈的大氣候,因此對台積電有著不同於民間面向的認識。

在大陸民間眼中,台積電從來不是孤立的工業奇蹟,從其誕生之日就深深打上了台灣當局支持和美國技術承接者的烙印,因此很難讓「政治的歸政治,經濟的歸經濟」。

台積電對華為的晶片「斷供」對後者造成了嚴重的後果,依賴台積電代工高端晶片的華為不得不進行戰略調整。華為因美國禁令無法得到台積電代工的麒麟晶片而導致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大幅下滑,IDC數據報告顯示,2020年全年華為手機的出貨量為1.89億支,同比下降了21.5%。

該事件暴露大陸晶片產業落後的同時,也深深刺激中國大陸的民族主義情緒。事件後,張忠謀和台積電的形象一度被「黑化」。有大陸聲音稱台積電「斷供」乃是背後捅刀行為;也有聲音稱台積電背後實為美國資本控制,順理成章會成為四眼聯盟「絞殺」中國大陸半導體產業的馬前卒;還有聲音質疑張忠謀的國籍和出身,並對當年台積電起訴打壓中芯國際在大陸的發展表達憤怒。甚至有網民想像,如果兩岸統一,台積電便能順勢成為「中積電」……

種種情緒攻擊,並未因台積電在2020年9月15日美國禁令生效前,集中產能為華為備貨而消失。

北京會理性務實看待台積電

持平而論,這並不是台積電的意志所能左右的,台積電既無法在中美的國家衝突中獨善其身,更不可能在兩岸的政治對立中不受民進黨政府的政策限制。所以,台積電將因此而被迫放棄華為這樣的客戶,甚至與大陸其他客戶的合作機會,其遭遇固然值得同情,不過它的存在,對於兩岸、對於中美來說,注定不會是一個簡單的經濟和科技超越的問題,而必然會成為一系列政治博弈的被裹挾者。從這一角度上說,在中國大陸,它也許很難比現在做得更多。

也因此,北京當局其實十分明白台積電在中美博弈之間的處境,同時也深知台積電跟大陸市場的合作,因此中共對台積電不會有太多「政治上的意見」,正如同明瞭台積電的興起仰賴時與勢的變化。

所以,中國大陸在看待台積電因美國禁制令斷供華為的問題上,會從政治角度、商業角度分別考慮。中共一方面明白台積電受到美國千絲萬縷關係制約,所以不會是攻擊對象,也不會興罪台積電;而另一方面也考量到國家產業發展利益,因此並不會選擇制裁台灣企業。畢竟,從國家利益的高度來看,摸清真正的敵人,看到自身發展弱項並攻克,才是中共首要之務。

關鍵字: 多維TW台積電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快訊/永豐金砸600億「現金+換股」 取得京城銀100%股權

快訊/永豐金砸600億「現金+換股」 取得京城銀100%股權

永豐金 (2890) 與京城銀 (2809) 27日分別召開董事會決議通過「股份轉換契約」。永豐金控將支付部分現金,並發行新股予京城銀行全體股東,以每1股京城銀行普通股將換得新臺幣26.75元現金與1.15股永豐金控普通股,將京城銀行納為永豐金控持股100%之子公司。

2024-12-27 20:12

台積電德國廠開設領英 廠區全貌曝光

台積電德國廠開設領英 廠區全貌曝光

台積電在德國的第一間歐洲工廠ESMC,近日開設領英(LinkedIn)官方帳號,並秀出ESMC的廠區全貌,同時,其最新PO文更表示,其營運將會優先考慮環保實踐並投資永續基礎設施。透過這些努力,不僅在建立半導體的未來,而且還在幫助保護我們的星球。

2024-12-27 18:48

世紀「無人機題材」漲勢兇猛! 遭強制公布11月每股賺3.77元

世紀「無人機題材」漲勢兇猛! 遭強制公布11月每股賺3.77元

半導體類股世紀民生(5314)跨足領域多元,其中自主研發無人機進入量產,股價強勢上漲,今(27)日股價收660元漲停價,近2個月飆漲快2倍,因多次達公布注意交易資訊標準,今日公布11月單月每股盈餘(EPS)賺3.77元,比去年同期大增1350%。

2024-12-27 15:19

京元電明年資本支出達233億元 寫公司歷史新高

京元電明年資本支出達233億元 寫公司歷史新高

封測大廠京元電子(2449)今日召開董事會,決議通過2025年度資本支出計劃,金額為新台幣218.44億元,另加計子公司資本支出共計新台幣233億元,這也寫下公司資本支出歷史新高。

2024-12-27 18:51

京城銀、永豐金婚事成了? 同步晚間8點開重訊

京城銀、永豐金婚事成了? 同步晚間8點開重訊

京城銀(2809)、永豐金(2890)將同步於今(27)日晚間召開重訊,業界臆測兩者將合併,京城銀淨值約540億元,若以股價淨值比1.1~1.2倍購併,合併價金落在650億元,以股本111億元,換算每股合併價格約54~58元之間,以今日收盤價49.55元,溢價約9~17%。

2024-12-27 18:47

台積電日本廠量產了!  本周正式通知熊本縣政府

台積電日本廠量產了!  本周正式通知熊本縣政府

日本熊本縣知事木村敬今天透露,台積電位在熊本縣菊陽町的第一工廠已開始量產。這座工廠將製造日本國內目前最先進的12至28奈米製程的邏輯半導體,並供貨給索尼集團等客戶。

2024-12-27 12:42

輝達市值緊咬蘋果 外媒揭雙方多年恩怨秘辛

輝達市值緊咬蘋果 外媒揭雙方多年恩怨秘辛

AI晶片大廠輝達(NVIDIA)今年以來股價勁揚190%,市值突破3兆美元(約新台幣98兆元),一度擠下蘋果登上全球市值一哥。外媒揭露,輝達晶片雖然受到微軟、亞馬遜等大廠青睞,但蘋果卻非輝達主要客戶,雙方恩怨可追溯到約20年前。

2024-12-27 12:01

網購剛性需求強勁 經濟部:今年營收估達4600億元

網購剛性需求強勁 經濟部:今年營收估達4600億元

疫情過後報復性消費潮消退,但網購仍具剛性需求,經濟部統計處指出,今年前11月電子購物業年增3%,優於實體零售業2.6%,預估今年營收可望站穩4600億元再寫新高。

2024-12-27 18:15

2025年新制 財政部實施10項利民便民措施

2025年新制 財政部實施10項利民便民措施

即將迎來114年(2025年)新的一年,財政部今(27)日表示,明年實施10項利民便民措施,減輕民眾負擔,並提供更便利稅務服務,打造友善賦稅環境。

2024-12-27 16:48

「爆款鞋王」來億砸1億美元蓋印尼第3廠 總產能上看1.24億雙

「爆款鞋王」來億砸1億美元蓋印尼第3廠 總產能上看1.24億雙

製鞋大廠來億-KY(6890)公告,印尼億宥新廠取得BIP工業區8.7公頃土地,因應adidas訂單需求持續暢旺,日前董事會通過1億美元投資案,設立第3座工廠,新廠未來規劃年產能可望達1000萬雙,合計印尼3廠年產能可達5000萬雙,未來全球總產能上看1.24億雙,挹注營收成長動能。

2024-12-27 15:00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