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今(25)日舉辦政策公聽會,各界聚焦「囤房稅推不推」,學者和民間團體轟政府太消極,但財政部長蘇建榮表示,應審慎。(資料圖/記者屠惠剛攝)
記者吳佳穎/台北報導
高房價成民怨,今(25)日立法院政策公聽會,聚焦是否推動「囤房稅」。財政部表示,擔心有轉嫁、城鄉差距問題,需整體配套實施,否則不公平;但在野黨、學者、民間團體嗆政府逃避「囤房稅」,沒有正面回應具體配套,是不敢做,也有學者表示,要把各種狀況勾稽出來,對各地方政府來說,真的很難,因為各地房屋的評訂價格差距太大。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講座教授張金鶚表示,囤房稅經過研究調查,減緩漲幅是「顯著有效」,且六都中對台北市的房價抑制效果最大。呼籲政府「有效就去做」,當然所有稅負改革都需要配套措施,但是因沒配套,而整個不做,就會因小失大。
民間團體OURs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彭揚凱猛力砲轟,政府提出的疑慮像是,稅額轉嫁(囤房稅會被轉嫁變成弱勢租屋族承擔)、城鄉差距(許多人擁有的是偏鄉的祖厝空屋,非投機炒作用)、稅基過低等等,這些問題既然都知道,為何不想方設法解決?在野黨、民間團體也有提出解決方案,這些具體問題只要數據統計出來,都可以再設計配套,讓囤房稅不誤殺,但政府不回應,一直在「歪樓」 ,數據也在手上,不放出來,囤房稅議題政府像是逃避不敢做。
國立金門大學海洋與邊境管理學系教授徐崑明則表示,囤房稅這一題,各地方差易真的太大,所以2014年休房屋條例稅之後,各縣市政府到目前為止,只有台北市願意這麼做,不能用台北市的經驗去放大到全台灣,這是一個確定狀況。一旦推行「囤房稅」會有一些不公平的地方,要考慮更嚴謹一些。要把各種狀況勾稽清楚,真的很難,因為各地房屋的評定價格差距太大了。
財政部報告指出,現行稅制已具備囤屋稅機制,使有多屋者負擔較重稅負,但若僅調高法定稅率,地方政府不訂差別稅率,或下調稅基,效果有限,擴大到全國,各縣市房屋按相同標準課稅,恐不公平。
財政部長蘇建榮表示,房屋稅改革是中長期計畫,必須審慎,不是財政部說做就做,要考慮地方政府稽徵上可能面臨的問題,財政部也會虛心檢討,逐步落實房屋稅改革。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