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周刊/全球最低企業稅 對台股有何影響

▲圖片來源「理財周刊」提供▼

文/洪寶山

二○二○年突然爆發的COVID-19疫情,讓全球經濟的起點回歸到一致,可以說當下各國政府都努力試圖讓經濟活動回復到二○一九年的狀態,只是大家心裡都明白,這個疫情至少拖個一至二年,因為沒人敢保證,接種了疫苗就可終身免疫,更不知道變異中的新冠病毒,超強傳染力還會持續多久,這一切得等到今年冬天才有答案。

通膨回歸元年 擁抱大宗商品

在這個背景下,美國就有理由繼續維持超寬鬆貨幣政策與舉債刺激經濟,但是股民們會發現,通膨的威脅越來越近,因此一開始,開宗明義的告訴大家,二○二一年是通膨回歸的元年,大家要做好資產配置,擁抱大宗商品、遠離科技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聯準會在二○二○年三月一口氣祭出無限量貨幣寬鬆政策,之後聯準會的動作就比較少,反倒是拜登從去年底火速推出九千億美元的紓困案,今年初又通過了1.9兆美元的經濟刺激法案,還有二兆美元的基建計畫在國會中等待表決,甚至把教育、醫療等一起包裹起來表決的話,還可能擴張到四兆美元,可說是史上最大規模的美元量化寬鬆,這還不包括川普在二○二○年推出的三兆美元紓困方案。應該會有人好奇,美國到底可以舉債到什麼樣的地步?聯準會這台印鈔機真的可以無限量供應美元嗎?

美國聯邦赤字 即將超過GDP

聯準會發行貨幣是拿美國政府的稅收當信用基礎,對應著政府債務多寡程度而決定發行量,一般來說債務餘額不超過GDP的70%最好,如果債務餘額達到GDP的100%,觸及重大金融危機的警戒線,像二○一三年歐債危機時,歐豬五國債務餘額超過GDP的150%,就會發生債券信用危機。美國二○二○年財政年度的聯邦赤字將達3.3兆美元,佔GDP的98%,是二○一九年的三倍以上。上次美國債務超過GDP是二戰的一九四六年,佔GDP的106%。

由於政府的債務一般平均分十年償還,如果債務餘額超過GDP的150%,每年就要償還GDP的15%,而全部債務餘額每年的利息哪怕只有2%,總量也會達到GDP的3%,加在一起就超過GDP的18%。而在美國的稅制下,40%稅收被美國州郡縣拿走,聯邦政府可以拿到的稅收實際上只能占到GDP的18%,這表示在公務人員不吃不喝的情況下,聯邦政府的稅收僅能償還本息。

訂最低企業稅 善控美債規模

從這個角度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拜登在推出二兆美元基建計畫的同時,又夾帶了調高企業稅到28%,企業的海外利潤最低稅從原來的10.5%提高到21%的條件,經過仔細估算,如果能夠將企業稅調高到25%,則額外增加的稅收約等於基建計畫的二兆美元舉債,如此美債規模仍在可控的邊緣。

不過,這有個前提,就是美企乖乖的繳稅,這應該很難,試問有哪個富人不避稅,是吧?所以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四月五日才會表示,美國正在與G20經濟體合作並呼籲共同設定全球最低企業稅,防止企業為避稅而搬遷,轉至更低的稅區。對台灣而言,既不是金融自由港,也不是貿易自由港,所以國際大企業是沒有動機因為避稅而搬遷到台灣。

但是從美國力推全球企業稅的動作來看,暗示著拜登政府為了振興經濟,在二兆美元基建計畫之後,可能後續還有舉債的動作。二○○一年柯林頓卸任總統時,美國國債總額不過5.7兆美元,二○○九年小布希卸任時,已經達到10.6兆美元,二○一七年歐巴馬卸任時則是19.4兆美元,而二○二○年底川普任期末,美國國債已經達到27兆美元的總額。

美國輸出通膨 大宗商品走強

近二十年來,美國債務總額大概是以每八年膨脹一倍的速度在增長,如果拜登連任做滿八年,美國國債可能達到40-45兆美元總額,這麼龐大的債務,必然造成弱勢美元,利多大宗商品。

換言之,二○二○年至今,甚至聯準會宣示的二○二三年底之前不升息的超量化寬鬆所帶來的通貨膨脹,相比以往美國歷次面對經濟危機時的量化寬鬆的影響,會持續更長的時間,簡單說,未來的股市投資邏輯就是─美國輸出通膨。

對照台股第二季盤勢變化,明顯發現造紙、鋼鐵、塑化、航運等跟大宗商品相關的類股走強,雖然還不清楚疫情對於電子類股「五窮、六絕、七上吊」的效應為何,但從中鋼四月十四日爆出47萬9742張單日成交量,創歷史天量攻上漲停,可知人氣風向已經從電子轉向大宗商品。

▲圖片來源「理財周刊」提供▼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理財周刊》1077期,便利商店及各大書店均有販售www.moneyweekly.com.tw

關鍵字: 理財周刊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台積電ADR春節休市期間跌6% 法人:蛇年紅盤先補跌

台積電ADR春節休市期間跌6% 法人:蛇年紅盤先補跌

台積電ADR雖然周五收紅,但台股春節休市期間遭遇DeepSeek利空衝擊,累計跌幅約達6%,加上川普關稅2.0版上路增加不確定性,萬寶投顧執行長王榮旭預期周一(2月3日)蛇年開紅盤應會先補跌消化利空,短線宜多觀察不宜貿進。

2025-02-01 13:36

川普見黃仁勳 輝達證實:加強美國技術和AI領導地位

川普見黃仁勳 輝達證實:加強美國技術和AI領導地位

美國總統川普與輝達(NVIDIA)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於當地時間31日(台北時間2月1日)會面,輝達發言管道稍後向外證實,雙方就加強美國技術和人工智慧(AI)全球領導地位展開洽談。

2025-02-01 12:24

川普關稅箭在弦上 黃金首度突破2800美元大關

川普關稅箭在弦上 黃金首度突破2800美元大關

美國總統川普揚言對中國、墨西哥、加拿大等地加徵關稅,國際貿易不確定性增加,國際金價應聲走揚,黃金交易市場周五盤(台北時間2月1日)首次突破2800美元大關,分析師預期投資人在「怕川普出手」的心理下持續推升避險買盤,將再進一步帶動金價走勢。

2025-02-01 11:54

2月桶裝瓦斯遇春節凍漲 中油:每公斤吸收0.7元

2月桶裝瓦斯遇春節凍漲 中油:每公斤吸收0.7元

受到春節物價穩定政策影響,台灣中油公司宣布自明(2)日凌晨零時起,2月份家庭用液化石油氣(桶裝瓦斯)、工業用丙烷、丁烷、混合丙丁烷及車用液化石油氣價格皆不調整。

2025-02-01 18:05

DeepSeek震撼輝達、台積電 科技專家妙喻「AI料理戰爭開始」

DeepSeek震撼輝達、台積電 科技專家妙喻「AI料理戰爭開始」

想像有一座全球頂級的料理學院,OpenAI 是這裡最頂尖的主廚,他花了多年時間,研發出了一道 「GPT-4 天價料理」。

2025-02-01 17:17

川普政策衝出新一波「財富重分配」 定期定額多重資產抗跌

川普政策衝出新一波「財富重分配」 定期定額多重資產抗跌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積極推出多項重大政策,群益投信指出,消息面上或可為金融市場增添波動,不過經濟仍維持溫和成長態勢,因此市場風險相對有限,仍看好股優於債,建議仍可聚焦於經濟和企業獲利仍穩健向好之美國股票、具新藥題材加持和政策環境順風之生技醫療股,台股方面在科技創新趨勢引領,以及殖利率優勢下,今年度仍看好有表現契機。

2025-02-01 17:00

川普關稅戰線擴大 晶片製藥鋼鋁油氣全入列

川普關稅戰線擴大 晶片製藥鋼鋁油氣全入列

美國宣布2月1日對加拿大、墨西哥、中國銷美貨品課徵關稅後,總統川普表示最快2月中還會對電腦晶片、製藥、鋼、鋁、銅及石油天然氣加徵關稅,為第二任內的貿易戰闢新戰線。

2025-02-01 15:36

基隆3100萬徵收補償金沒人領 地政處:再不領要充公了

基隆3100萬徵收補償金沒人領 地政處:再不領要充公了

根據基隆市政府地政處統計,截至2025年1月為止,基隆市的土地徵收補償費總計有3,100萬餘元尚未領取,市府提醒民眾,這些款項若在15年內未被領取,將被解繳國庫。請民眾至地政處網站「徵收補償費專區/未領取徵收補償費保管款清冊」查詢是否有自己或是家人的名字在上面,並呼籲民眾盡快查詢並申領,以免權益受損。

2025-02-01 15:04

2025年新金融詐騙 金管會:2大類型勿上當

2025年新金融詐騙 金管會:2大類型勿上當

內政部警政署打詐儀錶板統計,2025年1月,國內受詐騙案件達1萬3120件、金額95億4562.9萬元,金管會今(1)日進一步公開2025年2大類新型詐騙手法,呼籲民眾不要受騙上當。

2025-02-01 14:52

初四迎財神!屏東都城隍廟發錢母 民眾冒雨大排長龍數公里

初四迎財神!屏東都城隍廟發錢母 民眾冒雨大排長龍數公里

屏東市都城隍廟今(1)日大年初四舉行發錢母活動,吸引民眾排隊領取。廟方透露,今年共準備了1萬2000份錢母,即使今天早上天候不佳,排隊的人潮依然延綿不絕,達數公里之長,民眾希望領取錢母讓今年發大財。

2025-02-01 14:25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