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鏡週刊
上班族愛存股,不必頻繁進出,長期持有、每年穩穩領股息,就能幫自己加薪;但隨著股息再投入,存股部位越滾越大就未必符合投資效益,因為股利所得併入綜所稅後,可能得多繳稅。尤其,今年健保補充保費調高至2.11%,對一般上班族來說,真的要算仔細。
隨著上市櫃公司董事會召開,今年各公司的股利配發金額也陸續揭曉;對上班族來說,領到的股息需合併薪資所得報稅,稅務負擔可能增加,因此7、8月除權息前,市場上就會有所謂的棄息賣壓,避免自己在隔年5月報稅時,因領股息而多繳稅及補充保費。但存股族該如何評估是否該參與除權息?
投資達人股魚指出,由於每個人所得、家庭狀況不同,因此是否該參與除權息沒有一定答案,必須動手試算才能判斷。「若計算結果,參加與否影響繳稅金額在1至2萬元以內,棄息效果不夠明顯,那不用多想了,還是參與除權息。」
最簡單的檢視標準,就是收入、股息皆破百萬的存股族,再來考慮是否參與除權息。「這些『雙百』存股族,可能原本所得稅率級距在12%(含以下),但加入股息後就會跳到下一個級距、20%,差距較大,此時就要試算繳稅金額、及不參與除息的交易成本,看看哪個結果更划算。」
股魚解釋,很多人怕多繳稅,寧可棄息賣出也不領股息,忽略了隱含的交易成本,包括券商手續費0.1425%、證交稅0.3%,「尤其交易稅部分,是以總成交金額來課稅,若為棄息賣出市價600萬股票,光是交易稅就要付出1.8萬元,加上手續費其實並不明智。」
最重要一點,是除息後未必能以原價買回,「若之後股價甚至還貼息,投資人就會更不想買進,存股計畫可能就此中斷,這就是人性的考驗。」
更多鏡週刊報導
【存股節稅1】領息還是賺價差? 存股達人大俠武林這樣做兩邊通吃
【存股節稅3】月薪4萬小資女 存股不用繳稅還能賺退稅小紅包
【2021報稅必知4】存股族怎麼報稅最有利? 年領百萬股利的達人算給你看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