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探/賺飽季底行情紅利

(圖/先探投資週刊 提供)

台積電即將除息,帶動半導體族群的IC設計、驅動IC、無線通訊IC及記憶體等族群上漲,而五月營收創新高電子股也分進合擊;原先強勢的航運三雄續強,指數頗有挑戰高點企圖,正值季底,法人認養股也有所表現,台股呈現高檔傳產及電子輪動格局。

文/方亞申

最近美股充滿中小型股炒作風潮,且國際原物料價格今年累計大漲,正值聯準會將開會,原先市場預期縮表或是QE可能提前結束或進行,但科技股轉強,四大指數中除了原先最強的道瓊拉回外,標普又向上推升創高,那斯達克距離高點不遠,費半也攻上所有均線;而原油價格站上七○美元,傳產股表現也不錯,大致上強勢股包括能源、鋼鐵、汽車、零售通路(如目標百貨、梅西百貨)及生技股的葛蘭素、可口可樂等;科技股谷歌、臉書最強先創新高,蘋果、亞馬遜築底盤堅;網路設備大廠思科創高很強;半導體大多整理,但輝達最強領先創高,其他則是Maxim、MRVL以及Microchip走勢較佳,代表MCU、類比IC及網路通訊晶片業績可能較好。

台股再創新高僅差臨門一腳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國四月CPI拉升至四.二%,一度震驚市場,認為聯準會將有收縮資金動作。但是這些年,美國印了大量鈔票,但都沒有達到通膨目標值二%,儘管數據顯示通膨率已是二○○八年以來最快速度成長,但美國十年公債殖利率仍創下一年以來最大跌幅,通常會導致利率飆升,給高估值的股票帶來麻煩。相反的,那斯達克指數最近十一個交易日漲多跌少,平均上漲一.七%,只是十年期公債殖利率下跌令價值股壓力較大,原本強勢的銀行股普遍下跌較多,但幅度不大。債市下跌,市場解釋為因聯準會決心保持低利率,因此通膨不足為懼,所以科技股才能加入上漲行列。其實科技股自三月起就開始整理,主要是反應可能升息。不過隨著Google、臉書、輝達股價創新高下,後續觀察跟進者是否增加,果如此將替科技股打開另一條上漲之路。標普指數率先創高,包括那指及費半只要站在十日線上都屬強勢。

國際股市依然是多頭走勢,歐洲正朝向解封前進,歐盟各國領袖對於復甦基金規模敲定為七五○○億歐元,歐洲央行(ECB)在十日貨幣政策會議維持利率水準與購債規模不變,並表示繼續以「大幅快於第一季的速度購買債券」,歐洲央行總裁表示,歐元區的經濟展望比三個月前樂觀。暫時性的供給限制帶來物價壓力,但通膨預期仍維持在受控制的水準。同時調高經濟成長與通膨率預測,今年成長率從四%調高至四.六%,明年從四.一%調升至四.七%,歐元區今年通膨預測由一.五%上修至一.九%。顯示歐盟也不認為通膨嚴重,只有中國四月PPI高達六.五%,企業受成本提高之苦,所以股市較弱。而歐洲以德國及法國帶頭,其他歐盟國家股市都在輪流創高,瑞士上升角度更陡。亞洲除中港股市外,韓股本周創歷史新高、日股則是逼近三萬點,股市展開另一段多頭。深受疫情之苦的印度股市更是創歷史新高,所以說全球股市是朝著好的方向走。

台股端午節前雖出現賣壓,但主要是投信及官股銀行減碼,外資反而較積極買進,使得指數收高,周線出現四連紅。節後股市再上漲,距離歷史高點一七七○九點已不遠。只要成交量維持在四五○○億元以上,較有利多頭邁向歷史新高點。此外,隨著確診人數降至二百人以下,雖然疫情依然嚴峻,但總是從高峰下滑,而台積電十七日除息二.五元,股價已提前反映站穩六百元,主要是宣布下一次除息將提高至配息二.七五元,台積電走強,帶動聯電、華邦電等上漲,有利股市多頭走勢。自從台灣進入三級警戒已一個月,期間也傳出科技公司員工染疫,但是上市櫃五月營收還是有一二八家創歷史新高,總體合併營收達三.一九兆元,年增十七.二三%,創史上最強五月;內需雖被打趴,但顯示外銷狀況還好;事實上,五月台灣出口年增高達三八.六%,為連續十一個月正成長,是二○一○年八月以來第二高增幅、僅次於今年四月,展望六月將續紅,估計六月出口年增率約二七~三一%。第二季台灣的出口可能破千億美元,這又是新的里程碑,也就是台灣外銷基本面還是很好。法人估算,整體上市櫃第二季獲利約有望突破九千億元,略低於首季九八○○億元,上半年獲利仍可望達一.八兆元,還是非常好。

風向變了 電子股靜極思動

而正當國人因慌張的時候,高盛集團給台股目標價上看一九○○○點,認為有台灣企業七二%營業額來自海外,疫情不會造成經濟太大的影響,而五月經濟數據也出奇的好。此外,企業盈利增長全球最佳,今年不計台積電的盈餘成長率達四七%;三是台股很便宜,不計台積電,本益比只有十二.二倍,台股的股價淨值比、股東權益報酬率,都是亞太區最高,外資終將回補。

[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

儘管國內因為施打疫苗,雜音不斷,但是經濟還是朝著好的方向走,這次疫情來得又急又快,算是給原先自滿嚴控疫情的政府一次教訓。隨著美日疫苗逐漸到位,七月以後有機會朝向解封。

管挖礦熱潮在第二季未有走弱跡象,但顯卡市場依舊供不應求,挹注台灣三大板卡廠華擎、技嘉及微星板卡業務維持高檔。另一方面,WFH、線上學習需求延續,全球筆電供訂單能見度已至年底,供貨缺口比例卻仍有兩位數,亦將帶動台廠PC業務持續增溫。最重要看看GPU供應商輝達股價不斷領先費半其他個股創新高價,顯見這方面還是很熱。微星及技嘉五月營收皆有逾四成的年增幅,各自站上歷年同期新高,及單月歷史第三高的表現。另全球主板前兩大的技嘉,除了板卡出貨皆維持高檔,在伺服器業務加持下,今年來除二月外,單月營收站上百億元以上,五月合併營收年增近五二%、達一一六億元刷新歷史新高。三大板卡廠前五個月累計合併營收,皆同步創下歷年同期新高。且諸如技嘉含息五元、微星六.一元、華擎八元,都是具有相當值利率保護,逢低可注意。(全文未完)

全文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148期精彩當期內文轉載》

(圖/先探投資週刊 提供)

關鍵字: 先探投資週刊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抽中賺44萬!印能吸逾5萬人申購 凍資破656億

抽中賺44萬!印能吸逾5萬人申購 凍資破656億

興櫃股王、擁「封測小巨人」外號的印能科技(7734)上櫃前公開申購今(18)日為最終日,因價差大,市場估「抽中1張賺44.5萬元」,吸引大批股民進場報隊。根據證交所統計,印能兩天來參與公開申購共有5萬2543筆,以印能公開申購價格每股1250元、每張125萬元計算,凍結市場資金逾656億元。

2025-02-18 11:33

勞金局辦理16億美元委任案 徵選4業者、每家4億美元

勞金局辦理16億美元委任案 徵選4業者、每家4億美元

勞動基金運用局今(18)日公告,將辦理新制勞工退休基金114年度國外投資「全球氣候轉型被動股票型」委託經營公開徵求受託機構,本次預計擇優徵選4家受託機構,每家受託金額為4億美元,總委託金額共16億美元。

2025-02-18 10:35

藥華藥專利戰受挫 股價跌逾9%失守700元大關

藥華藥專利戰受挫 股價跌逾9%失守700元大關

藥華藥(6446)昨(17)日晚間舉行重訊記者會,表示被國際商會仲裁庭要求藥華藥需賠償AOP公司2筆賠償金共156.29萬歐元,今日開盤後藥華藥股價重摔逾9%,股價最低來到695元,接近跌停。

2025-02-18 09:42

川普關稅、央行買盤 高盛上調2025年金價預期至3300美元

川普關稅、央行買盤 高盛上調2025年金價預期至3300美元

由於央行需求持續強勁,川普課徵關稅不確定因素,高盛週一將2025年底金價預期從每盎司2890美元上調至3100美元,若川普關稅等不確定因素再刺激,2025年可望衝上3300美元。

2025-02-18 10:00

DeepSeek刺激AI導入 法人看好台灣供應鏈優勢

DeepSeek刺激AI導入 法人看好台灣供應鏈優勢

在台股轉強帶動下,台股ETF近一月績效亮眼,去年2024年發行成立的台股ETF共有10檔,近一月全面正報酬,不過,唯有台新臺灣AI優息動能ETF基金(00962)重新回到發行價之上。展望台股後市,台新投信表示,DeepSeek並不會改變AI的趨勢,反而更顯AI是國力競爭所在,更多公司將AI導入期產品分析及行銷之中,將帶動更廣泛AI產業之產值成長循環,並進一步推升台股獲利,分析師估2025年台股獲利2位數成長,拉回即是買點,其中,台灣AI概念股是全球重要供應鏈,業績成長看俏,建議逢低布局台股AI ETF。

2025-02-18 10:43

12年來最怒!9成勞工不滿薪資 65%還被變相減薪

12年來最怒!9成勞工不滿薪資 65%還被變相減薪

年後轉職潮仍持續進行,不少勞工仍對薪資狀況不甚滿意,根據yes123求職網調查,有超過92%上班族不滿意現在薪資,且更有約65%曾被變相減薪,對於薪資滿意度平均只有36.4分,寫12年新低,平均希望能加薪6140元。

2025-02-18 08:00

日月光吳田玉:AI引三大變革「競爭更激烈」 台廠應廣結善緣合作

日月光吳田玉:AI引三大變革「競爭更激烈」 台廠應廣結善緣合作

封測龍頭大廠日月光(3711)馬來西亞檳城新廠落成啟用典禮前,執行長吳田玉也針對半導體產業及AI帶來影響進行深度分析,他認為AI的出現與發展,將會為全球帶來三大項重大變革,包括改變世界上的一切、硬體成為進步的瓶頸以及供應鏈的重組,至於要如何面對及前進,吳田玉則重申他先前曾多次提倡的「廣結善緣、多交朋友」,同時,也要勇往直前,不要停下來考慮,但往前同時,也要努力走在對的道路上,這樣才會成功。

2025-02-18 00:26

00878輸了!2月台股高息ETF年化配發率大車拼 00894黑馬竄出

00878輸了!2月台股高息ETF年化配發率大車拼 00894黑馬竄出

2月份台股ETF配息排行榜,第一名竟然不是00878! 只有1檔ETF配息破10%,想要參與除息02月17日前記得買進!

2025-02-18 00:02

卜蜂看今年審慎樂觀 桃園分切廠7月啟用可貢獻營收30億

卜蜂看今年審慎樂觀 桃園分切廠7月啟用可貢獻營收30億

卜蜂(1215)2024全年合併營收為279.57億元,年減4.12%,但仍寫下歷史第二高成績,董事長鄭武樾表示,主要是受到上半年雞價影響所致,今年整體來看審慎樂觀,桃園分切廠預計7月啟用,1年可貢獻約30億元營收;另針對股利政策,鄭武樾透露應該會是歷年來次高,會努力爭取,希望來回饋投資者。

2025-02-18 12:20

禽流感、飼料成本漲 卜蜂董座:蛋價應該要調漲

禽流感、飼料成本漲 卜蜂董座:蛋價應該要調漲

國際原物料價格持續上漲,大宗物資黃豆、玉米現在價錢已經是高價位,不過國內豬價維持、雞價有成長,但蛋價表現不好,卜蜂(1215)董事長鄭武樾指出,近期傳出飼料每公斤要漲0.4元,加上有禽流感因素,造成雞農損失很大,因此合理上來說蛋價應該要調漲。

2025-02-18 12:18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