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表示台灣物價穩定。(圖/翻攝自央行臉書)
記者陳心怡/台北報導
央行今(22)日在臉書發文指出,一般性物價(如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 CPI))具「普遍」、「持續」與「顯著上漲」等特點,才稱為有通膨(inflation)的現象。所以,如果只有部分商品價格短暫上漲,並不是所謂的通膨。
央行表示,近月以來,台灣17項重要民生物資CPI年增率雖呈走高,迨至今年9月為3.31%;但其占CPI權數不大,影響相對有限。此外,油料費、運輸費及蔬菜價格上漲較高(本年1~9月合計使CPI年增率上升1.01個百分點),惟其價格上漲大抵係受短期因素影響,例如蔬菜價格上漲與豪雨成災等有關。
央行指出,民眾對物價下跌較無感受,對物價上漲的感受則較深。今年台灣通膨率較高(1~9月平均為1.74%),亦與去年物價下跌致比較基期較低有關;若以近3年平均(2019~本年9月平均)通膨率而言,則仍低於1%,相當溫和。
央行表示,台灣長期以來維持通膨率低而穩定的結構性因素仍在,如全球化與自動化等因素導致供給面成本下降、公共費率(水、電費)平穩、貨幣政策透明度高,及沒有政府債務貨幣化問題;另並未發生物價「普遍」、「持續」、「顯著上漲」的通膨現象,益以通膨預期長期持穩於2%以下,短期內這些有助物價穩定的因素應不至於鬆動。
此外,主要機構預測台灣本年CPI年增率不至於超過2%,且明年將回降,通膨預期在2%以下,國內通膨率應無持續走升之虞。
央行強調,維持物價穩定是央行的主要職責,央行將持續關注國內物價走勢,掌握整體通膨發展,並採行妥適貨幣政策。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