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通膨知道多少?央行5大QA替民眾解惑

▲關於通膨的相關概念您知道多少?央行報您知。(圖/翻攝自央行臉書)

▲央行解釋通膨相關概念。(圖/翻攝自央行臉書)

記者陳心怡/台北報導

近期各界都在關注通膨問題,中央銀行今(15)日也在臉書整理各界對通膨的5項QA,替民眾解答,同時也強調民眾對於物價上漲的感受,央行也感同身受。

Q1:什麼是通膨?為何央行須關心通膨?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通膨(inflation)係指「一般物價水準在某一期間內,持續以相當的幅度上漲」或是「等值的貨幣,其購買力持續性的下滑」。因此,如一經濟體的一般物價具「普遍」、「持續」與「顯著上漲」等特點,才稱為有通膨的現象。經濟學者大多認為,最能夠用來衡量通膨的一般物價是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 CPI);此外,經濟學家認為,對央行而言,更具政策涵義的是不含蔬果及能源價格等短期波動較大項目的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ore CPI)。

由於通膨會傷害貨幣購買力,對固定收入或弱勢族群等衝擊尤深;因此,央行須關心通膨、致力於維持物價穩定,以維護民眾的購買力,並降低民眾對於相對價格與未來物價水準的不確定性,做出適當的經濟決策,此有助於降低資源配置效率的扭曲、提升經濟效率,進而促進可持續成長(sustainable growth)。

Q2:一般民眾對通膨的感受為何與CPI官方統計數字有距離?

CPI代表所有家庭購買消費性商品及服務價格變動的平均情況;不過,CPI的變動可能與民眾對物價變化之實際感受有落差。例如,本(2021)年10月台灣CPI年增率為2.58%、核心CPI年增率為1.43%;惟17項重要民生物資CPI年增率則為3.07%,較CPI年增率為高。此外,如按購買頻率觀察,「每月」至少購買一次的商品漲幅更高達5.52%(主因油料費、水果及蔬菜價格漲幅高),超過CPI年增率的兩倍。

因此,對一般民眾,尤其是低所得階層,這些生活中較重要、較常購買的商品價格漲幅較大,亦使彼等對物價上漲的感受更深。然而,究諸實際,購買這些商品項目的生活負擔占整體生活成本的比重,其實並沒有那麼大。

一般民眾對通膨的感受深,央行亦感同身受;不過,近期這些民眾購買頻率高的商品價格漲幅高,亦與上(2020)年基期較低有關。為嚴防商家趁機囤積哄抬、操縱物價,行政院已於本年10月間啟動「穩定物價小組」運作機制,加以本年電價不調整及油電價格平穩機制已適時啟動,應有助降低通膨預期。日前經濟部亦與主要超市賣場取得共識,將自本週起至年底前,設民生商品抗漲區域並明顯標示資訊,避免因預期心理引起價格波動,也有助消弭民眾恐慌。

Q3:央行為何強調核心通膨率的重要性?

央行除關注所有項目的CPI(亦即所謂的標題CPI(headline CPI))外,亦關注不含蔬果及能源價格的核心CPI,主要係因蔬果價格易受短期因素(如天候等)影響,對於這些影響物價的暫時性或短期因素,央行不應貿然作出反應,否則將使經濟波動更大。因此,在判斷有無通膨壓力時,必須同時檢視這兩者。

詳言之,央行如回應CPI中這些屬暫時性或短期變動的項目(例如豪雨、颱風所導致的蔬果價格上漲),而採緊縮性貨幣政策立即提高利率,惟貨幣政策的效果須經一段時間才會顯現,況且這些短期影響物價因素很快就會消失,在貨幣政策效果尚未顯現之際,蔬果價格早已回落,屆時是否又要降低利率?因此,央行主要關心中長期的通膨率走勢,聚焦於研判導致長期物價不穩定的因素,並做出適當回應;若央行伴隨短期因素的波動而頻繁地調整貨幣政策,反而會加重經濟波動。

本年1~10月台灣核心通膨率為1.26%,顯示台灣目前的通膨仍屬溫和。

Q4:為何央行認為近期通膨率走高應屬短期現象?

通膨率的預測雖具不確定性,惟根據目前本行所掌握資訊,近期通膨率走升應屬短期現象,此與國際間主要央行(如Fed、ECB及BoE等)的看法一致。國際間政策制定者大抵認為,伴隨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所致的特殊因素趨緩,供應鏈瓶頸將於明(2022)年下半年漸獲緩解、商品供需不平衡的現象亦將逐漸消除,通膨率亦可望趨穩。

目前台灣社會物資充裕、受供應鏈衝擊問題尚不顯著,且長期以來維持通膨率低且穩定的結構性因素(structural factors)仍在:如全球化、自動化及電子商務興起等因素導致供給面成本下降、公共費率(水、電費、大眾運輸費用)平穩、制約通膨預期的貨幣政策機制並未改變。此外,台灣沒有類如主要國家政府債務貨幣化的問題;前述這些有助物價穩定的因素,短期內應不至於鬆動。

Q5:為何經濟學家大抵認為通膨率溫和上漲是好的?

經濟學家大抵認為,溫和上漲的通膨率(如通膨率介於1%~3%或平均約為2%)有利於經濟成長。例如,在通膨率溫和上漲的情況下,企業較有可能獲利,因而將較願意進行投資、增加雇用員工,有助於生產力獲益、就業創造與可持續成長,並帶來良性循環;反之,若出現物價持續下跌的通縮(deflation)現象,因民眾恐延後消費,導致廠商存貨增加,企業將不願進行投資,甚至可能減薪、裁員,經濟成長亦將萎縮,不利人民福祉的提升。

根據國際經驗顯示,低且穩定的通膨(low and stable inflation)有利於各經濟部門做出健全的經濟決策,創造一個對產出、就業及所得穩健成長的有利環境,是提振人們對貨幣價值之信心、促進強勁的經濟表現,以及提升生活水準的最佳方法。

關鍵字: 央行通膨CPI

分享給朋友:

※本文版權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ETtoday著作權聲明]

推薦閱讀

台積電刺激! 韓學者籲政府砸逾6兆組「KSMC」對戰

台積電刺激! 韓學者籲政府砸逾6兆組「KSMC」對戰

受到台積電(2330)掀起「護國群山」效應,韓國國家工程院 (NAEK) 在首爾舉行的研討會上討論了組建韓國半導體製造公司「KSMC」的計劃,並呼籲當地政府在未來20年內砸2000億美元(逾台幣6.4兆元)的經費支持半導體代工業務。

2024-12-22 16:35

今年二手船成交近2000艘 新造船價太高、二手船立刻可賺錢

今年二手船成交近2000艘 新造船價太高、二手船立刻可賺錢

今年是航運資產市場特別活絡的一年,造船訂單創17年新高,二手船交易近2千艘,而今年6月,印度官方宣布將在未來十年內成立一家全新國家航運公司,並將船隊規模擴張至1000艘,成為二手船及新造船市場的「重磅炸彈」。

2024-12-22 15:54

美國降息謹慎、外資放假 法人建議中立觀察前波低點支撐

美國降息謹慎、外資放假 法人建議中立觀察前波低點支撐

12月18日Fed FOMC會議決議降息一碼符合市場預期,惟對2025年保持降息謹慎態度,由利率點陣圖來看,明年恐僅降息2碼,引發市場失望性賣壓,永豐投顧認為,本周為財報、經濟數據空窗期,無題材表現,又面臨外資聖誕假期,預計成交量清淡,川普即將在1月20日就任,金融市場變數多,建議中立,觀察前波低點22,055點是否有守。

2024-12-22 13:59

別搭錯車!比特幣3波投資浪潮一文看 ETF正香

別搭錯車!比特幣3波投資浪潮一文看 ETF正香

比特幣概念股並不是新題材,但從 2017 年到現在環境與科技都改變那麼多,你以為的「比特幣概念股」難道還停在版卡的時代嗎?

2024-12-22 13:11

快加油! 明起汽、柴油各漲0.1元

快加油! 明起汽、柴油各漲0.1元

台灣中油公告自明(23)日凌晨零時起汽、柴油價格各調漲0.1元,參考零售價格分別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8.6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30.1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32.1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7.3元。本周因平穩雙機制啟動,汽、柴油各吸收1.2元。

2024-12-22 12:04

台北101跨年煙火施放5分多鐘 賈永婕明赴立院備詢

台北101跨年煙火施放5分多鐘 賈永婕明赴立院備詢

立法院財委會將於明(23日)審查台北101跨年煙火議題,會前財政部送交立法院的報告書中提前曝光,台北 101 跨年煙火主題為「Team Taiwan及 Champion」,以棒球之奪冠為主軸,預計施放時間約 5 分多鐘,主題則以慶祝中華隊在 2024 年世界棒球 12 強賽奪得冠軍為重,相關細節,台北101董事長賈永婕因名列備詢名單,明也將赴立院說明。

2024-12-22 11:03

鴻海搶親遇阻! 日產前CEO爆「法國政府為取悅日本讓步」

鴻海搶親遇阻! 日產前CEO爆「法國政府為取悅日本讓步」

日系重量級車商本田(Honda)與日產(Nissan)即將在明(23)日召開會議宣布兩家公司啟動合併磋商,市場盛傳鴻海(2317)出手搶親加速兩家公司整併進程,Nissan前CEO 戈恩(Carlos Ghosn)拆解鴻海搶親動機在於「投入自行生產電動車,不如直接買車廠」,不過他認為,鴻海接洽Nissa法國大股東雷諾,還要注意法國政府的態度,雖然雷諾想賣股套現,但目前「法國政府為取悅日本讓步」。

2024-12-22 10:36

晶鑽生醫宣布斥資2000萬元 明起買回庫藏股轉讓予員工

晶鑽生醫宣布斥資2000萬元 明起買回庫藏股轉讓予員工

晶鑽生醫(6815)宣佈,為激勵員工士氣,董事會20日決議,將從23日起買回庫藏股轉讓予員工,預定買回190張股票,每股買回價格介於51.8至104.9元間,公司股價低於區間價格下限,將繼續買回,總買回上限金額約2,000萬元,預定買回股份占已發行股份總數的0.56%。

2024-12-22 06:00

四寶股價再墜低 台塑股東人數逆勢登新高、台塑化突破10萬人

四寶股價再墜低 台塑股東人數逆勢登新高、台塑化突破10萬人

台塑四寶股價持續往下墜,台塑(1301)20日股價下跌4.05%收36.7元,寫22年來新低,三大法人賣超近5000張,不過股東人數卻逆勢增長,截至12/20台塑股東人數達33萬1230人,寫下新高,今年以來增加約6.4萬人。

2024-12-22 06:00

台股新高就是證券獲利新高! 群益元大2025配息會如何?

台股新高就是證券獲利新高! 群益元大2025配息會如何?

2024年確實開始爆量復甦,再加上電金特性就是綁在一起,市場好、金融股就更好,市場爛、金融就摔爛...

2024-12-21 19:41

讀者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