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執行金融監理的強度愈來愈強,過去經常被批評只重除弊不重興利,最近PChome董座詹宏志更重批金管會,引起金融業暗暗叫好,行政院更為此舉行跨部會議,金管會除強化金融監理外,實應加大對產業興利的腳步。
文/吳志一
網路家庭(PChome Online )董事長詹宏志6月7日舉行記者會,重炮抨擊金管會不肯開放非金融業從事第三方支付的儲值等業務,是一種不用功、怕責任、寧可掐死業者絕不開放的態度,並以重話批評「有政府如此,何須敵人?」
詹宏志的反擊動作,看在金融業者的眼中,莫不暗自歡呼著:「終於有人敢大聲怒斥金管會,說出金融業者多年來被壓抑的真心話。」
不過,這些金融機構也都很清楚,批評金管會這件事,只有大型、非金融業者能做,金融機構只要敢公開評論金管會的政策,後果恐怕不是一時,是可以持續數月、甚至數年的後遺症。
誰敢批,誰就黑!
蔡萬才、蔡友才都領教過
富邦集團創辦人蔡萬才2010年經典的一句「小小金管會,會不會管太多」的發言,讓富邦金控「黑」了3年,大陸布局從買香港港基銀行,透過香港CEPA(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去參股廈門銀行的創意行動,一路遭到政策性阻撓,金管會的兩岸法規中也不乏「富邦條款」,硬是讓富邦金董事長蔡明忠親自到金管會道歉,收回小小金管會的發言,且舉凡大事必須先向銀行局報備、溝通,也因此這回要併購大陸華一銀行的行動,才能比往常順利。
在2011年某次金管會舉辦銀行研討會的場合,銀行局長桂先農面有得色地宣布,銀行前11月獲利賺了1925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兆豐金控董事長蔡友才隨即發言,指資產報酬率(ROA)、股東權益報酬率(ROE)根本還未達2003、2004年水準,說獲利創新高是「關起門來安慰自己」。隔日媒體大作,金管會高層即指示,下次公開場合不必特別點名蔡友才發言;從此只要報上出現不具名銀行業者批評金管會政策的發言,都被懷疑是某公股大老所為。
對於蔡友才的愛發表意見,甚至打行政訴訟,狀告金管會對兆豐金投資台企銀的股份未及時賣出的處分,並不合理;但最後兆豐金並沒有贏,且海外布局也受到阻礙,最後也得乖乖照著金管會的指示,將台企銀的股份信託出去,換來相關解禁。
去年中信金控大少辜仲諒要結盟買壹傳媒,金管會也立即跳出來強調「媒金分離」,硬是把在中信金完全沒有任職的辜仲諒當成金融業者限制,金管會也說,辜仲諒是時任中信金董事長辜濂松的兒子,父子視為一體,辜仲諒要買媒體的行為,視同辜濂松的作為,一律要受限,同樣逼得辜仲諒親自到金管會說明,降低持股及出資金額,最後收購案也以破局作收。
罵愈多,罰愈重?
金檢大權大手,可大可小
但現在最悶的,莫過於去年歡歡喜喜宣布,以一億元買下紐約人壽的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原本以為金控版圖終於可以擴展,有銀行及壽險雙核心,獲利能量可遠遠超過哥哥吳東進的新光金控。但這項併購案硬是被金管會以種種財務理由駁回,其中一項理由即是彰化銀行遲遲未能併入台新金,造成財務槓桿過高,不宜再併其他子公司,也逼得台新金一度走了險棋,公開宣布要讓台新銀併入彰銀,但也狠狠的被財政部拒絕,再吃金管會駁回紐約人壽案後的一記重拳,打得吳東亮有苦說不出。
同時,市場上也流傳著金管會內部有「黑名單」,對於一些愛透過媒體放話、意圖影響金融政策方向的金融機構,會特別檢視其申請案,也會特別強化其各項內稽內控的要求,任何疏失只要被扣上內稽內控有問題,處罰就可大可小,就看金管會的行政裁量權。(本文節錄自427期財訊雙週刊)
讀者迴響